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早期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运动疗法主要作用是通过运动训练控制肌肉与异常肌张力,缓解或增强其紧张度,增加肌肉活动能力,改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运动模式的发育,又因小儿神经发育半成熟性,又在不断生长发育,且损伤属非进行性,具有可塑性,所以运动疗法广泛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且治疗越早越好,是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必要手段。

  • 标签: 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脑梗死疾病的诱发,对患者肢体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康复护理工作,才能促进患者恢复。本文主要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与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运动 功能康复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我院在2016年1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入常规组(n=29)和康复组(n=28)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用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均有明显上升,康复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分别为(70.25±8.77)分、(68.78±7.36)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中风患者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运动,分析早期康复运动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PCI术后患者,共计9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组间患者1周后的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1周前相比,组间患者1周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值均<0.05;而研究组患者1周后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之中,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状况,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运动 急诊PCI 心肌梗死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应用术后早期运动的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p<0.05;组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结论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肠胃功能,促使其早日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术后早期运动 胃癌患者 术后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可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针 早期 康复训练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7)则给予老式普通站立床进行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步行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 老式站立床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早期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2月90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康复训练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训练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加速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 功能恢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针刺拮抗肌配合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痉挛性偏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配合针刺拮抗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肌张力及肌力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锻炼配合针刺拮抗肌治疗,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好转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锻炼 针刺拮抗肌 痉挛性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把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评分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影响,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意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早期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摔跤是一项对抗性强的竞技运动,由于运动员双方在竞技中存在大强度的对抗,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健康。若损伤发生后不能及时处理,严重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本文就摔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机制、预防和处理方法等进行探讨,提出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避免损伤发生的措施和处理方法。

  • 标签: 摔跤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照护理论运用于中晚期胃癌化疗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74例胃癌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照护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护理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人性照护的护理方法护理中晚期胃癌化疗病人护理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人性照护 中晚期胃癌化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本文就误诊的36例二期梅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从1998-01~2001-10诊治了在外院误诊为手足疣、玫瑰糠疹、副银屑病、银屑病、脓疱疮、环形红斑、扁平苔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6例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8岁,病程1周~3个月.头面额部脓疱及全身丘疹1例,腰部及外阴环形红斑1例,外阴生殖器及肛门红褐色荤样斑块3例,躯干及四肢银屑病样皮疹5例,全身副银屑病样皮疹3例,掌跖部暗红色鳞屑斑6例,掌跖红斑伴躯干玫瑰疹8例,躯干斑丘疹4例,生殖器溃疡5例.

  • 标签: 早期梅毒 误诊 血清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对于CABG术后患者运动耐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56位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经门诊评估及筛查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运动干预组,追踪随访8周。结果8周后运动干预组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耐量提高也更显著。结论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适量规律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CABG术后 抑郁 心脏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122名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实施由助产士主导、以家庭为中心的孕产期连续照护,即孕期家属参与个性化指导、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产褥期家属参与产科床旁护理、产后2周家庭访视指导孕产期照护;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能够明显降低初产妇焦虑、抑郁,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照护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122名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实施由助产士主导、以家庭为中心的孕产期连续照护,即孕期家属参与个性化指导、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产褥期家属参与产科床旁护理、产后2周家庭访视指导孕产期照护;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能够明显降低初产妇焦虑、抑郁,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照护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对乙型肝炎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 护理 的 乙型肝炎患者 共 260 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进行 护理 ,研究组采取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进行 护理 。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 研究组的 心理焦虑情况 显著 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研究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 显著 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 乙型肝炎患者 实施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极大的 缓解了焦虑的心里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临床 护理 的效果上获得了提升,在临床护理的使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