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红叶诗社”在北京香山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军旅诗词研讨会”,对当代军旅诗词的创作发展、语言变化、文化普及和传播影响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认真检讨当代军旅诗词创作的问题,如缺乏精品力作,官兵喜闻乐见者不多,常见标语口号和机械乏味的宣传等等。还发布了针对军营官兵对军旅诗词需求所进行的调研结果,一强调了部队传承学习军旅诗词的困境,认为当代军旅诗词创作,应注重加强人文关怀,既要强调军人姓“军”的社会属性,也要关注军人作为“人”的自然属性,提倡多元化艺术表现,做到直击心灵、润物无声,真正“发兵声、合兵心、抒兵情、壮兵志”。现从中选出六篇,以飨读者。

  • 标签: 声振 人文关怀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艺术表现 诗词
  • 简介:全唐诗中收进了不少后人的诗,有因姓名相同而误收的,有因张冠李戴而误收的,还误收了一些明人伪造的唐人诗集,本文从作伪的时代原因和作伪的手法等方面对明人伪造唐集这一特异的文化现象进行简要的考察。

  • 标签: 特异文化现象 诗坛尊唐风气 伪唐诗
  • 简介:吕进先生:欣悉先生七十初度,不克前来,特代表论坛管理员、版主并《东方诗风》全体编委驰电为贺,祝先生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 标签: 论坛 诗风 东方 自娱 长诗 健康长寿
  • 简介:郭璞殉物、干名的人生实践,与玄学人生观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缘情绮靡、理过其辞两种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糅合的特色;游仙诗自身的诗体特征,与玄言诗风处于某种“似”与“不似”的胶葛之中;玄言诗风之“交”,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郭璞《游仙诗》中的慷慨之气、坎螵之怀与艳逸之采,较早地对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产生了难得的反拨作用。昔人异同,各有侧重,而宗归近似。

  • 标签: 人生实践 艳逸诗风 诗体特征 突破与反拨
  • 作者: 安建华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和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老师拍摄的电影《舞台姐妹》,相信广大读者和观众都非常熟悉。一部《舞台姐妹》走进了千家万户,一曲“社戏”唱遍了大江南北,这两部艺术作品都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喜爱演戏、看戏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热爱戏曲的生动写照。而这两部艺术作品又为何都以浙江农村为故事背景呢?我想除了鲁迅和谢晋都谙熟于家乡的生活之外(鲁迅祖籍为浙江绍兴县,谢晋祖籍为浙江上虞县),更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浙江本身就是我国戏曲大省的原因吧。众所周知,浙江自古就有“戏窝子”之称,是个戏曲文化十分发达的省份,上自宋元南戏,下至越剧的“十姊妹”、“小百花”,全国闻名;中间还有海盐、余姚诸腔,高腔、乱弹各剧种,在全国戏曲历史的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公共领域网民的参与频率加快,参与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有意或者无意的群体性事件爆发,社群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主导力,网络表情符号成为了当下社群文化组织成员抒发情感、体现身份认同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也正是由于社群的不断壮大,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效果及其功能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演变。本文通过在社群文化的背景下探析,网络表情符号娱乐功能仍然占很大比重,社群文化引发群体事件后,衍生出以往所不具有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社群文化 网络表情符号 社会功能
  • 简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新的诗体,词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能够独立为一体,除了词体的形成的确与音乐关系至深以外,与中晚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除了其杰出的音乐才能以外,中晚唐诗歌对其词风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中晚唐代诗歌中浓厚的风情,对女性出色的描写,低徊婉约的风格,在城市背景下的绮丽美艳,这些,都与温庭筠词有着密切的关联。

  • 标签: 中晚唐 诗风 温庭筠 内在特质
  • 简介:众所周知,郭沫若是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不过,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起,郭沫若就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旧体诗词,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他老尚未搁起旧体诗词之笔。在当代旧体诗人中,不仅在数量上无人可以与之匹比,而且在风格上,郭诗豪迈奔放,飘洒清逸,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早在青少年时代,郭沫若就天才地形成他的豪逸诗风。他的早期旧诗风姿洒脱,神情闲逸,磊落不群,轻扬超凡。如在家乡茶溪边偶成之诗里可见端倪——

  • 标签: 旧体诗词 豪迈奔放 逸诗 粉碎“四人帮” 独醒赋 诗格
  • 简介:<正>在我国的东晋时期,玄言诗与门阀政治这两者最为后世所熟知。而玄言诗的出现,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门阀政治的存在以及它的发展演变。在门阀政治的斗争中,文人志士们的心态以及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上就是诗风的"玄言"化。在东晋诗坛上,虽然只有陶渊明和郭璞这两位诗人为人所熟知,但这并不能说明东晋诗坛的荒芜与沉寂。因为实际情况是,存在仅一个世纪左右的东晋,有玄言诗在独领风骚。只不过因为

  • 标签: 玄言诗 文人志士 诗歌创作 东晋时期 文人士大夫 谢氏
  • 简介:泰华小诗以它新奇的体裁形式、独特的语言表达、富有魅力的抒情方式形成湄南河畔的“小诗风尚”,成为继散文、微型小说之后泰华文学的第三大亮点。“小诗磨坊”是泰华小诗的代表,八位诗人的诗作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其别具特色的美学特征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下面我就自己研究所及的“小诗磨坊”诗作的特色求教于万家。

  • 标签: 小诗磨坊 泰华小诗 泰华文学
  • 简介:燕赵诗风,两千多年来总是突出它的正能量.犹如时代的号角,引领着时代的风气之先。振奋着民族的自信心。激发着民族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自强不息。这种激扬蹈厉的诗风真是应该很好总结,鞭辟消沉,激励上进。在中华民族振奋精神为实现伟大复兴梦的今天,更好地发扬燕赵诗风的优良传统.吟咏歌唱真善美,使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 标签: 诗风 艺术特点 内涵 风格 中华民族 奋斗精神
  • 简介: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律诗创作同样如此.诗人辛雨做出了有意尝试.他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追求气势恢宏、大气昂扬的独特风格,浓墨重彩地表现当代知识分子高尚的审美情操、浪漫的理想情怀和昂扬的生命力,充满时代精神,给律诗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 标签: 律诗 昂扬 意境 突破 时代气息
  • 简介:贾至是值得重视的一位唐代诗人,也是曾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朋友之一。杜甫有五首寄赠、唱和诗于贾至,它分别代表了杜甫生活的不同阶段,体现了杜甫在朝与在野时截然不同的两种诗歌风格,由之可以进一步探讨杜甫政治地位与诗风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杜诗。

  • 标签: 杜甫 贾至 赠和 政治地位 诗风
  •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着时代的感召和历史条件的催发,一批内涵丰厚的唐诗研究专著相继涌出,而余恕诚教授的(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8月据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增订出版,以下简称),则是其中一部极具特色的佳构.

  • 标签: 中的理论 人文关怀 余恕诚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