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染色多态现象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对1400例存在不良妊娠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检查、G显带,同时对其染色核型进行研究。结果1400例患者中,共计发现有263例患者存在染色核型异常,异常率为18.79%,其中多态性变异患者为76例,占异常染色核型总数的28.25%。结论染色多态性是导致不良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中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良妊娠染色体多态性多态性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超声筛查胎儿染色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妊娠中、晚期经产前诊断染色有异常指征的1693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术检查染色核型,比较高龄孕妇组、唐氏高危组及超声异常组染色的检出率。结果经过羊水穿刺术检查染色核型,有1246例孕妇成功进行羊水穿刺术检查,其中高龄孕妇组有534例,检测染色的有4例,检出率为0.74%;唐氏高危组有679例,检测染色的有11例,检出率为1.62%;超声异常组有33例,检测染色的有4例,检出率为12.1%,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超声筛查能够提高胎儿染色的检出率,对三胎儿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羊水穿刺术 核型分析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LPA技术在产前快速检测常见染色非整倍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对于染色部分片段拷贝数变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319例羊水标本分别进行MLPA-P095试剂盒检测21、13、18、X和Y染色的数目并与细胞培养核型分析金标准进行对比。选取其中7例存在染色部分片段拷贝数变异的标本,提取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行MLPA分析,将羊水标本与父母的MLP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例染色非整倍体疾病患儿采用MLPA均能明确检出,2例母血污染的标本被误诊为47,XXY综合征。7例存在染色部分片段缺失/重复的羊水与父母比对后至少与其中一人一致,而父母均不存在临床症状,经解释后患者焦虑情绪有效缓解。结论MLPA技术可以用于产前快速诊断常见染色非整倍体综合征,但部分片段未根据中国人群多态性进行优化,不能据此判断是否存在染色部分片段缺失/重复综合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总结筛查诊断经验,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本研究试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因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而在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960例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940例孕妇接受羊水穿刺胎儿染色检查,20例孕妇接受脐带血穿刺胎儿染色检查。结果胎儿染色异常率5.0%(48/960),其中数目异常45例,结构异常3例。异常结果按产前诊断指征分类,各指征所占比例分别为超声异常者43.75%(21/48),高龄妊娠25%(12/48),血清学筛查高风险12.5%(6/48),父母一方染色异常12.5%(6/48),有不良孕产史6.25%(3/48),部分具有两项指征。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染色异常的孕妇,其中40例选择终止妊娠,8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3例继续妊娠者发生自然流产,1例继续妊娠者坚持分娩21-三,其余4例未见明显表型异常。结论产前诊断染色异常绝大多数需要终止妊娠,非致死性异常有继续妊娠的机会。

  •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筛查及诊断过程中,使用产前超声的结果和价值。方法针对我院12000例孕妇采用产前超声进行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的筛查和诊断,120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分析筛查和诊断的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为0.42%,诊断的准确率为89.28%;染色异常,占比为4.35%,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08%。结论产前超声对于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通过诊断可以及时对异常的孕妇进行相关指导干预,从而提高优生优育率,对于孕妇家庭和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结构畸形 染色体异常 筛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染色非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快速检测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产前诊断标本224例,其中绒毛标本10例,脐带血标本70例,羊水标本144例。均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及MLPA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共选择224例产前诊断标本,经MLPA检测系统提示母血或69XXY污染的羊水2份,另2份羊水标本因具有的细胞量太少,实施检测后,DNA量太低,而不可对可信的结果获取。经细胞培养,再实施MLPA检测,上述4例样本为正常二倍,在出具核型分析结果前,其他220份标本获得可信结果,并一致于细胞染色核型所分析的相关结果,未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情况,24h报告达98.2%临床符合率。采用MLPA进行检测,染色整倍体异常标本14例,包括47XYY征1例,21-三6例,13-三1例,45X单体2例,18-三4例。结论针对产前诊断中的胎儿染色非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进行快速诊断,获取的结果具较高准确性,且经济成本较低,通量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MLPA技术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9p21区域rs10757278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MI的115例维吾尔族患者作为MI组,所有患者经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以上;选择同期于我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92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rs10757278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结果MI组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和对照组间rs1075727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MI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染色9p21区域rs10757278位点基因多态性是新疆维吾尔族MI患者的易感基因。

