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湿化的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全院回收的60个湿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干燥柜65℃干燥湿化,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液消毒后的干燥湿化,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结果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和干燥柜干燥45分钟均无细菌生长,效果相同。结论用干燥柜进行干燥的同时也可达到消毒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84消毒液 干燥柜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胃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胃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集中处理和科室现场管理在氧气湿化消毒效果中的差异。方法选择567套氧气湿化行供应室集中管理作为观察组,665套氧气湿化由病房护士现场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处理后3和7天比较所得两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外观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天和第7天细菌污染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7天时外观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对氧气湿化和过滤管进行统一的管理,能够提高消毒效果和保存时间。

  • 标签: 供应室 集中处理 氧气湿化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经过化学消毒后的保存有效期。方法将我院的160个氧气湿化进行化学消毒,消毒后平均随机的分为4个组,每组40个氧气湿化,在分别将4个组的氧气湿化保存于急诊科、内科、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这4个科室,每一个月对不同科室的40个氧气湿化进行细菌检测,保存时间为6个月。结果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以及第6个月的氧气湿化细菌检测,其细菌检测结果均≦20CFU/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并且没有致病菌的发现。结论氧气湿化经过化学消毒后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化学消毒 保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经口腔与经鼻腔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将本科室收治的86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经口腔胃管,对照组经鼻腔胃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5.3%与72.1%,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腔留置胃管法临床效果好,对减少患儿插管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经口腔插胃管法 经鼻腔插胃管法 留置胃管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后,观察氧气湿化的干燥效果,以寻求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方法分别对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采用机械烘干、高压气枪+机械烘干、95%酒精+机械烘干三种方法干燥,比较各组彻底干燥所用的时间。结果3种方法分别对氧气湿化干燥时间有差异,机械烘干平均用时74.4min;高压气枪+机械烘干平均用时44.7min;95%酒精+机械烘干平均用时5.15min。结论氧气湿化直接进行机器干燥用时最长,效率最低,采用95%+机械干燥是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

  • 标签: 湿化瓶 干燥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复用湿化消毒质量影响因素,改进工作流程,确保湿化消毒质量合格率100%。方法自2013年我院对可复用湿化集中供应以来,每月随机抽取一包湿化样品进行采样,监测湿化消毒质量。出现1例湿化采样结果不合格。结果从人员、操作方法、设备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消毒质量不合格的相关因素。结论通过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消毒包装操作规程,改良干燥方法,强调细节管理,提高消毒产品消毒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使用后的塑料输液、小儿输液吊桶自制利器盒临床使用减少医疗成本,降低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风险。方法使用后的塑料输液,距瓶底1.5cm处用剪刀剪成长5cm、宽4cm的长方形开口与身保持相连,使用后的小儿输液吊桶,将其挂在配液室、治疗室、换药室适当位置,装2/3满后取下利器盒用双层胶带封口,小儿输液吊桶盖上盖子密封,并用红色记号笔写上“利器”标识,连同利器一并处置,利器盒一次性使用。结果自制的利器盒取材方便,经济实惠,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符合规范要求,降低了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风险。结论自制的利器盒完全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及警示标识规定》的要求,按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塑料输液瓶 小儿输液吊桶 利器盒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启盖配液后瓶塞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集60启盖配液后3分钟的瓶塞样本、同时采集操作台和护士手样,做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培养后瓶塞阳性标本19例,阳性率31.67%,细菌与相应的操作台面和操作者手样本生长细菌基本一致。结论治疗室环境质量、配液操作台面清洁和操作护士手卫生是防止瓶塞被污染的关键。

  • 标签: 塑瓶 瓶塞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手术合并肺部病变患者行不同体位胃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合并肺部病变患者98例,将其按照插胃管体位分成端坐组、半卧组和仰卧组,对其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插管方式易于接受和难于接受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组失败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且操作时间长(P<0.05)。结论在对患者行胃插管时应掌握好插管部位,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使患者易于接受,为治疗提供基础条件。

