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8岁,因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1个月于2003年8月30日以"前尿道结石,前尿道肿瘤"入院.体检:距尿道外口约6cm处有一硬节约8.0cm×1.0cm大小,质硬,相对固定,难以推动.前列腺指检: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前列腺Ⅱ度大,质中等,无压痛,无结节,中间沟消失.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前列腺增生症.

  • 标签: 男性 前尿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病例报告 内窥镜检查 尿道造影
  • 简介:患者男,56岁,因龟头、冠状沟白斑10年于2006年7月18日就诊。患者lO年前发现龟头、冠状沟处出现白斑,未予治疗,10d前发现冠状沟处一蚕豆大小溃疡肿物,有白色黏液渗出,偶有瘙痒,来我院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切除包皮组织病理报告为疣。体检: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冠状沟右侧可见一1cm×0.8cm大小菜花肿物,向内浸润性生长,表面有白色粘稠黏液渗出,B超显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及腹腔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治疗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阴茎3d,每天3次,每次20min,3d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

  • 标签: 阴茎 疣状癌
  • 简介:阴茎疣又称BuschkeLoewenstein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分化良好的阴茎恶性肿瘤,常表现为阴茎头或包皮局限性形态特异的菜花赘疣或乳头状突起。阴茎疣临床较少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茎 疣状癌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阴茎疣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5岁。肿瘤均为菜花、外生型,最大径2~6cm,局限于阴茎头4例,侵犯至冠状沟近侧2例。3例在术前经病理活检确诊,另3例为术后病检证实。2例肿瘤侵犯冠状沟近侧者和2例位于阴茎头肿瘤较大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例局限于阴茎头与冠状沟之间者给予包皮环切术,1例局限于阴茎头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好,标本切缘均阴性。6例术后随访2~4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6例阴茎疣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未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选择手术方式合理,预后良好。

  • 标签: 疣状 阴茎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为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具有“分子警察”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DNA损伤细胞的生长:①启动下游p21基因;②转录启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growtharestandDNAdamageinductiongene45,GADD45);

  • 标签: 蛋白P53 肾细胞癌 DNA损伤 生长抑制 17P13 P21基因
  • 简介:目的总结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TFCL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征,对TFCLTK的诊疗进行探讨。方法报告1例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结合文献检索到的11例,分析此类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肉眼观察见肾表面呈结节,切面可见一巨大肿块,于肾下极并向肾盂内生长,肿块约8.0cm×4.3cm×5.0cm,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散在灰褐色坏死区及灰色出血区,小囊腔形成。镜下观察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体样物,肾门旁淋巴结未查见转移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EMA(+),CK(+),CK7灶(+),NSE(+)。CK34BE12(-),Syn(-),CK20(-),CD56(-),CD56(-),CD10(-),WT-1(-),CD34(-),CD57(-),P53(-),CD99(-),TTF-1(-),CD15(-),Tg(-),Ki-67LI30%(+)。结论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是具有一定侵袭性的低度恶性的肾源性肿瘤。目前已明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细胞形态学类似甲状腺滤泡癌细胞,但TTF-1和TG蛋白表达阴性。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 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患者,女,43岁。因“右侧腰痛4个月”于2008年2月26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并右肾积水,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未见结石排出,且右侧腰痛渐加重。近1个月来出现尿痛,无脓血尿,无发热。在外院行KUB+IVU示右肾不显影,左肾轻度积水(图1),初步诊断为右肾结核。复查B超示右肾重度积水并肾周积液。

  • 标签: 宫颈癌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输尿管下段结石 误诊 尿路 右肾重度积水
  • 简介:囊性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与肾小细胞(smallcellcarcinoma,SCC)两者单独发生较为罕见。但我科近期收治1例更为罕见的术前诊断CRCC而术后病理为肾SCC患者,故结合有关CRCC与肾SCC的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囊性肾小细胞癌 临床特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报告2例肾细胞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长期存活患者(例1存活35年,例2存活36年)的诊治情况。例1,男,42岁,于1975年9月以无痛性、间歇性全血尿1月为主诉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诱因突发血尿,无痛,无发热,1d后自行消失,此后3周内先后发生类似全血尿2次,伴有腰胀痛不适,随即入院诊治。

