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田野考古的迅猛发展使道教美术的有关证据得以发现,但是否可以把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笼统归为道教美术符号,尚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道教美术在其形成过程中大量汲取了种种非道教文化因素。探寻巫鸿笔下道教仪式与场域、道教美术与宗教符像之间的互动关联,可觅求道教视觉与图像文化的美术传统。

  • 标签: 道教美术 仪式场域 画像崖墓 神像
  • 简介:我国佛教石窟因为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石窟等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人们耳熟能详,而道教石窟则因为规模较小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源于本土宗教的道教石窟具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成就。闻名天下的四川大足石窟群中,道教造像就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 标签: 大足石窟 石窟道教 艺术特色
  • 简介:早期山水画史被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一些错误就是张彦远本人造成的。他不太重视文献考据,有的时候会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真事,而有的时候又不求甚解、粗枝大叶,把一些地图——特别是小型地图——收入他的《历代名画记》,可是这些“图”并不是“画”。不过,关键问题并不在于此,而是隐藏在这些小型地图背后的思想观念却因此失去了它们的原始意义,这对后人理解早期山水画带来很大的干扰。一方面,一些地图被读成山水画,使得后者的出现时间被人为前置;而另一方面,六朝时期道教信仰与实践在山水画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又被严重忽视。

  • 标签: “山水” 《木方丈图》 《方丈图》 小型地图 道教
  • 简介:陈岗龙博士的又一部学术专著《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既是作者近十年来学习和研究蒙古民间文学的一次总结,又是我国第一部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以多层次、多视角探索蒙古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之作。

  • 标签: 民间文学 多视角 边缘 学术专著 作者 比较研究
  • 简介:中国美学以自然为本体,自然即为道,美的最高境界是道,也就是自然;西方美学以神为本体,一直将神看做是美的最后归属.道在中国文化是有与无的统一,它不是言语的对象,中国古代文论认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与此相关,美学重视象,认为美在意象形以及意象的升华--境界,对意象与境界的把握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因此中国美学重视体验的方式.西方美学以神为本体,而神又是通过言来布道的.言与逻辑、分析有必然联系,与之相关,西方美学重视认识,美是认识的对象.这就形成了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

  • 标签: 本体 自然 认识
  • 简介:在绘画中构图是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是一幅佳作的基本框架。在中西方绘画中十分重视对画面的构图研究。本文从中西方绘画的构图特点着手,对中西方绘画构图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找出两种绘画构图形式之间的差异点。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深入探索,为我国绘画构图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中西方绘画 构图 差异 比较
  • 简介:产生在雪域藏族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上千年来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多民族所接受,并各自得到巨大的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的博大、渊深、丰厚与多彩.这种多民族共同发展一部史诗的现象,将为我们在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方面提供好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现就在《格萨尔》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藏蒙《格萨尔》音乐试做一比较研究.一、关于流传系统与音乐形态藏蒙两族在历史上以政治、军事等方面关系密切,特别是通过藏地宗教和文化对蒙区的大量渗透,将这种关系深刻化、永久化.《格萨尔》现象就是这种关系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格萨尔》音乐 藏族 说唱艺术 蒙族 民族音乐 比较研究
  • 简介:徽州民居和晋中民居分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北方官商住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宝库。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以两地民居的柱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两地民居气候条件、人文环境、建筑形制等差异的基础上,从柱础数量、柱础形制、柱础装饰题材和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两地民居艺术特点差异性的根源所在。

  • 标签: 晋中 徽州 民居 艺术特点 比较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危机,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对戏曲演员职业教育的反思是戏曲传承方面的有力探索点。高安采茶戏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赣中地区为轴心传播范围辐射四周,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早期对采茶艺人的教育培养,均为单一社会音乐教育模式的'剧团随团培养',对当代采茶艺人的培养采了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相结合,即'院团合作'模式,该模式培养的艺人,在表演上既具有科班扎实的基本功,又不失传统的采茶韵味。本文选取高安采茶戏为个案,进行纵向对比,对研究整个戏曲的传承、发展都有借鉴作用。

  • 标签: 院团合作 高安采茶戏 演员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
  • 简介:目前在我国,“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是大多数人对歌唱方式的划分形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把参赛者划分为以上三种演唱形式进行分组比赛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真正从事演唱工作或教学的人都知道,其实各种唱法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划分,如歌唱家波切利、莎拉布莱曼,他们演唱的不少作品都是把美声和通俗唱法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的;

  • 标签: 通俗唱法 民族唱法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中央电视台 美声唱法 演唱形式
  • 简介:本文从活动时间、祭场布置、表演人员、演出形式、神树信仰、五方观念、水火崇拜、天马神话等方面,对日本花祭与中国傩堂戏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 标签: 花祭 傩堂戏 相似与差异
  • 简介:舞蹈是创作的艺术,舞蹈是表演的艺术,在一部舞蹈作品中,编导的创作造就了演员的表演,而演员的表演完善了编导的创作,二者在作品中各有光辉,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着各自的规律和特点的两个独立环节。那么,具体在舞蹈作品中,

  • 标签: 舞蹈作品 演员 编导 相互依存 创作 表演
  • 简介:藏戏是我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民族戏曲剧种,有着东方式的三、四面观众的广场演出样式。而西方戏剧指奠基于古希腊、罗马戏剧和中世纪宗教戏剧,逐步走向现代话剧、歌剧、舞剧三种形态分流,而以话剧为基本舞台样式。这样两种戏剧的比较研究,首先要弄清二者在发展渊源上的关系。

  • 标签: 西方戏剧 藏戏 演出样式 现代话剧 民族戏曲 古希腊
  • 简介:2011年中国艺术学升为大学科门类,由5个一级学科构成。但5个一级学科需要有二级学科来建构。然而,目前为止,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如何建立,这是当下应该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一项跨视域研究的比较艺术学,是整体把握世界文化和宏观研究世界不同文化之间艺术的学科,是沟通世界艺术之间交流的桥梁,比较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是艺术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标签: 比较艺术学 二级学科 跨视域
  • 简介:通过比较粤港多元文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环境、宗教对传统节日产品的传承和发展,研究当地人对传统节日、外来节日及生活产品的心理变化。基于传统工艺及新科技手段探索传统节日产品的设计创新方法,提炼出针对多元文化语境地区中国传统节日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探索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手段。跨地域、跨文化的研究能让传统节日文化产品的创新更加深入和层次丰富,能更有效地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 标签: 粤港 传统节日 产品 文化
  • 简介:鞋履是人类出于保护双足的目的而产生的,它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服装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美化的要求和审美的观念亦伴之而生"[1],因此鞋履又兼备了装饰性功能,即美化双脚的作用。在服饰史中,鞋履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无后鞋帮或矮帮无筒的形式,

  • 标签: 中西方 设计 古代 生产力水平 服饰史
  • 简介:序语 作为同属东方戏剧文化而二者又有许多联系和影响的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根据笔者所能接触到的藏戏资料和极为有限的现已失传的古梵剧资料,尝试性地做一初步的比较研究。继而从二者之间有许多亲缘关系而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因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而产生许多巨大区别或相异之处的比较中,进一步探讨藏戏艺术特点和优势的成因。

  • 标签: 藏戏 梵剧 印度 中国 戏剧文化 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