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以99例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来进行护理,分组方式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先后来决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的发生率和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后,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原发性肝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情况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3年内使用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分析其术后疼痛情况和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在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会出现严重疼痛症状,但在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后有显著降低在护理后,VAS疼痛评分有显著降低,护理前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需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

  • 标签: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疼痛评估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置管后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癌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肝癌与转移癌采用动脉留置导管,经百特泵持续导管内灌注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缓慢滴入,治疗两个疗程,对置管术后的情况、化疗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及采用有效针对性护理。结果28例病人完成治疗计划,治疗过程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及时对症处理,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肝癌及转移癌在留置动脉导管行区域性持续灌注化疗比全身化疗毒副反应轻,可控制病情,延长存生期;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动脉置管,奥沙利铂,化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进行单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患者共计8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方式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1年生存率、AF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62.50%)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27.50%),且研究组的AFP水平(175.55±160.09ng/ml)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但研究组(2.50%)与对照组(5.00%)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生存率,且不会额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原发性大肝癌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肝癌患者,在2015年3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86.67%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6.67%低于常规组20.00%,但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同时加用索拉非尼,临床疗效更加突出,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肝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干预对肝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1例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细致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SPIEGEL睡眠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

  • 标签: 肝癌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中运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对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都采用了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肿瘤直径方面,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肿瘤直径有了明显地缩小,与治疗之前相比在AFP指标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 原发性肝癌 TAC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桡动脉闭塞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手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干预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范围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126例,对其进行不同范围的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剩余结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调查采用不同范围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患者中,左半切除的临床效果、剩余结石率均高于左外叶切除、右半切除和段切除,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左半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切除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左半切除术其临床效果和剩余结石率优于右半切除术、左外叶切除术和段切除术,在治疗内胆管结石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经皮经穿刺胆道镜治疗内外胆道结石是结合CT、MRI及术中B超及X光定位下,经皮经穿刺至目标胆管基础上插入鞘管成功进行一次性扩张胆道瘘管后,利用胆道镜对内外胆管造成梗阻的原因进行治疗的技术。本技术借鉴经皮肾穿的技术原理,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提供了另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治疗方法,避免全部剖腹探查的情况。特别传统手术者及有多次手术史的患者,尤其是有多次手术史患者。本文对经皮经穿刺胆道镜治疗内外胆道结石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经皮经肝穿刺 硬性胆道镜 鞘管 肝胆管梗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红花逍遥散治疗郁脾虚型脂肪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红花逍遥散。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研究证实红花逍遥散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郁脾虚型脂肪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红花逍遥散 肝郁脾虚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肝癌应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寻找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66例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干预组(n=33),对照组应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度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干预组还有皮疹、血压升高等情况,但均经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病人可耐受,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晚期肝癌应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甲磺酸阿帕替尼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观察、分析2016年8月收治的1例确诊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过及回访情况。结果该例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经完善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最后确诊。结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详细的病史采集对诊断结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穿刺活检为最佳确诊方法,抗结核治疗有效。

  • 标签: 结核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内淤胆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内淤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腺苷蛋氨酸10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用前列地尔10u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肝功能指标TBIL、ALT、TBA和γ-GT值均下降;联合治疗组各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用于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内淤胆的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肝功能。

  • 标签: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 肝内淤胆 腺苷蛋氨酸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精准蒂解剖法段切除术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给予精准蒂解剖法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结石清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精准蒂解剖法段切除术其能够取得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并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胃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胃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胃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胃百合汤 胃溃疡 肝胃不合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国产大动脉支架在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的安全、有效性分析。通过回顾2009年至2017年,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B型患者145例,145例患者均选用微创心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T*-*-*直管型覆膜支架系统和先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JZDZ*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结果145例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发生逆撕导致患者死亡2例,术后死亡率为1.44%,未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国产大动脉支架在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的安全、有效。

  • 标签: 国产大动脉支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B型) 腔内隔绝术
  • 简介:摘要阐述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并发症的护理,旨在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复杂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揭示患者的诊断参考标准。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确诊收治的100例复杂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z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方法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肝胆外科临床中收治的复杂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的手术治疗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结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成果适宜推广运用。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非MDT模式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器官,也是药物最易损害的靶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 标签: 肝脏 肝脏结构 损害类型 损害机理 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