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史上的民间文学运动是一九一八年由北京大学的一群天才学者们发动的。他们包括刘复(1891——1934)、周作人(1885——1967)和顾颉刚(1893——1980)等。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并在北京大学的《日刊》上陆续发表收集到的民歌;至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日刊》更名为《歌谣》周刊,开始在知识分子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一九二三年五月,他

  • 标签: 文学运动 作家文学 中国现代史 顾颉刚 中国文学 九一八
  • 简介:回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异彩纷呈、源远流长的回族民间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回族聚居区,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心理认同、浓郁的宗教情结,反映了回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与兄弟民族之间相互的交融性和变异性。

  • 标签: 回族民间文学 心理认同 民俗风情
  • 简介:三、我与史诗《玛纳斯》的命运机关派我赴新疆两年,从事柯族史诗《玛纳斯》的调查采录工作,不仅是我从事于民间文学事业的大事,也是对我生命的一次严峻考验,虽然未经枪林弹雨,但骑马奔波于帕米尔高原的险山恶水,有几次险遇,至今仍令我心有余悸。比

  • 标签: 《玛纳斯》 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英雄史诗 文化大革命 泰山
  • 简介:民间化图象——台湾民间文学论集》,系台湾学者陈益源的学术专著,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明清时期的台湾民间文学》、《云嘉地区民间文学的采录与研究》等八组专论,并附录《云嘉民间工艺调查》、《娄子匡与中国民俗学》二文,凡17万字。全书架构分明,内容精彩,既有对传统书面文

  • 标签: 《民间文化图象——台湾民间文学论集》 陈益源 中国 民俗研究 学术交流
  • 简介:长江源区游牧文化中的精髓--民间文学,其中尤其是新发现的《格萨尔王传》与艺人,对于研究长江源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人们进一步研究“长江源文化”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提供一个思路。

  • 标签: 长江源 民间文学研究 游牧
  • 简介:<正>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满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它们贯穿于满族的民间文学之中,并伴随着民间文学中民族独特的历史内容,在我国民间艺百花园中大放异彩。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满族民间文学的光辉被遮掩了十年。象祖国一切美好事物经过十年风雨,复苏勃发一样,十年浩劫后的满族民间文学,以崭新的姿态翘首于民间文学界。她的风韵引起人们的注目、欣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几年满族民间文学的大量发掘,可以典型地说明我国民间文学界这一阶段的工作成就。就满族民间文学自身情况来说,

  • 标签: 民间文学 满族 民族 哲学思考 民间文艺 满族形成
  • 简介: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个民族文学的兴起、繁荣和发展中,创造与研究,作品与评论就如同一对孪生子,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与评论对于创作的影响还会更大一些。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在解放前几近空白。虽然也曾出现过若干屈指可数的回族民间文学作品,但人们当时不论从歌谣学的角度去考察它,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运用它,都还没有从回族民间文学特定的含义、功能、作用等等方面去研究,更不消说旗帜鲜明地提倡和介绍了。可以说,对回族民间文学的真正研究始于开国以后,勃兴于三中全会以来。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 民间文学作品 尕豆妹 民间叙事长诗 宴席曲
  • 简介:内容摘要:民间文学作为最能传达广大民众意志,展现乡土风貌的文学样式,是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标志。贾平凹始终站在民间立场,通过书面化的形式来展现民间文学的丰富多样,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具体民间文学样式的吸收与引用上,更潜藏在对抽象性的民间文学思维形式的借鉴中。质言之,贾平凹与民间文学密不可分。

  • 标签: 贾平凹 商州系列 乡土文学 民间文学
  • 简介: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历史心性。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在特定时空关系中以生活性、场景性,通过情节、母题、人物和地点等要素呈现“社会情景”。民间文学历史记忆的功能性源于传承人、受众组成的共同体的生活需要。民间文学包含不同性质的符号,均是有意义的历史记忆中的事件和人物,他们成为人们历史记忆的象征。

  • 标签: 民间文学 功能性 历史记忆
  • 简介:<正>随着民俗学和民间艺学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还有一些新的院校和图书馆相继建立,人们越来越感到这方面资料的缺乏。上海文艺出版社除了开拓新的选题外,还准备将历史上遗留下的有价值的有影响的书籍、期刊重新影印出版,以满足读书界的需要。最近出版的《北平风俗类征》、《俗语考原》、《清嘉录》即属于“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中的三种,此外,即将出版的还有《发须爪》、《图腾艺术史》、《中

  • 标签: 民间文学 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丛书 影印 图书馆
  • 简介:民间文学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深层渗透了人民大众的文化审美意识。正因为如此,她具有很强的魅力。然而,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分析、辨别,人们其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享受和她的美丽,并且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鼓舞,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欣赏。本文根据上述规律,主要论述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中怎样进行作品欣赏的问题。

  • 标签: 文学作品 艺术欣赏 教学 民间 作品欣赏 组成部分
  • 简介:民间文学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建立与发展,其理论建设带有明显的现代性色彩。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反思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甚至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反思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对民间文学的理论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民间文学 现代性 现代性反思 理论建设
  • 简介:<正>只要翻一下近几年的报纸出刊,就会发现一组贯穿于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各界的思考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为什么封建社会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二千年之久?为什么一个曾在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民族近代变得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这样举步维艰?妨碍中华民族前进的阻力在哪里?反思的结果,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射向了一个焦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说它太老,是因它研究的对象是人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思想观念 现代化
  • 简介:摘要: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勤劳民众口头撰写,并在民间广泛传播,以表现勤劳民众生活和思想趣味的口头传播语言文字艺术[1]。它的重要艺术体裁包含了散文体的神话故事、传奇民间故事、民俗寓言和段子等,韵文体的民俗歌曲、小说诗、史诗和谚语,与韵散体紧密结合的民俗说唱、民俗戏剧等。民间文学作品通常围绕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了解社会事物为主题,以展示劳动人民的政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法、审美趣味,及其对社会各类客观事物的评论为重要题材,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重点刻画对象,具有表现社会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 标签: 民间文学 功能 价值
  • 简介:摘要:济公传说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文学,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济公传说的起源,济公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济公传说对当代民间信仰、舞蹈、曲艺、民俗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方式。

  • 标签: 济公传说,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
  • 简介:山西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之一,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繁衍于此,艰辛的劳作,使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孕育了朴拙而智慧的艺术之花,民间文学即先民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从上古神话、民谣及“国风”中,我们可感知民间文学独特的魅力,从中亦可解读出上古时先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及寻求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性格的形成源头.

  • 标签: 山西 神话 上古民谣 《诗经》
  • 简介: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并不以为口头文学为“文学”,致力于将当时的民间口头文学书写为书面文学。至今,仍有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转化的工作。在过去,广大民众不识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民间文学只能在口头创作、口头交流。书面语言普及以后,民间口头文学能否持续下去呢?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范式有什么特点呢?谈论民间文学的范式,应该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上进行。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民间文学 口头语言 民间口头文学 口头交流 文学工作者 书面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