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影响产程行为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存在焦虑情绪的5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程行为异常率。结果:产程异常行为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可对产程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对产程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通过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80例初产妇的病例资料,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对初产妇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产程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且对产程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包括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效缓解了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改善了产程行为。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优化初产妇的分娩体验和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焦虑情绪 产程行为 护理策略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焦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行PCI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结果]两组PCI术后两周、术后3个月(随访)S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呼吸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链”时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和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100例,均来自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呼吸科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自觉健康行为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且自觉健康行为评分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呼吸科患者应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链”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安抚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链 呼吸科 焦虑抑郁情绪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呼吸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链”时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和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100例,均来自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呼吸科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自觉健康行为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且自觉健康行为评分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呼吸科患者应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链”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安抚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链 呼吸科 焦虑抑郁情绪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4月~2020年4月中,选择120例患者参与研究,将其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分成不同组别,每组均60人。常规组中,护理以传统模式进行,而研究组结合了“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最终从护理有效率、PSQI、HAMA评分等指标进行差异对比。结果:研究组PSQI、HAMA评分均更低,证实其睡眠和焦虑情况改善更好,且研究组有效率95.0%、常规组83.33%,P<0.05)。结论:针对出现焦虑症的睡眠障碍患者,应当从其睡眠、心理、行为多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患者内在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心理行为 焦虑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与聚焦解决模式(SFA)联合在育龄期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育龄期SLE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BT联合SFA对41例患者实施干预。观察2组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CBT) 焦虑抑郁 聚焦解决模式(SFA) 育龄期SLE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行为护理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行为护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行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垂体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 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音乐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用于垂体瘤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音乐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垂体瘤 睡眠质量 不良心理情绪
  • 简介:病人,男,因躯干、四肢红斑、丘疹、渍疡1个月,伴发热5d,于2006年4月14日就诊于我科,并住院治疗,病人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红斑、丘疹,皮损逐渐泛发全身,并于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皱折部位出现糜烂、溃疡、结厚痂,溃疡、结痂处自觉疼痛。发病20多天时,在当地医院治疗,口服强的松30mg/d,共4d,效果欠佳,并于入院前5d出现发热,体温38.5℃~39.0℃。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口腔黏膜多处浅表糜烂,面部、躯干、四肢泛发黄豆至蚕豆大暗红色斑疹、丘疹,部分皮损上有少许屑,并可见坏死、结痂性损害;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皱折部位糜烂、溃疡,上覆盖褐色厚痂,痂皮下有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正常、肝功能、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

  • 标签: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溃疡性 发热性 浅表淋巴结 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开始/结束)96例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焦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计划性护理 放松疗法 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应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57例外科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并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社会支持状况、诊疗及患者的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患者的焦虑、抑郁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显著相关;性格内外向因素与抑郁明显相关,而与焦虑程度无明显相关.提示对外科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焦虑及抑郁,应分析其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各项个性化护理措施.

  • 标签: 外科患者 焦虑 抑郁 原因分析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旦患了癌症,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他们比其他患者面临着更为错综的人际关系和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本文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现状。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某三甲妇女儿童医院住院部的妇科肿瘤患者,共纳入研究对象70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3.3%,抑郁发生率为15.3%。结论 部分妇科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护理,改善心理状况,配合疾病的治疗,提升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病人在发病之后将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神经功能亢进和回避社交等情况,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进行病人病情改善的时候,除了采取对应的药物措施,也可以通过进行科学护理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 标签: 焦虑症 护理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缓解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焦虑及疼痛的作用以及减轻焦虑的远期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植入美国3i种植系统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16年1-8月就诊的患者设为正念减压组,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患者设为音乐治疗组,各35例。正念减压组患者采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组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分别在初诊、种植体植入术后以及二期术前,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一期术前、种植体植入时、术后5min患者的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在术后6、24、48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正念减压组干预4周后MDAS评分低于音乐治疗组患者,其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测量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程度相同,均呈现下降趋势,测量前后与处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前后与处理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和音乐治疗均可减轻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正念减压疗法降低焦虑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音乐治疗 种植牙 牙科焦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方法]术前1d对病人进行访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访视前、访视后进行焦虑值评定,并将访视前后焦虑值进行比较。[结果]访视后病人的焦虑值与访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降低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术前访视 焦虑 心理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的焦虑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胃癌手术病人150例进行术前调查,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胃癌外科相关知识教育,及我院在该领域的诊疗特色介绍等术前认知和行为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前护理。通过焦虑程度测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的发生率及术后满意率。结果干预前两组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47.5%,对照组42.9%,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17.5%,对照组45.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前焦虑发生率高,其中重度焦虑为主,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胃癌深层次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焦虑发生程度,有利于外科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胃肿瘤 焦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