  • 标签: 肾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存活患者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肿瘤 转移征象
  • 简介:肉瘤样肾细胞临床少见,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临床特点。肉瘤合并腔静脉栓形成者临床上更为罕见,我院泌尿外科近期收治1例肉瘤样肾细胞合并腔静脉栓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d"入院。无腰腹痛及血尿,无其他慢性病史及肝炎结核病史。查体:右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 标签: 肉瘤样肾细胞癌 腔静脉癌栓 文献复习 临床特点 恶性程度 癌栓形成
  • 简介:目的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4例膀胱小细胞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69.5。其中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化疗,1例行姑息性膀胱全切。3例死于肿瘤复发,平均生存20个月,1例存活7年。结论原发性膀胱细胞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联合化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小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小细胞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该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颗粒蛋白A(CgA).术后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死于复发和肺转移,术后生存时间为13个月.结论膀胱小细胞罕见,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膀胱小细胞癌 病理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肾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1]。约1/3的肾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发生转移,40%的局限性肾癌最终也会出现远处转移[2]。转移性肾细胞(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mRCC)的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10%[3]。肾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所以外科手术一直是肾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肾细胞癌 免疫治疗 METASTATIC 肿瘤抗原肽 肿瘤细胞疫苗 过继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根治术后上尿路梗阻并肾积水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8例宫颈术后上尿路梗阻并肾积水患者,除1例未行肾积水处理及1例行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患者外,余患者在膀胱镜下试行双J管(doubleJ,DJ)留置行内引流,26例中有9例置管成功。DJ管留置失败的17例中,14例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percutaneousnephrectomy,PCN)行外引流。结果6例DJ管内引流及14例PCN外引流患者的肾积水均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未行肾积水处理及1例拒行肾穿刺造瘘的患者均在3月内死亡,1例拒行肾穿刺造瘘的患者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后择期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宫颈术后患者应常规行泌尿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出现肾积水首选膀胱下留置双J管内引流,若无法置管,可根据患者当前情况结合相关检查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 标签: 上尿路梗阻 肾积水 宫颈癌术后 诊治
  • 简介:上尿路移行细胞(UTUC)是一个具有侵袭性、相对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所有泌尿系上皮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小于5%。在过去的30年里,其诊断与治疗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上世纪80年代较少见的先进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输尿管镜检查、腹部断层成像(CT、MRI)等。UTUC的治疗也发生了类似的改变。

  • 标签: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泌尿系恶性肿瘤 膀胱癌 继发 人口 美国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肾嫌色细胞(R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提高RCC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肾嫌色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生存情况。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嫌色细胞。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35、39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中1例为脑、肺转移、2例为腹腔内多发转移。复习该3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显示2例在诊断时即有肾静脉栓形成,1例伴有肉瘤样变,镜下观察到组织广泛坏死、出现肉瘤样分化、浸润性生长显著、瘤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像较多。结论RCC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预后相对较好,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能有效鉴别诊断,当出现静脉栓或肉瘤样变时提示预后不佳。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预后 病理
  • 简介:目前,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以及体内抵抗的研究。本研究将肾细胞根治性肾切除手术中得到的肿瘤组织种植于雌性BALB/c小鼠皮下,并连续传代成新的小鼠。

  • 标签: 肾细胞癌 肿瘤模型 临床 BALB/C 根治性肾切除 病理生理
  • 简介:患者,男,66岁,查体时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28年前曾有肺结核接触史。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及异常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睾丸及附睾未扪及结节,前列腺Ⅱ°增生,质地中,表面光滑。胸部正位X光片可见双肺斑片状钙化影。B超:左肾大小,结构无异常,右肾上半部显示不清,仅见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后伴声影,下半

  • 标签: 肾细胞癌 肾结核 肾占位性病变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解放军总医院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