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RESLES的临床与MRI特点。结果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平均26.5岁;其中病毒性脑膜炎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癫痫患者苯妥英钠治疗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为主要特点。11例患者MRI均显示胼胝体压部斑片状T1稍低信号,T2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复查MRI,SCC病变消失或DWI信号降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RESLES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具有特征性MRI表现。

  • 标签: 胼胝体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盲部肿物误诊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提高盲部肿物诊断准确率奠定基础。方法时间在2017.3-2018.4月,研究对象为50例盲部肿物误诊患者,回顾分析其误诊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结肠镜配合气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盲部肿物主要误诊为盲部肿瘤、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阑尾炎、卵巢附件囊肿、肠套叠等。结论常见的阑尾脓肿、炎性肉芽肿、肠系膜淋巴结核、克罗恩病以及盲部肿瘤等均可引起盲部肿物表现,在具体诊断中需要通过结肠镜、手术病理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误治。

  • 标签: 回盲部 肿物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为提高临床对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诊断准确率提高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资料10例,对于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0例患者全部存在视物不清以及头痛症状,其中5例患者产生肢体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症状,4例患者产生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现象,1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妊娠5例,肾上腺素瘤1例;10例患者中3例颅脑CTA检查可见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管分支节段性舒张或是收缩;10例患者接受颅脑MRI检查表明病变大部分呈现对称分布,主要在患者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区,一些皮质受累,边界不清,10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接受MRI复查可见病灶大多数或是完全消失。结论有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因和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病程存在可逆性,确诊时需要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标签: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 与开放吸痰法相比,密闭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氧合、循环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吸痰组( opened aspiration , os 组)和密闭吸痰组( closed tracheal suction, cs组), OS组患者按 开放 方法吸痰,CS组患者行密闭吸痰 ,观察两组患者氧合、循环指标等。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SpO2变化水平和恢复至吸痰前 SpO2所需时间 (min)、循环指标和并发症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CS组 较好,且指标与OS组 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密闭吸痰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对循环影响小,可有利于 维持稳定的氧合。

  • 标签: [ ] 机械通气 吸痰法 氧合 循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输术的护理。方法?对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浓缩腹水输术治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31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生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输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很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回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I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年,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AT)、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氧脉搏(Peak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atAT)明显升高。结论PeakVO2、VE/VCO2at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及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烟雾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这一现象也变得不那么罕见,本文对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 后循环 狭窄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案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病案管理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案质量完善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案管理中应用PDCA法,有助于改善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呼吸支持方法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路径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基线临床资料、呼吸支持抢救过程进行回顾,并统计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患者带呼吸机后,出现相关性肺炎5例(10.0%),经多次痰培养发现不同细菌;胸片检查提示并发气胸10例(20.0%);胃液检查显示存在胃液隐血4例(8.0%);同时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18.0%)。结论急诊过程中,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需建立紧急人工气道,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和治疗,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临床抢救的效率,改善其预后结局。

  • 标签: 呼吸支持 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控制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采用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感染管理中,分析血液透析室发生感染的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和管理血液透析室感染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较实施前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室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我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感染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相比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中采用PDCA虚幻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室的感染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s,CTCs)是指由原发或转移肿瘤病灶主动或被动脱落,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很少,采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每毫升血液可检测到1个到数百个不等的CTCs。很多研究表明,监测CTCs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辅助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级。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技术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医护人员(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后选取本院的100名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对比其两组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96.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值得研究。

  • 标签: PDCA循环 医疗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臭氧自体血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臭氧自体血输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的血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自体血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臭氧自体血回输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针刺益气固摄法和温箱灸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60例采用针刺益气固摄法合温箱灸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现代康复训练。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小便症状量表评分情况及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小便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试验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未发生局部烫伤、疼痛加重及其他不安全现象。结论阳益气固摄针法治疗中风后尿失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尿失禁量和失禁次数,改善相关症状,其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风病 尿失禁 针灸疗法 温箱灸 益气固摄
  • 简介:在我国,检验医学教育有多种办学模式,博采众长,各有优势。温州医学院把检验医学的专业课教师结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参加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把检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又将医院的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实习、见习。"院系合一"以后,教师下临床改变了原医院检验科的人才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得到实惠,实现双赢。

  • 标签: 检验医学 办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灌注治疗临床实践、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64例肺癌患者的灌注治疗案例,详细分析手术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64位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效果不好,有多种并发症发生,92.18%的患者灌注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肺癌患者进行灌注治疗的过程之中,医院护士在手术前应该熟悉热管转治疗的机理;手术中应该积极配合主治医师;手术后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随时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能够随时应对各种意外发生,例如术后的并发症现象。

  • 标签: 肺癌患者 热灌注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证患儿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明显(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证采用毒宁注射液,疗效突出,促进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