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矿银钱铸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为了弥补财政拮据的状况,万二十四年(1596年)遂派遣太监担任路矿使,到各地开采矿银。据史书记载,到万三十三年,九年间共采得三百余万两白银。这些路矿使为了奉承皇帝,用所得的矿银铸造了一批进奉银钱。

  • 标签: 万历矿银钱 中国 明朝 市场流通
  • 简介:2006年3月初,笔者在凤阳县临淮镇(古濠州)东吕家村获得一枚万通宝折二钱。该钱生坑出土,墨绿锈色,面文楷书,直读。径23mm,穿6mm,厚1mm,重4g,光背,廓有锉齿。

  • 标签: 万历通宝 凤阳县 钱币
  • 简介:青花瓷器始创于元代,到明代初期已处于鼎盛时期,而嘉靖、万历年间的青花瓷器仍处于全盛时期的最后阶段,此后青花瓷器则逐渐逊色,景德镇官窑的生产情况更是如此。这里介绍的明万青花龙纹缸是景德镇官窑的精品,它造型巨大、纹饰精美、颜色鲜艳,在传世品中极为少见。缸为平口(俗

  • 标签: 青花瓷器 明万历 传世品 明代初期 江西省博物馆 底径
  • 简介:一九八三年春,我们在洛阳市东花坛配合立体交叉桥的建设工程中,清理了三座明末福王府的墓葬。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万通宝”银币一枚,为研究明代的货币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三座明墓呈“品”字形排列,方向基本一致,型制大致相同,墓型较大,青砖砌筑,皆为三覆三券弧形顶,因早年曾多次被盗,随葬器物所剩无几。在最南边的一座墓中,出土刻铭砖一块。其铭曰:“大明崇祯三年三月廿二日,福府瓦匠孙尚喜、张嘉

  • 标签: 万历通宝 随葬器物 其铭 明崇祯 字形排列 压胜钱
  • 简介:殷墟出土的组二类卜辞的主要内容是商王的祭祀活动,本文在引证和分析了大量有关卜辞的基础上,认为商代对自然神的祭祀是为了拜年祈雨,对祖先神的祭祀则主要是岁、伐、御、拜四种祀典,并对祭祀的内容、对象、择日及祭品等进行了研究考订.

  • 标签: 历组二类 卜辞 商代祭祀 殷墟
  • 简介:近时见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十两重足色金锭彩色照片一帧,其锭铭共32字,凿刻字划深峻.颇为清晰。锭铭全文中仅有人名与职务名各一字因有部分连笔或复笔.可能发生不同识读外,其余30字皆可确切辨识,故并不影响此锭全铭的诠释。

  • 标签: 彩色照片 万历年间
  • 简介:<正>西周铜器中有一部分带有月相纪年的铜器,其纪年铭文为铜器的分期提供了比较客观准确的标准。象方法就是以长历来推断纪年铭文所纪的年、月和月相,由此断定铜器的分期。早在宋代,吕大临就以这种方法推定过散季簋的年代。不过,当时的象方法与今天所说的象方法不可同日而语,真正意义上的象法西周铜器研究还是开始在清代以后。铜器上的纪年铭文一般包括四个要素:年、月、日(干支)、月相,如牧簋铭文“七年十

  • 标签: 既死霸 既生霸 初吉 纪年铜器 新城新藏 既望
  • 简介:日作为买地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史、天文史等提供了参考,误释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券文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尝试以《文物》中所公布的买地券材料为对象,对误释日处加以指正并分析误因。

  • 标签: 文物 买地券 历日 校补
  • 简介:蔺西峰先生和唐养文先生围绕一枚“万通宝”大花钱,曾在《新疆钱币》2009年第2期、2011年第1期及2012年第3期上,先后刊出了《一枚“过年花钱”》、《“过年花钱”是赝品》及《再论“万通宝”花钱》等三篇文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于两位先生主观臆测较多,均未能揭示大花钱的真实面目,从而误导了读者。下面,我对万大花钱谈几点看法,以供两位先生及广大读者参考。