  • 标签: 维吾尔族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网状纤维是网状结缔组织的一种纤维,为分支交织成网的纤细纤维,由含有糖蛋白的胶原蛋白组成。在一定病理条件下,可能转变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意义显著,染色方式诸多,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后对影响网状纤维染色的相关因素以及解决方式进行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影响因素 解决方式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全自动He染色机在用于He常规染色时遇到许多问题,造成染色效果不佳,质量不稳定,如何使得染色染色效果更加稳定,流程更加合理。方法用改进后方法对一季度科室日常标本行He常规染色,观察染色效果。结果标本染色效果稳定,染色红蓝适度,核质比鲜明。讨论全自动染色机与人工He染色不同,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能从根本上控制染色质量。

  • 标签: 全自动染色机 He常规染色 染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酸染色联合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86例确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收集其痰液制作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所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敏感度为69.59%,特异度为80.77%,准确度为72.50%,单独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敏感度为58.11%,特异度为61.54%,准确度为59.0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金胺O荧光染色 抗酸染色 结核
  • 简介:摘要弹力纤维具一定的弹性,对酸、碱、沸水有抵抗性,但可被胃、胰酶消化。在HE染色标本中,弹力纤维与其他纤维的区别,需用特殊染色方法确认,其中最重要的Weigert型技术为弹力纤维的特异性染色方法。在病理过程中,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弹性纤维的显著变化。观察皮肤组织中弹力纤维的变化,有助于诊断皮肤组织病变。显示与判断心血管疾病,如鉴别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在动脉硬化、主动脉炎时,观察动脉壁破坏情况等。显示组织内弹力纤维断裂、变性等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显示与鉴别肿瘤组织,如弹力纤维瘤、乳腺早期导管浸润癌等。弹性纤维的破坏、增生、断裂与崩解,对于研究组织、器官的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弹力纤维染色 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检验阳性结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需要妇科白带检查的患者88例,对所有进行白带涂片检验和生理盐水检验的方法。结果在此次2种方法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被确诊为白带异常有妇科疾病,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检出情况为78例97.5%,漏诊为2例2.5%;生理盐水检验情况为60例75%,漏诊20例25%,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细菌检查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检验法,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涂片染色检验妇科白带,细菌检出率较高,漏诊的情况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妇科白带涂片 染色检验 阳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染色法在检测结核分歧杆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5月收治的80例确诊的肺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标本,制作两份痰标本玻片后分别采用抗酸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率为43.8%(35/80)高于抗酸染色法的33.8%(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结核杆菌的(+)、(++)、(+++)、(++++)的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感觉的诊断率较高,而且方便、快捷,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荧光染色法 检测 痰液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以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革兰染色法在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真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以及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检验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真菌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革兰染色法应用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真菌检验中具有检出率高,临床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病症诊断中应用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价值讨论分析。方法本文共选取60例患者为研究人员,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冲洗液检查,检查结果均处于阳性状态。所有患者分别应用TCT检查(thinprepcytologictest支气管冲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同时这些患者再接受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癌细胞分型诊断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癌细胞分型诊断率58.33%,组间指标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病症病理临床诊断中应用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免疫染色方法进行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癌细胞分型诊断率,达到预期临床诊断的准确有效性,对于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冲洗液 细胞块免疫化染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流式细胞术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并提供了成熟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准确度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流式细胞术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染色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疾病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的方法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重复性、稳定性较好,有助于提高针吸细胞学的准确率,并可给临床提供有助于观察预后的良好指标。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是已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研究和诊断。免疫细胞化学则也在人们的实验摸索中逐渐被推广,其方法较易掌握,并且重复性、稳定性较好,有助于提高针吸细胞学的准确率,并可给临床提供有助于观察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乳腺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方法 意义
  • 简介:(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山西大同037004)摘要目的应用色素内镜检查以提高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法行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粘液消泡剂,经活检孔插入喷雾导管,肉眼直视下喷洒0.2%靛胭脂染色液(IC)30-50ml,然后在染色异常部位钳取活检组织4-6块,与常规内镜检查组50例对照。结果染色组中检出早期胃癌3例,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35例,慢性胃炎15例,总染色阳性率73.08%,其中早期癌阳性率5.76%。对照组分别为0、13、38。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分别以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方面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观察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患者两个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选择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明显改善其VAS评分及BI评分,并且可使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周脓肿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扁桃周脓中患者38例临床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全身抗生素治疗,切开排脓20例,穿刺抽脓18例,切开排脓一次治愈率95%,穿刺抽脓一次治愈55.56%。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及全身感染发生。结论扁桃周脓肿选用足量抗生素及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脓肿形成后的治疗行穿刺抽脓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肿部位。经穿刺抽到脓液后,可作切开排脓。

  • 标签: 扁桃体周脓肿 切开排脓 穿刺抽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