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3-2021.2内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西药)和观察组(37例,加用中药),观察临床疗效和各症状消失用时。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高达97.2%,对照组仅78.7%;且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用时较短,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药汤剂 临床疗效 症状消失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年 10 月,研究对象为此时段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58 名 痤疮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联合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皮损情况以及疾病治疗有效率。 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皮损情况评分要低于常规组,其 治疗有效率为 96.55% 远高于常规组 75.86% , P< 0.05。 结论:通过对痤疮患者采用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皮肤情况,治疗效率也有上升趋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 标签: 药物面膜 口服中药汤剂 痤疮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传统中药,探讨此种治疗方法的合理性,并对汤剂处方合理与否于独立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并发症入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出涉及传统中药治疗的处方 500份,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点评。本次研究中对比小组划分的依据是患者并发症治疗结果,一组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称之为控制组,调取患者病案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存在各类处方不合理的情况,不合理处方率高达 9.0%,在所有治疗处方中有几味药物使用频率非常高,分别是熟地黄、丹参、黄芪、山药以及茯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以及补脾益肾是上述药物的基本功效。将选出的 110例药方组成控制组,剩余 390例处方则自动成为对照组。深入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并以及处方不合理比重,得出结果显示符合统计学深入对比的价值。结论: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治疗应用传统中药的合理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要重视用药水平的提升。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传统中药汤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56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n=78 )及观察组( n=78 ),对照组予以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 + 中药方案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30d McGill 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JO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 0.05 )。结论:利用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有助于强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中药汤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和疼痛评分。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就诊于本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JOA 、 VAS 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采用中药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快速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加速患侧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伤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与西药结合在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共计64例,所有患者均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在入组后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措施,观察组使用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采用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相对更高。

  • 标签: 中药汤剂 西药治疗 阴虚阳亢型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中药茯苓汤剂对桥本病患者血清以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到我院就诊的 80 例桥本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n=40 )和实验组( n=40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茯苓汤剂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正常率、甲状腺功能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加用中药茯苓汤剂治疗后,血清指标正常率及甲状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中药茯苓汤剂的临床应用能够促进桥本病患者的症状改善,优化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适用价值。

  • 标签: 桥本病 血清 甲状腺 疗效 中西结合 西药治疗 中药茯苓汤剂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的效果 。方法:取我院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 分研究组( 疏肝散合汤剂 ) 与对照组( 常规治疗 )各 48 例 ,比较肝功能与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 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草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的肝功能指标低 ,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 P< 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采用疏肝散合汤剂 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疏肝散合汤剂 代偿期肝硬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是服用中药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将研究中药药学服务对不良反应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要研究的人员是在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 110例患者,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 55人一组的研究小组,施行常规中药治疗的一组患者称为常规组,施行常规中药治疗 +中药药学服务的一组称为综合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认可度进行对比。结果:常规中药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情况更多,而进行中药药学服务的一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很好地改善;常规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可程度要低于综合组。结论: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除了进行传统的常规治疗,再对患者进行中药药学服务,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认可度,基于此,中药药学服务适用于中药治疗。

  • 标签: 中药药学服务 不良反应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治疗中配方颗粒与饮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感冒患者中随机抽取的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研究组使用重要配方颗粒治疗,分组对比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后起效、解热以及痊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于传统中药饮片,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尽早缓解患者痛苦,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创新发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中药饮片调剂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临床中药合理性问题。方法:本次课题研究对中药饮片调剂每个环节进行了评估,并且针对中药使用剂量、熬制方法和药物使用方式等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中药饮片调剂的每个环节都会给中药使用合理性造成相应影响。结论:临床中药合理使用由于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医院应该不断提升调剂人员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而提升中药用药临床安全性。

  • 标签: 中药饮片调剂 中药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将来我院接收中医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药治疗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中药治疗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 药学服务 中药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炮制应用于中药质量及药效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接诊的 100例 慢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没有经过炮制的黄芪(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过炮制的黄芪(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药炮制能够提高中药的质量,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且能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中药质量 中药炮制 药效
  • 简介:【 摘要 】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主体,研究中医辨证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中药的基本规律, 是中药师在开展工作期间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服务工作。在中药师的帮助下,开展临床中药学服务能够保证患者在服用中药药物接受治疗期间患者自身的安全性和药物服用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健康恢复时间的持续缩短,从而促进中药药物治疗效果的持续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对中药师在临床中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和提高中药师临床中药学服务水平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究,从而为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中药师 临床中药学 中药服务 服务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学服务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师药学服务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学服务评分及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中毒性反应为1(2.00%),中毒性休克为0(0.00%),过敏反应为1(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服务非常满意27例,服务满意22例,服务不满意1例,服务总满意度为49(98.00%),服务评分为92.21±3.32。实验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服务总满意度及服务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药学服务平,实现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减少患者不良发生率的发生,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中药患者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师 药学服务 减少患者 中药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