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变异(HRV)、血压昼夜节律及负荷值与高血压病(EH)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用动态心电(DCG)观察HRV,用动态血压(ABPM)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用二维实时显像结合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血流受阻程度。结果24h的HRV、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在EH之A、B2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而A、B2组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RV降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血压负荷值明显增高将使心脑大中血管内膜长期处于高负荷压力下,与EH病期发展和颈动脉扩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标签: 心电图 心率变异 血压昼夜节律 负荷值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评价^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1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的筛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利用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变化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8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透析后,体重差异大小分为2组,其中A组差异<2.5kg(35例);B组差异>2.5kg(45例)。在进行1次血液透析前后,分别利用心脏彩超测量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A组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透析后较A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明显降低,A峰明显升高,E/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时,若前负荷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影响左心舒张功能,而对左心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心室 前负荷 血液透析
  • 简介:众所周知,在测量病人的血压方面,医生的亲自测量,其结果并不是准确。护士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很多人仍然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因为临床医生遵循正确的测量血压的程序所得的结果往往比该人的常态血压要高。这就是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效应?即正常休息时候的血压正常,但有医生在场或者做临床治疗时血压就上升。

  • 标签: 直接测量 血压计 仪器 临床医生 血压效应 血压正常
  • 简介:<正>高血压患者有何临床表现?可造成哪些器官受损?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初期很少症状。约半数患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压升高。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头胀、失眠、耳鸣、健忘、多梦、激动、心悸,以及手指麻木、肌肉酸痛等。头痛的部位主要在后脑或太阳穴两侧,而且是跳动性的。这是高血压病头痛的特征。不少患者有了症状,发展到出现器官损

  • 标签: 手指麻木 头胀 心室肥厚 脑中风 脑血栓形成 心脏损害
  • 简介:何谓蒙面高血压看到这个标题,请读者不要惊慌,并不是出现了什么新疾病.只是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而已。顾名思义,蒙面高血压就是将自己的真面目掩盖起来的高血压,指那些在医院或诊所检查血压正常,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正常 新疾病 诊所 医院 检查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被告知有高血压,收缩压范围是135至145mmHg,我不想吃药,请问我还有其他选择吗?读者:孙先生孙先生:您好。从你的描述来看,似乎你有轻微的高血压。如果你的收缩压持续高于140mmHg,或许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外,还需服药。

  • 标签: 临界高血压 生活习惯 收缩压 编辑部
  • 简介:那些病人应该联合用药?美国第7次高血压联合学会(JNCVII)提出凡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115/75毫米汞柱的20毫米汞柱时治疗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联合用药。HOT研究认为70%以上高血压病人都需要联合用药。作者认为任何高血压病人不论高血压水平是多少,是否是新病人还是老病人,都宜提倡采用联合用药。理由是联合用药不仅降压效果良好。而且药物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何乐而不为。

  • 标签: 高血压治疗 联合用药 高血压病人 HOT研究 药物副作用 血压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7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及229例非高血压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P<0.05);高血压病人中靶器官损害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的(P<0.05);各年龄组间的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24小时血压变异性增加,靶器官损害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更高.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人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2例,按照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或无症状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组(n=86),无症状脑梗死组(n=82),非脑梗死组(n=94),比较三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情况。结果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症状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及急性脑梗死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症状脑梗死组和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无症状脑梗死组患者的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对于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降压时以降低血压负荷为主,而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发症时应降低收缩压兼顾降低血压负荷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 动态血压
  • 简介:近十余年来,已有较多的资料证明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个阶段。Ross于1999年著文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症性疾病。认为血浆炎性分子(CRP,IL-6)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降低炎性分子水平的药物,可减少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 标签: 炎症性疾病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心血管疾病 分子水平 脑卒中
  • 简介:1概念“高血压心脏病”实际上是广义的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包括:早期舒张功能减退及/或左室肥厚(LVH),逐步发展出现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左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以及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及/或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

  • 标签: 心脏功能 相关性 治疗 高血压
  • 简介:在临床中有一部分病人服了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咳嗽,甚至剧烈的咳嗽。许多病人不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以为自己感冒了或是慢支复发而吃下许多“冤枉”药,却始终止不了咳嗽。

  • 标签: 咳嗽 病人 抗高血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 复发
  • 简介:血压与钠盐的关系早在六十年前就为人们所发现。当时,人们通过限制食盐的方法来降低血压。此后,在大量的人群调查中,也进一步证实了食盐摄入多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不发达地区的居民移居到发达地区,生活方式改变后,患上了高血压病。

  • 标签: 高血压病 食盐摄入 发达地区 降低血压 人群调查 生活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EH)者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24hABPM,观察血压水平、波动幅度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150例中杓型组62例,非杓型组55例,白大衣高血压组33例;前两组的24h昼夜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异常.且以非杓型组为著。结论ABPM可较准确地帮助诊断高血压病,并对血压分型有指导意义,对临床治疗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监测
  • 简介: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和猝死的价值以及抗心律失药物的药效评估作用已得到公认[1].本文观察了60例负荷平板运动诱导的心肌缺血病人QTcd变化,以探讨QTcd在运动试验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负荷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QTC离散度
  • 简介: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发作心悸10余年,多次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而作活动平扳试验。运动前.平卧位心电图正常。体检心肺正常,基础血压140/90mmHg。无高血压病史,采用Bruce方案,运动总时间4分钟54秒,〈Ⅰ级,心率136次/分,达该年龄组最大心率100%。病人感觉气喘、无力、面色苍白,测血压160/100mmHg,当时血压增高考虑运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即结束运动示窦性心律,心率逐渐减慢,103次/分,匀齐,血压由增高渐稳定,140/55mmHg,屏幕观察5′14″时,示房性期前收缩(PAS)诱发连续性频率达266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由坐位,取平卧位,舌下含硝酸甘油0.5mg,鼻吸氧,

  • 标签: 运动负荷试验 诱发 室上速 Bruce方案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最大心率
  • 简介:目的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者昼夜血压及心率变异特点,对46例老年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功率谱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老年EH者的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BP和DBP之负荷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SBP、DBP负荷值均>30%,老年EH组昼夜血压有显著差异,白天比夜间明显升高,老年EH组之心率变异功率谱中高频指标显著下降(P<0.01)。结论老年EH者昼夜血压有明显差异,且迷走神经活性显著降低。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血压 心率变异性 老年人 动态血压 心率变异功率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