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输卵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例原发性输卵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6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术后病理证实4例确诊为原发性输卵管,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输卵管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学 原发性输卵管癌 诊断学 肿瘤学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2例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LMFH),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PLMFH的影像学表现。2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以及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2例PLMFH均发生于左肺下叶,呈巨大孤立性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CT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未见空洞、钙化,合并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PLMF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PLMFH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针灸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西药组40例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0%,西药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痛经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 标签: 针灸疗法 间接灸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PMR波谱分析在肝细胞、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肝炎肝功能正常、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患者各10例,利用31P-MRS扫描评估三组患者肝脏各代谢参数,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40例受检对象中肝脏31P-MRS扫描均得到基线平稳的谱线。病例组PME、Pi、β-ATP、pH、PME/PDE、PME/β-ATP、Pi/β-ATP及PDE/β-ATP均高于对照组,PDE、γ-ATP及α-AT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组较肝炎组升高、下降变化更显著。结论31PMR波谱分析代谢参数与肝脏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活体无创性鉴别肝细胞、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 肝细胞 代谢参数 病理特征
  • 简介: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而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我国妇女中的发病率为33.05%,青春期女性约有50%发生。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反复性大,治疗棘手,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医学者利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中医理论创造出许多治疗痛经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研制出一批疗效可靠、价廉、服用方便的新剂型,药理实验分析对比提供了一些客观指标,病因病机研究也更加扩展深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有关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概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简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危及健康的主要问题,位居常见肿瘤的第6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80%HCC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慢性HBV携带者发展成HCC的相对危险度是常人的100倍。黄曲霉素B1的摄入进一步增加HCC患病危险。全球大约有1.7亿慢性HCV感染者,其中约20%。30%的将进展至肝硬化,一旦发生肝硬化,HCC年发病率是3%-5%,即1/3肝硬化患者在生命过程中将发生HCC。现就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索拉非尼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四神聪和安眠穴为主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1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56例。针刺组以针刺百会、四神聪和安眠穴为主,并配合辨证取穴;药物组以口服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评分以及PSQI总分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92.9%,高于药物组的67.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四神聪和安眠穴为主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佐匹克隆片。

  • 标签: 针刺疗法 百会 四神聪 安眠 穴位 头颈部 辨证选穴
  • 简介: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分析寒凝与非寒凝因素所致的痛经人群的红外热图表达,以及与正常人群的红外热图差异。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各30例,设同年龄段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分别测定上肢、下肢、盆腔、神阙、督脉和任脉6个区域热值,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盆腔、神阙、上肢、下肢区域热值明显偏低,任脉区域热值略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热图表达仅上肢区域热值有明显差异,寒凝证候组低于非寒凝证候组。③寒凝证候组中病程越长的患者测温区的温值越低。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上肢、下肢、盆腔、神阙及任脉的红外热图热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越接近肢体末端,差异越明显。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在热图表达上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红外热成像技术 寒凝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的缓解情况。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镇痛药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4.28%,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电针组临床疗效比西药组好,两组比较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痛经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比口服西医镇痛药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运用。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电针 针灸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胆囊管状腺癌较为少见,两者发于同一患者更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资料报道如下。

  • 标签: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胆囊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