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联合阻滞组和常规麻醉组。常规麻醉组50例,进行常规麻醉;联合阻滞组50例,实施-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联合阻滞组术后24h之内的镇痛效果显著比常规麻醉组高,差异显著(P<0.05);而在48h之后,组间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镇痛效果。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股骨上段骨折手术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26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所用局麻药均为l%利多卡因及0.5%罗哌卡因注射液,记录阻滞前基础值,阻滞后5、10及15min切皮后5、1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阻滞效果、相关并发症。结果92.3%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7.7%患者出现阻滞欠佳,给予少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病例。神经阻滞后与基础值比较,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侧下肢手术采用单侧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简易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肢手术术后的具体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6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全部患者均施行下肢手术,应用数字排序法分组,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作用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运动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其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坐骨神经阻滞下肢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可缩短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整体提升麻醉效果及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病人行下肢手术时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210例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5名患者下肢手术时应用常规硬膜外穿刺麻醉的方式,85例高危病人下肢手术时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观察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高危病患,麻醉效果优秀率显著高于应用常规硬膜外穿刺麻醉的患者(P<0.05);两种麻醉方式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并发尿储留37例。结论针对高危并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取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降低患者术中疼痛刺激及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股神经)&mdash &mdash 坐骨神经阻滞 高危病人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联合麻醉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联合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与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作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舒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处于正常状态,心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刺激器指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接诊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选择64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2例患者采用-硬联合穿刺麻醉,研讨组32例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指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结局。结果数据显示研讨组DBP、SBP在麻醉后各个时间段都优于参照组,特别是麻醉后即刻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指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12月在本院接受膝关节镜治疗的老年患者中的1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78例)以及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分析两组患者的阻滞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阻滞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膝关节镜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有利于提升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镜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阻滞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常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在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方面,还是在VSA评分、麻醉优良率方面,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更优。结论对于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相对于常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采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可使起效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40例,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和容量不同分为三组Ⅰ组210例接受0.3%罗哌卡因60ml麻醉,Ⅱ组210例接受0.4%罗哌卡因45ml麻醉,Ⅲ组220例接受0.4%罗哌卡因60ml用药,观察三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组织范围。结果(1)Ⅲ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Ⅰ、Ⅱ组均显著缩短,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而Ⅰ、Ⅱ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Ⅲ组的阻滞范围相比Ⅱ组均显著增大(P<0.05),但Ⅰ、Ⅲ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局麻药中毒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过程中应用0.3%的罗哌卡因60mL,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阻滞范围广,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荐。

  • 标签: 神经阻滞 腰丛 坐骨神经 罗哌卡因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胫骨折患者中选出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神经刺激仪引导后路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完成后10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12h和24h的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进行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 标签: 超声引导 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路臂和肌间沟腋路联合在上肢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患者60例,体重50~80kg,随机分两组A组(腋路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组),每组30例,局麻药选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加0.1%利多卡因,总量均为35ml(B组先行肌间沟注射20ml,然后腋鞘注射15ml)。结果肌间沟腋路联合组相比较腋路臂组不仅尺神经阻滞较好,桡神经阻滞更满意,患者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更平稳,循环波动更小。结论肌间沟腋路联合麻醉对上肢前臂手术尺桡神经阻滞更完善,镇痛效果更满意。

  • 标签: 腋路臂丛 联合臂丛麻醉 前臂手术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16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4周,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阻滞治疗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达到扩张血管,改善下肢组织血运和营养供给、消除异感、减轻疼痛,是安全有效、损伤小的微创治疗方法。较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且作用更持久。

  • 标签: 腰丛神经阻滞 糖尿病神经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年龄22~72岁,BMI18~30kg/m2。根据电脑随机表格分为二组,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组(P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h疼痛VAS评分,当VAS评分大于3分且单次剂量10min后无明显改善,给予静脉注射凯纷50mg补救镇痛,并记录补救镇痛率。术后12小时患者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10分制评分(0分,非常不满意;10分,非常满意)。结果P组患者术后3h和6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二组术后12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P<0.05)。P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可以为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术后镇痛,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7年3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35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单纯颈神经阻滞麻醉组)B组(单纯臂神经阻滞麻醉组)和C组(臂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组)各4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1.11%,高于A、B两组的麻醉优良率(66.67%、71.1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臂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远优于单纯臂、颈的麻醉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臂丛颈丛 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72例,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急性期普鲁卡因离子导入资料,或神经阻滞术治疗,缓解期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缓解期,给予针灸治疗,坐骨点埋线或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44.4%高于对照组22.2%,无效率19.4%低于对照组44.4%,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情况下VAS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较好,优于传统安慰剂,可改善症状、体征,但整体疗效仍有待提高。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灸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