  • 标签: 万历通宝 花钱 2009年 新疆钱币 主观臆测 过年
  • 简介:1955年5月,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盘、蔡侯尊,其上铭文“元年正月辛亥”应该是周庄王元年正月的朔,铭文中的吴王非颇高莫属,铭文中的大孟姬当是蔡桓侯的长女而嫁给颇高者。铭文中的“燮”字是蔡桓侯名字的专用字,很可能是“封”字的异构。

  • 标签: 蔡侯墓 蔡侯盘 蔡侯尊 蔡桓侯 吴王
  • 简介:六十年代中期,笔者在江西省博物馆期间,于南城县郊清理了一座明代晚期的古墓葬,出土了一批青花瓷器。在这批瓷器中,有一件瓷盘出土时被群众砸成碎片。经粘合复原后,发现这件瓷盘的纹饰较为特殊,它为国内所罕见,但却大量出现在国外,因而断定它是一件明代江西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这批资料未能正式发�

  • 标签: 出土明万历 外销青花瓷 明万历外销
  • 简介:漳窑米黄釉瓷器中带有纪年铭文的传世品和出土物比较少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财团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和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分别收藏了一件刻有"大明万乙卯年(万四十三年)""漳州""同安县""东溪乡""陈福成""开元寺"等铭文的瓷雕作品,造型典雅隽秀,线条流畅优美,工艺高超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文献和前人研究,考释瓷雕铭文和相关内容,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生产瓷雕的窑口位于泉州府同安县东门外东溪附近,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东溪一带,地处厦、漳、泉三角开放区的中心位置;陈福成监制瓷雕,并于铭文中体现地缘位置,展现出漳窑生产中浓厚的同业竞争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形态;瓷雕皆为开元寺供养器,为定烧之物,铭文内容丰富了明代瓷器的供养铭文体例。

  • 标签: 明代 漳窑 瓷雕 陈福成 供养器
  • 简介:一、“万寿白塔”的建造及形制“万寿白塔”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西一座城址之内,处于孟克河西岸的台地上。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约240米,夯筑土墙,四角略高,残高2~3.5米。古城内发现很多元代文物,特别是发现有元至正二年(1342年)加封孔子制诏碑,碑阳所记载“宁昌路”的一些达鲁花赤、断事官官员。~①由此可以确定,古城为元代宁昌路古城。而此地在辽代时。

  • 标签: 万寿白塔 蒙文碑刻 都儿令黛庆 林丹汗
  • 简介:从理论上讲,文物所存在的意义不应是一个商榷的问题。而实际上,文物所一直属于上层建筑,是政府的职能序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形势下,文物所的作用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这里,笔者拟借用广告学定位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剖析文物所定位管理,进一步讨论文物所如何适应条件变化更好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定位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上层建筑 定位理论 适应条件
  • 简介:社会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毫无例外地具备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性。因而,博物馆的编目建档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藏品在质与量两个方面的特征。在一般的理解中,藏品的质集中地通过藏品的品名和鉴选分级来加以体现。而藏品的量就表现在藏品的计件统计数字上。然而,这种把

  • 标签: 藏品管理 博物馆藏品 建档工作 成套性 藏品保管 陈列工作
  • 简介:民俗博物馆就是搜集、保管、研究和展览民俗物品的文化事业机构.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民俗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作为这些机构的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中心.

  • 标签: 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文化事业 搜集 展览 信息交流
  • 简介:文物管理所是在整个文物保护体系中最基层的管理机构。它是文物的坚强卫士,文物保护法的忠实宣传者和执行者,在文物战线当中,最得力,最信赖的中坚力量。因为有了这些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的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辛勤劳动,数以万计的文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文物保护 文物调查 文物搜集 宣传职能 教育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