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泰州市海陵区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为提出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分析450名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结果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百分制标化分分别为63.3和54.6,食品安全知识得分与态度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r=0.209,P<0.001)。结论泰州市海陵区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信行”水平不高,食品摊贩急需加强监管。

  • 标签: 食品摊贩 食品安全 知信行 现状调查
  • 简介:目的:评估中国最弱势妇女和儿童群体的营养、食品安全和食品保障项目的产出及效果,总结实践经验,为政府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案头审查和知情人访谈,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项目活动与试点地区需求、国家政策和千年发展目标高度相关;管理模式和干预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试点地区6~23月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富含微量营养素食物消费比例、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食品安全报道、当地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等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的可持续性好,需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结论:项目促进了联合国机构间、中国政府部门间以及技术机构间的合作,是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策略。基本实现了主题窗口下的干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部分成果已纳入了国家政策或被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国家或省级的政策支持是保证贫困地区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

  • 标签: 营养 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 项目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间接的导致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毕竟目前大多数食品都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针对这类现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食品监督抽查中的样品管理,从而有效确保食品质量。对此,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食品监督 抽查 样品管理
  • 简介:食品理化实验室是以产品(样品)中的安全卫生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分析为主的实验室。由于涉及的分析样品复杂、项目多,实验室要具有完善的分析仪器设备、良好的实验设施和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来加强实验室内部各实验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在进行一项分析测量时,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就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对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 标签: 实验室质量控制 食品 专业技术人员 外部质量评价 内部质量控制 分析样品
  • 简介:摘要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控制当前保健品市场不断膨胀,保障更多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广大人们的生命安全,对食品安全问题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迫在眉睫。本研究就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食品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一、实施《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是规范食品生产行为,防止食品生产过程的各种污染,生产安全且适宜食用的食品的基础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既是规范企业食品生产过程管理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又是监管部门开展生产过程监管与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鼓励社会监督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食品生产行为 卫生规范 通用 生产过程 食品安全 监管部门
  • 简介:摘要在人类生存及发展过程中,食品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食品是否安全,则直接关涉到人类的生存质量。而食品理化检验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但是,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是一个主要瓶颈,前处理效果是否良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食品 理化检验 样品前处理
  • 简介:摘要人类生存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口的日益增长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这些问题。自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人类对转基因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已有24种转基因作物获得商业化种植,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1.7亿hm2,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到了29个,全球超过1亿人次的农民种植了转基因作物,且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5亿hm2。选择转基因食品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基因 转基因 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食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的逐渐提升,国内各类具有特定规模以及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活动也不断增多。这样的情况下,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维护国内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及地区的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及相关监督及管理体会。

  • 标签: 重大餐饮活动 餐饮服务 食品安全监管 体会
  • 简介:《中国食品卫生杂志》创刊于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办,国内公开发行。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2011年版影响因子1.031,在预防医学领域影响因子连续8年排前7名。是中国食品卫生专业唯一的核心期刊。该杂志于2003-2004、2005-2006和2007-2008年度连续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三等奖。

  • 标签: 中国食品 卫生杂志 征订启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文核心期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南州市售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0-2011年15类食品中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644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13株(17.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株,沙门氏菌6株,腊样芽胞杆菌4株,创伤弧菌1株,阪崎肠杆菌1株。熟肉制品、豆制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63.75%、41.94%,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甘南州市售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6种致病菌的污染,熟肉、豆制品污染尤为严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 标签: 食品 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致使食品种类逐渐增多,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量的食品质量问题,导致人们对食品质量存在诸多质疑,这就需要在对食品进行生产时,对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对此,本文将针对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研究。

  • 标签: 食品质量 检验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湖北省2010~2012年几类食品微生物检出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对一些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行业和食品进行关注和重点监测,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方法对2010~2012三年间,送检和抽检的12类食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作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共检测12类食品2996份,合格2697份,总合格率为90.02%;2010和2012年、2011和2012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以糖果和发酵酒的合格率为最高为100%,豆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55.97%;不同季节和不同包装食品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散装食品合格率最低。结论湖北省食品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不同食品、不同季节的污染情况有所不同。在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2012年相对于2010、2011年有所好转。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污染 合格率
  • 简介: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

  • 标签: 食品检验 微生物检测技术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新形势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重要性,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探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具体方法、模式,概述餐饮消费环节中的安全监管对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要求。结果对于餐饮服务食品检测检验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论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机构应当重视风险分析与信息交流、风险监测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以此满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要求。

  • 标签: 新形势 餐饮服务食品 安全 监测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甘井子区销售食品的实际卫生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销售食品5类75份,按照《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计划工作手册》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工作手册》要求进行采集。结果在辖区内5类食品经营场所共采75份样品,检出带有致病菌样品4份,总检出率为5.33%。结论4份不合格样品均为微生物检测指标,提示应家乡加强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风险监测
  • 简介:目的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Urel=√u2rel(1)+u2rel(2)+u2rel(3)+u2rel(4)+u2rel(5),建立测量污染物铝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式。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根据方法(GB/T5009.182—2003)建立不确定度模型,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理论,分析该方法中不确定度因素。结果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为51.10m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3.46mg(K=2)。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并可以通过分析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该方法可用于污染物铝的监测,使测量结果可靠。

  • 标签: 食品 铝污染物 监测 不确定度
  • 简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验的几个特点,对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充分展现了微生物检验向定量化、自动化、标准化、仪器化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微生物检测技术 应用 食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