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单孔腹腔镜作为无瘢痕手术最新技术,作者初步评价了单孔腹腔镜的可行。两位技术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对10个平均体重系数BMI≤30的患者进行了单孔腹腔镜根治切除术,使用Triport经脐下切口置入,术中使用标准的腹腔镜器械以及可弯曲的钳子及剪刀,5mm30°摄像头。采用标准的腹腔镜经腹切除技术。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器械 平均体重 外科医生 技术熟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根治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的肾部疾患的患者198例,其中有98例为癌症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根治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的有2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77.6%;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死亡13例,总有效率为55.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其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优于传统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小肾癌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该治疗方法较保守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临床效果
  • 简介:母细胞瘤是儿童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通过手术联合放化疗,其治愈率可达90%。开放手术一直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师不断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儿母细胞瘤根治切除术,并且不断挑战患儿年龄极限[1]。我们2014年10月收治1例14个月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技术行根治切除术,报告如下。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母细胞瘤 腹腔镜辅助 手术治疗 幼儿 泌尿外科医师
  • 简介:<正>背景:对于局限性细胞癌患者,肾部分切除术(PN)与根治切除术(RN)相比,前者可降低其他原因致死率。目的:利用实验判断可因其他原因致死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设计,方法及对象:应用监视流行病学以及终极结果-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库,T1a期局限性细胞癌(RCC)患者分别有4956位(82%)行根治切除术,1068位(18%)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988~2005年)。评估:为了调整不同治疗类型带来的遗传学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相关 肾细胞癌 致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成立以来2例肾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例肾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均得到改善。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肾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肾癌 肾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切口保护套在后腹腔镜根治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标本取出效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接受后腹腔镜根治切除术的3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标本取出体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使用一次切口保护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自制标本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取出时间和置入次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225.94±47.04)、(508.84±45.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顺利取出,1例因肿瘤较大,取出困难,经延长切口后顺利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顺利取出,另外2例患者经适当延长切口后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两组置入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癌细胞经手术切口种植转移的情况。结论在后腹腔镜根治切除术中运用一次切口保护套来辅助取标本,其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上手,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肿瘤 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标本
  •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的肾功能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3例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35例患者接受保留单位术(保组),28例患者行根治切除术(根治组),所有的患者均随访满两年,随访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被搜集并记录下来.结果6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保组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4%,根治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体随访结果显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尿酸及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组的平均水平低于根治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方面,各指标的独立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尤其是血肌酐、尿酸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等传统肾功能指标.当各指标互相联合后,肾功能异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保组及根治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达37.1%和71.4%.结论在早期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中,保留单位手术较根治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更小.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于发现术后肾功能的早期异常更敏感,可与肌酐、尿酸、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肾细胞肿瘤 肾切除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局限性肾癌的保留单位手术与根治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保留单位手术的手术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39例因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肌酐水平、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NSS组及RN组所有39例手术基本顺利。NS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RN组(P<0.05)。NSS组和RN组两组病例在手术前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后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随访一月,术后一年及术后两年的统计结果显示,RN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NSS组患者(P<0.05)。两组在复发、转移、3年生存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单位手术与根治切除术相比较而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复发率、3年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保留单位手术能更好地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而在治疗局限性肿瘤方面更具价值。

  • 标签: 肾癌 局限性肾细胞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根治性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次固定体位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经验。方法采用健侧侧卧胯部后倾斜体位下经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行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共16例患者,其中肾盂肿瘤15例,输尿管肿瘤1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4.0h,平均3.6h。出血量100~250ml,平均160ml。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22个月。1例发生膀胱癌转移,目前获随访15例均存活,14例无瘤存活,1例带瘤存活。结论后腹腔镜根治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的特点,我们采用一次固定体位较现行的术中需变换体位行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可相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耗材损耗。

  • 标签: 肾肿瘤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后急性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泌尿科接受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5.56%,对照组为30.56%,数据对比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急性损伤的发病率,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率。

  • 标签: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例肾癌患者行肾癌根治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肾功能和各引流管的量和颜色,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妥善固定各管道。结果本组一例患者发生肾上腺危象经立即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采取预防,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肾肿瘤 根治性肾切除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术与根治切除术对细胞癌患者术后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根治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术。结果在术后引流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极小,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血红蛋白方面两组无差异,而尿肌酐方面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指标明显比观察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术的效果要高于根治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能减轻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一 例根治切除 + 胰切除术后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对 一 例根治切除术 + 胰切除术术后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急救 措施 。 结论 当术后 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识别大出血症状,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肾切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后腹腔镜下根治切除术的研究总结,在熟练掌握腹膜后各解剖层面的基础上,改进游离、切除肾脏的手术方式。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33例肾癌患者,肿瘤直径4.8cm-9.2cm。我们采取壁挂式游离肾脏的方法,可准确辨别肾脏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充分暴露无血管平面,达到解剖根治肾脏的目的。3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min-96min,出血量30ml-140ml,术后8d-14d。4例发生腹膜破裂,无蒂血管损伤,无重要脏器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腹膜后腔各筋膜间隙层面的解剖特点,准确辨识侧锥筋膜、膈下筋膜及筋膜前叶前融合筋膜间隙,壁挂式游离肾脏,手术空间充分,实施无血化解剖手术,术中出血少,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及血管,安全、快捷,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壁挂式 游离肾脏 后腹腔镜 肾切除。
  • 简介:摘要随着手术方法的完善、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已经逐渐代替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局限性肾癌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至今已完成员125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9月因细胞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切除术的9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2例,女308例。中位年龄60(20~75)岁。伴高血压病313例(34.0%),糖尿病132例(14.3%)。有吸烟史111例(12.1%)。术前肾功能分期1~2期829例(90.1%),3~5期91例(9.9%)。术前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下限391例(42.5%),白细胞计数升高66例(7.2%),血小板计数升高72例(7.8%)。白蛋白低于正常值下限65例(7.1%),乳酸脱氢酶升高73例(7.9%)。尿素氮升高48例(5.2%),尿酸升高123例(13.4%),尿蛋白阳性88例(9.7%)。所有患者均行根治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496例(53.9%),腹腔镜手术424例(46.1%)。随访患者术后48 h内血肌酐变化情况。根据KDIGO标准定义AK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2~3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92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1~3期AKI分别为627例(68.2%)、42例(4.6%)和10例(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34,P=0.01)、尿蛋白阳性(OR=2.22,P=0.04)、白细胞计数升高(OR=2.54,P=0.02)与术后发生2~3期AKI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51,P=0.01)和白细胞计数升高(OR=2.69,P=0.02)为术后发生2~3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有糖尿病及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的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更容易发生2~3期AKI。

  • 标签: 癌,肾细胞 肾切除术 急性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根治切除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经后腹腔镜治疗的30例肾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一例出现低血糖昏迷、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尿漏、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腹腔镜根治切除术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中,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因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由于肾癌合并糖尿病加大了围手术期的风险,故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