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食管癌大体肿瘤对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38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 CT定位及三维治疗联合组成治疗计划,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研究探讨。结果 GTV最大左右径、前后径、长度与食管癌近期疗效明显相关。食管癌 GTV的长度分成≤ 5cm和 >5cm组,近期疗效 1+2级、 3+4级分别为 100%、 0%和 55.6%、 44.%。食管癌最大左右径分为≤ 3cm和 >3cm两组,近期疗效 1+2级、 3+4级分别为 82.6%、 17.4%和 33.3%、 66.7%。食管癌最大前后径分成≤ 2cm和 >2cm两组,近期疗效 1+2级、 3+4级分别为 90.5%、 9.5%和 41.2%、 58.8%,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数分析结果提示长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数。结论 由食管癌最大左右径、前后径、长度等都会患者的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长度越长,疗效越差,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予以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大体肿瘤体积 放射疗法 近期疗效
  • 简介:【 摘要 】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分析造成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方式。方法是选择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4 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有 37 例。在对照组中,主要是实施常规护理 , 在观察组中,实施预防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产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食管炎产生率是 5.4% ,显著比对照组 32.4%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比两组患者Ⅲ级放射性食管炎产生率,观察组是 0, 显著比对照组 16.2% 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是针对胸部肺癌患者,在其放疗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策,能够减少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产生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水平。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放射性食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 GEO数据库中食管癌的芯片数据集,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并在 TCGA数据库中验证,寻找食管癌的候选肿瘤标志物。方法:分析 GEO数据库中食管癌的三个芯片数据集 GSE17351、 GSE75241、 GSE89102,分别搜索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韦恩软件寻找核心基因。在 TCGA数据库中验证核心基因,并且进行 GO功能注释和 KEGG代谢通路分析。最后对通过验证的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GSE17351芯片数据集筛选出 6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 265个,上调基因 353个; GSE75241芯片数据集筛选出 165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 481个,上调基因 1171个; GSE89102芯片数据集筛选出 793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 312个,上调基因 7627个。利用韦恩软件,发现核心基因 115个,上调基因 94个,下调基因 94个。在 TCGA数据库中进行了验证、 GO功能注释和 KEGG代谢通路分析。对通过验证的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发现 CDKN3、 NUP155、 RAD51AP1可以作为食管癌的候选肿瘤标志物。

  • 标签: 食管癌 GEO TCGA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并联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性抽取70例本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期间进行食管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患者,并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为确保研究公平性,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差异化护理模式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下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食管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RT-PCR)法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PARP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分析PAR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ARP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对照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PARP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P〈0.05)。PARP的表达情况与食管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无关(P〉0.05)。【结论】PARP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PARP表达水平可能为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辅助作用。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食管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在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食管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分成A组(n=53)和B组(n=53)。A组患者在化疗后进行舒适护理,B组患者在化疗后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的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发生毒副作用的机率也比B组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之后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食管恶性肿瘤 舒适护理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探究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68例内镜及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染色。结果光镜下全部病例组织形态均呈平滑肌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程度不等的SMA阳性,4例局部性,MCT阳性细胞存在于平滑肌瘤中而间质瘤内缺乏。结论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缺乏典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CD117、SMA和MCT的染色有助于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食管肿瘤 梭形细胞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探究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68例内镜及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两步法染色。结果:光镜下全部病例组织形态均呈平滑肌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程度不等的 SMA阳性, 4例局部性, MCT阳性细胞存在于平滑肌瘤中而间质瘤内缺乏。结论: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缺乏典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 CD117、 SMA和 MCT的染色有助于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食管肿瘤 梭形细胞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方法:以32例食管癌合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其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胸部CT观察提示19例左肺结节,13例右肺结节,结节直径0.5-3.1cm,其中18例结节直径≤1cm,14例结节直径>1cm。病理检查提示22例良性肺内结节(4例结核、2例胶原变性、2例纤维组织、14例炎性组织)、10例恶性肺内结节(原发肺腺癌),未发现癌灶转移。结论:食管癌合并的孤立性肺结节多为肺内原发肿瘤或是良性肺内结节,临床需谨慎诊断。

  • 标签: 食管癌 孤立性肺结节 原发肿瘤
  • 简介:1981年初至1998年底对103例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胃经食管床在弓上(84例)或颈部(19例)行食管胃吻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术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致食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例胃食管反流致食管狭窄患儿,8例为食管裂孔疝(滑疝)合并胃食管反流致食管狭窄患儿,2例为单纯胃食管反流致食管狭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儿均有反复呕吐、进食困难病史。2例患儿术后失访,出院时2例患儿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1例患儿因早期手术治疗而行食管扩张治疗,后期失随访。余7例由电话随访至2021年1月,患儿术后饮食及身体健康状况均良好。结论 患儿食管扩张配合早期抗反流手术能达到良好缓解效果;当食管炎症累及肌层,需切除狭窄段及抗反流手术;胃镜、食管pH监测以及UGI可协助鉴别食管狭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食管狭窄 食管失弛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切除术 +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2 例食管癌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 将其分为治疗组( 接受管状胃代管术治疗 ) 和常规组( 接受全胃代食管术治疗 ) ,各 31 例。对比两组治疗 后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以及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 ( P<0.05);治疗组胃肠减压时间短于常规组( P<0.05);治疗组与常规组手术用时相比无差异( P> 0.05) ;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 P<0.05)。结论:管状胃代管术对于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减压 食管癌切除术 管状胃代食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食管支架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情况、肺功能与气促指数指标做观察比较。结果吞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吞咽情况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游离DNA中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外周血APC甲基化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MSP技术检测76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以及术前1d、术中及术后7d外周血游离DNA中AP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选取60名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浆DNA作对照。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游离DNA中APC基因甲基化率分别44.74%(34/76)和42.11%(32/7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健康对照组[(6.58%(5/76)和1.67%(1/60),均P=0.000]。APC基因甲基化率在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ROC曲线Youden指数为0.849(P=0.000)。APC基因甲基化分别与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浸润有关(P〈0.05):家族肿瘤史是与外周血游离DNA中APC甲基化有关的独立因素(P〈0.05)。术前、术中、术后血浆中DNA甲基化发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APC甲基化率可反映肿瘤进展状态.并随肿瘤实体的摘除而下降。

  • 标签: 食管肿瘤 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分析125I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食管癌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放置125I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对照组放置普通支架,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穿孔、出血、移位等并发症。观察组平均生存期390d,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130d(P〈0.05)。结论125I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普通支架,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125I粒子 普通支架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