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体胆结石的成份非常复杂,胆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和胆红素。了解胆结石的成因和发病机理,将引导我们找到治疗胆结石的科学方法。胆结石的成分分析,是有效治疗胆结石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胆结石 发病机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丹参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疗法。结果28例经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26例完全治愈,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4例下肢仍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缩短生存期,因此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早发现规范诊治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发热时合理退热是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退热,频繁喝退热药和低热就退热的危害及退热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发热待查患者,分为小于5岁组(36)例和大于5岁组(64)例进行观察。从病因学角度出发,调查发热的以及与退热药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发热患儿年龄主要分布在3-5周岁,占44.00%;疾病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80.33%;处方用药以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为主。结论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对小儿发热的形成与退热时使用的方法是合理的。

  • 标签: 发热 退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医学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卫生宣教;术中仔细操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情况;术后积极预防护理,加强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给予机械性、药物性和其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对于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疾病,发病可累及所有的年龄、种族、社会阶级。每年10万人的发病率约为56-122人1。DVT的发生率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较高,因为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使DVT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加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人根尖孔未形成牙尖周病变经一次性手术切除病灶,倒充后的疗效。方法局麻下行根尖周病灶并根尖切除术,倒充,并严密缝合手术区,观察2—3年疗效。结果89例,102颗患牙,成功97颗牙,失败5颗牙,成功率95.09%。结论一次性病灶切除,倒充治疗成人根尖孔未形成牙尖周病变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成人根尖孔未形成牙 根尖周围组织病变 切除病灶 倒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2例妇产科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析,探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2例妇产科手术的术式及手术时间、患者年龄、患病季节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术式的选择、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都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结论早期的预防和术后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妇科手术 静脉血栓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难愈合创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00例皮肤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进行中医治疗生物膜形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对患者难愈时间和有效性进行相关的分析,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显效率和有效性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显著的优越性。结论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了解细菌生物膜形成,并进行相关治疗,有效性更高,临床推广价值更为广泛。

  • 标签: 慢性难愈合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卵管结扎术中遇到之特殊病例。讨论输卵管结扎术中伤及脐尿管瘘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规律,客观的分析脐尿管是胚胎早期之遗迹,并来源于脐囊,是胚胎后期分裂发生的一个盲管深入体啼与血管一并进入胎盘,在胎盘发育过程中随着膀恍沿腹前壁下降,而膀恍顶部逐渐缩小,所形成的索条状结构,最后闭锁,此为脐尿管索,发育成熟后很少有明显遗迹,但很少一部分人仍保留管状腔隙,使膀恍与脐接通,常在膀恍压力增高时,尿液自脐部流出。

  • 标签: 脐尿管 盲管脐尿管囊肿腱鞘窦道闭合性和开放性 麻醉
  • 简介:摘要乳腺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困扰乳腺癌治疗的难题,影响了化疗的效果,故研究清楚化疗药物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逆转多药耐药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国内外最新进展作以下综述。

  • 标签: 乳腺癌多药耐药化疗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尿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群的分布有一定关系,各地区尿沉渣参考值不尽相同,而尿沉渣检验或尿有形成分检查目前应用的方法很多,标准不统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观察等方面,如果采用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患者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变化情况,要比定性分析法更有应用价值1,因此国内外的专家曾经推荐定量法来分析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方法本实验采用的尿标本是随机留取的查体者中段尿,可以涵盖和适用绝大多数人群,应用范围广2。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大量门急诊患者比较难于做到正确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因此判断患者随机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数量是否超过参考范围就显得非常重要。实验过程中同时对uf-1000i尿液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在男女性红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定量分析中,两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但白细胞uf-1000i法略高于人工定量计数法,其原因有待继续探讨。总共测定1156人,得到参考范围如下红细胞男性0-8/μl、女性0~12;白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5;上皮细胞男性0-6/μl、女性0~33。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定量检查分析过程中,男女性别之间却有显著性差别,在临床应用上应按患者性别选择相应的参考范围。建立本地区合理的参考范围对当地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值的正确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今后判断和评价一种类型的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仪提供参考数据和对照模式。

  • 标签: 随机尿 尿流式分析仪 定量分析 离心镜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患者经有效临床治疗后,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为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对患者的术后随访,未发现有患者溃疡复发,患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根据对患者血流状态的评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外科治疗 患肢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精神压力的分析,阐述了精神压力对人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积极及消极影响,在此重点阐述了通过神经-内分泌作用,使人体致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并适当的给予了避免过度精神压力的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的临床病例。方法自2008年10月-2012年3月对40例创伤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的患者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创面愈合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27例愈合,10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是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新型治疗方法。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创伤性骨髓炎 窦道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