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苏南地区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实际需要,提出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设想,并对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目的与意义、建设原则、内容和标准、建设思路和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社区体育 城市社区 体育健身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长期心理效益与短期心理效益。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健身气功锻炼的133名老年人作为健身气功组,南京市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18所老年公寓及社区部分老年人108名作为普通组,采用身体自尊问卷、整体自尊问卷和主观锻炼体验问卷,测查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果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改善其心境状态。锻炼年限越长、每周锻炼3~4次、每次持续30~60min的“与朋友一起”等集体形式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健心效果较好。结论老年人长期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老年人 健身气功 心理效应
  • 简介:在分析传统表象训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用Laeng等人的"感知-表象"两阶段研究范式,考察在注视、追踪、闭眼三个不同视觉参与程度条件下,被试对不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表象的准确性。被试为40名体育院校学生(男=19,女=20)。实验以自编运动视频为刺激材料,使用眼动仪监控被试的表象过程,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发现:个体对慢速运动的物体表象准确性最高,中速次之,快速最差;在注视、追踪、闭眼条件下,被试对运动物体的表象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闭眼条件下,男性对慢速运动物体的表象准确性高于女性,其他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论:速度是影响运动物体表象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个体对移动物体的表象过程与对静态物体的表象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机制;未发现表象过程与知觉过程存在"功能等价"效应。

  • 标签: 表象 运动表象 视觉参与程度 运动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