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予以观察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目标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各50例的两组,参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临川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其各自应用效果。结果:比较护理纠纷率,参照组为22%、观察组为8%,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护患关系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切口感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及措施。方法:2020年5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手术患者84例,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儿童抑郁症患者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180例儿童抑郁症患者家属。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80例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的方法,观察组在实行电话随访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时长为一年。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和躯体化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工作投入是指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情绪与完满的认知状态,是个体工作潜能的发挥及工作效果优化的重要评价指标。护士工作投入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人照护质量。然而,工作压力越大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越低。护理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体,临床一线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情绪,易出现抑郁状态,同时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如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目前,护士工作幸福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丰富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对护士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及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护士工作压力 工作投入 工作幸福感 关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妇产科护理及营养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某医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孕期给予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妇产科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孕期营养 孕产妇 妊娠结局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以及预防措施。方法:以80例行手术切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降低感染发生概率,促进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防范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 护理管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我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和0-3岁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人员数量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3359名儿童,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时长为27.5(21.0-35.5)min,其中等待预约登记、预约登记、等待接种疫苗、接种1剂疫苗的平均时长分别为5.0(3.0-10.0)min、5.0(4.0-5.0)min、10.0(5.0-15.0)min、5.0(3.0-5.0)min。当接种门诊总工作人员数、专职接种工作人员数分别为8名、5名时,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时长最短(χ2=1.02,P=0.312;χ2=1.12,P=0.290)。结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可能影响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需合理配置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

  • 标签: 预防接种门诊 预防接种服务 人员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红蛋白(Hb)波动现象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患者42例,观察3个月,记录并分析Hb分布和波动情况;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置管体位的改良与导管异位的关系。方法:实验中选取76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均需接受PICC置管,同时为探究置管体位与导管异位的关系,将76例早产儿随机分配为两组,即使用常规体位的对照组和使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据实验研究,应用改良体位的观察组,其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更低,耗时短,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调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依然应用常规体位的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改良体位能够显著降低导管异位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PICC置管 改良体位 导管异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与经验性回避水平,探讨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对1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6.53±14.98,生命意义感得分46.74±9.68,经验性回避得分 19.47±8.26;生命意义感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

  • 标签:
  • 简介:【摘要】 心理学上认为,压力是由心理应激源和心理应激反应组成的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简单地说,压力是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应付环境的要求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消极信念。压力应对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适应过程。压力和压力应对都是心理压力的表现,每个人生活、工作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要通过自己方式去应对。在护理学专业中,压力和应对方式都会影响本科生个人成长及专业承诺。因此,研究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避免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弱化。

  • 标签: 本科 护理学专业 压力 应对方式 专业承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共情技术对其康复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于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共计选取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共情技术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由数据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其FSS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43.25±3.21)和对照组(43.16±2.77);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SS评分(37.13±5.35)显著低于对照组(41.65±4.2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8(95.0%)显著高于对照组32(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共情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疲劳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共情技术 疲劳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的5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本次主题的探讨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此类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查表明,50例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评分分别为(48.22±5.10)分、(39.11±5.10)分,经Spearman分析显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标签: 永久性结肠造口 社会关系质量 希望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理亚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方法 采用面对面谈心的方法,对从事NICU工作的40名护士的心理动态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79.4%的护士承受较高甚至是非常高的工作压力并且在福利待遇,夜班轮转快、昼夜颠倒,工作得不到家属及医生的肯定3个条目的压力感受最强烈,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结论 护士的职业心理亚健康会降低护士生活质量,通过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配足足够的护理人员,合理排班,处理好医护,护患间的紧张关系等防制措施,保障护士心理健康了,护士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 标签: 护士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开展实时护理质控的临床效果和改善医患关系情况。方法:研究抽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接诊的62例危重症患者,等比分组,就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质控与观察组(31例)行实时护理质控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和资料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症 实时护理质控 临床效果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56例),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纳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首次进食、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比参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参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4)。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 全过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护患关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低龄人工流产心理特点探讨未婚先孕性态度、性健康知识及两者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80例低龄女性为对象,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其心理特点,并通过一般资料问卷、性态度量表及性知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两者间关系。结果:80例低龄人工流产女性焦虑、抑郁评分均值分别为(51.61±6.48)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