  • 标签: 腹部手术 肺部病变 插管体位 成功率 操作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密度是衡量一些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结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产品为例,以建立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依据YBB00132003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密度进行检测并对其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以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为例,其密度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U=(0.9505±5.938×10-3)g/cm3K=2,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特殊手法盲鼻空肠管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效果。方法对60例危重患者入院后24~48h采取床边手法助推盲法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放置鼻肠管前先禁食,并取右侧卧位,并给予促进胃肠道动力药,置入后予拍腹部平片进行定位,或抽取肠液行pH测定,以确定鼻空肠营养管位置。结果以腹部平片判断鼻空肠营养管位置,或者肠液测定作为置管成功的标准,本研究60例病人中有58例(96.6%)在床边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到达理想位置,在置管过程中病人无消化道损伤、无误插入气管、无心律紊乱等情况出现。结论手法助推盲鼻空肠营养管可以减轻患者原有置管方法的不适,床边操作方便,降低误吸及反流的发生,并通过肠内营养支持促进病人恢复,在临床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可进行应用。

  • 标签: 手指助推 盲插 鼻空肠营养管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皮克氏针撬拨方法复位方法纠正嵌并向前成角的股骨颈骨折,并用空心钉固定,观察其复位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对有完整随访记录的15例嵌并向前成角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经皮克氏针撬拨方法复位方法纠正成角并用空心钉固定,观察其复位效果及临床疗效。本组15例,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44~72岁,平均60.06岁。左侧7例,右侧8例。受伤方式行走11例,高处坠落1例,车祸4例。均为闭合性新鲜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均为Ⅲ型。其中2例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2~11天。术前行胫骨结节骨钉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术后通过正侧位X线片评价向前成角变化、短缩距离以及观察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短缩测量方法患者骨盆平片双侧坐骨结节下缘作一直线,测量每侧小粗隆顶部或底部与坐骨线间的距离。两侧距离存在差别,小粗隆上移的距离差为短缩距离。结果15例嵌向前成角的股骨颈骨折随访6个月3.0年。所有患者经过骨牵引并抬高远端远端不能消除骨折端成角,利用克氏针撬拨复位方法纠正骨折端向前成角,侧位成角全部纠正;正位片短缩并有不同程度外翻。测量短缩1~5mm,平均2.73±1.37mm。随访结果,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只有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优良13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伴有马尾神经综合征,对略退出螺钉敏感,屈伸活动后疼痛明显,髋关节功能差,取出螺钉后症状改善)。结论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嵌向前成角的股骨颈骨折避免了切开复位,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获得了优良的复位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经皮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胃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12例胃管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例胃管困难的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胃管。结果12例胃管困难的患者均胃管成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胃管困难患者的应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插胃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盲鼻肠管管道位置判断方法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共收治接受盲鼻肠管的患者98例,分别采用负压试验、回抽液体性状、负压试验+回抽液体性状、负压试验+PH、负压试验+听诊及单独听诊和单独PH判断等方法来判断盲鼻肠管管道未知的准确性。判断胃肠管留置过程中患者肠道内管道达标状况,于X线摄片辅助下确认管道末端,分析其临床判断符合率,从而探讨盲鼻肠管管道位置判断方法的价值。结果所有诊断方式中,负压试验+回抽液性状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为98.0%;显著高于其他诊断方式,失误率以听诊方式相对较高;98例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未经幽门后再次置管,7例患者末端于十二指肠内接受调整,并送至空肠;因此可证实负压试验联合回抽液性状判断方法具有十分理想的诊断效果,同时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相对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回抽负压联合回抽液观察方式,能够得到与X射线片较为相似的判定效果,其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盲插鼻肠管 管道位置判断 吸入性肺炎 液体回抽 pH值 负压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食困难的危重患者中床旁应用分步循序盲法进行肠内营养的推广意义。方法89例拟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reseniusKabiAG生产的“福瑞可”螺旋型小肠喂养管,经鼻置入胃腔,每隔24小时分步置入,在辅助体位及药物应用下,利用肠道自身蠕动,使之进入空肠,并应用X线摄片及引流液的PH值进行确认。结果所有患者行空肠管经鼻置入后均无明显不适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胃腔内,48小时内进入空肠的有39例,48-72小时之间进入空肠的有28例,72小时-148小时之间进入小肠的8例,11例滞留胃内而未进入空肠。其中失败病例原因8例胃瘫,4例中止治疗,2例脑死亡患者。结论分步循序盲经鼻肠管置入术成功率较高,仅需借助床边X线摄片机,操作方便,对于需进行空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有很好的推广

  • 标签: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EN) 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