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文学意象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最小的形象单位,本文对文学意象的语言层次、结构层次、形象层次、意蕴层次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 标签: 意象 审美构成 意蕴
  • 简介:荒诞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核心范畴,但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与优美、喜剧、悲剧、崇高既有区别又有某种内在联系。在审美义上,荒诞的人在抗争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这样荒诞也具有了尼采所倡导的“悲剧精神”的“超越”精神,而这种超越精神集中体现在加缪笔下的西绪福斯身上。可见。荒诞美学范畴应该和西方的悲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 标签: 悲剧精神 荒诞 西绪福斯 超越
  • 简介:1910年,俄罗斯著名文艺理伦家沃罗夫斯基首先提出审美识形态.上世纪50年代,布罗夫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为审美识形态的理论.他说:"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1]."

  • 标签: 文艺 审美 意识形态 艺术理论
  • 简介: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的特质.要使教学活动产生良好预期效果,高校教师就应有独特的审美追求,努力发现和发掘其审美蕴.教学活动中的审美蕴形态各异,异彩纷呈,表现为直观型、表述型、氛围型等类型特征.

  • 标签: 发掘 教学活动 审美意蕴
  • 简介:中华菜肴命名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形成独特的"表现中华写实精神和体现中华文化意蕴"的命名的方式原则,体现出错落有致、均称协调的音韵美,气韵生动、构造别致的辞藻美和凝练概括、新奇形象的意韵美等审美蕴。

  • 标签: 中华菜肴 命名原则 审美意蕴
  • 简介:沈从文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以为代表的小说,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湘西乡村风俗画卷,具有艺术美典型的形象性特征、强烈的情感性特征和鲜明的独创性特征.

  • 标签: 沈从文 | 小说 美学意义
  • 简介:“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得出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宋词 杨柳意象 审美取向 文化内涵
  • 简介:诺瓦利斯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受普罗提诺"太一说"、德国先验哲学的影响,在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宗教改革及德国封建内部诸侯分裂的历史背景下,诺瓦利斯仿佛是时代的先知,在其诗文中建构的哲学美学思想及政治理想具有超越现实的审美味。其诗文中的超验审美境对现代社会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诺瓦利斯 普罗提诺 “流溢说” “魔化” 超验
  • 简介:汉字之“意象共生”的审美品格使汉字得以以多元化的、富于时代性的视觉形象散发着独有的东方魅力。以汉字“意象共生”审美品格现代语义转换的条件为主题,试图串联起汉字审美品格的发展源流,借以更全面地看待现代汉字视觉设计艺术的发展。

  • 标签: 汉字 意象共生 书画同源 书象
  • 简介:摘要:清代杭州金氏家族一门风雅,金虞、金娃兄弟是金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二人工于诗歌创作,在创作主体、诗歌内容、创作题材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学问化倾向。这并非金氏兄弟二人的独创,恰是清代诗歌创作的普遍价值取向。

  • 标签: 金氏兄弟 诗歌创作 学问化
  • 简介:要不断地提高发展质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价值之美。在理论资源的利用方面,要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差异及特点,要用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洞悉建设进程中活生生的事物的本真状态,不断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性、特点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强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之美和对实践指导的契合之美;不断地增强理论对现实的指导力、渗透力、解释力和效力,彰显理论价值向实践转化的效果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特殊话语里的民族特色。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的时空形式,科学把握它的运行机制和数量关系;回应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时代特色的鲜明、协调与效率之美。

  • 标签: 社会主义 四大特色 发展理念 审美意蕴
  • 简介:我国现代城市园林审美蕴既托生于自然母体山水的生命之韵,依寓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又植根于后现代星座化梦想的复杂语境。使人们体味到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文化对接,与自我存在感应的快适,达致美感性生存之境。

  • 标签: 山水情结 文人梦想 多元共生
  • 简介: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颂诗以其鲜明的主题、令人陶醉的抒情、优美的格律形式和丰富的意象,被认为是其诗作中最重要和最成熟的部分。尤其是意象体现着丰富性、感性美和组合美的审美特征。对这些意象审美特征产生影响的除了浪漫主义思潮、济慈自身对美的追求和其丰富的想象力外,还有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这些前辈伟大诗人。

  • 标签: 济慈 颂诗 意象 前辈诗人
  • 简介: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意象选取纤细精妙,意象组合独具匠心,呈现出变幻多姿与凄迷伤感的审美特质。

  • 标签: 李商隐 诗歌意象 审美特质
  • 简介:鲍鹏山先生曾经以隐喻的方式把庄子比喻成一棵孤独地守望月亮的树。在《庄子》一书中也可发现许多来自大自然却异常畸形的唯庄子独有的"树"意象。不难发现往返于天地之间的庄子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真实的世界中都与"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庄子与其"树"意象的关系这一新的研究角度,为研究庄子的生活环境,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孤高人格以及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庄子的处世哲学等诸方面提供了更好的解剖点。

  • 标签: 隐喻 逍遥 孤独 庄生世界
  • 简介:梦是潜意识的表现,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一种离奇的折光反映。梦意象描写,常常是作家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手段。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其作为一种现象文化纳入文学作嘉,自古至今延绵不绝。唐传奇中亦有一些记录梦境的文本,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着唐代社会生活。研究这些文本,有助于我们多层面地认识唐代社会。从唐梦传奇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其主要体现在科举仕宦梦、姻缘风流梦、诉冤伸屈梦、达思述志梦等方面。

  • 标签: 唐传奇 现象文化 文化内涵
  • 简介:繁复的意象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张爱玲小说中包含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意象,在主题及情节上具有凝聚作品的精神意义、贯穿叙事结构的功能;充满对人物命运、情绪等的象征暗示的意象则以其本体上特异鲜明的特征,带来对特定的人物思想和人物心理一种持久的辐射和穿透功能;而大量涉及到环境景物的意象的使用,从独特的角度积蓄和保存着作品的情绪内涵和审美味.鲜明的感观冲击力和暗淡阴郁的格调是张爱玲意象创造上的个人化特点.

  • 标签: 张爱玲小说 意象 意象化手法 感观印象
  • 简介:“西楼”在唐代诗歌中被诗人们反复使用,实现了从表达实体意义到用以写意抒怀的成功转换,完成了这一意象的生成过程。唐诗中的“西楼”意象,往往跟其他意象如动作意象“登”、自然意象“月”、时间意象“秋”等组合在一起,表达出登临、遣怀、送别、闺怨等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西楼”意象在唐诗中积淀了丰厚的美学意蕴,并为唐以后的韵体文学如宋词、元曲中所继承和发扬,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内蕴丰厚的经典意象

  • 标签: 唐诗 西楼意象 生成 主题意蕴
  • 简介:巴金的早期散文中,“夜”“灯”“梦”三个意象频繁出现,并组成了一个彼此有内在关联的意象群。意象系统有丰富的蕴涵和独特的情感色彩,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就是巴金深沉的矛盾感。意象群折射的情感是作家对社会历史、现实、文化的综合感知,反映了一代觉醒者奋战前行的心理历程.显示出民族灵魂的苦闷、宏阔与深沉。

  • 标签: 巴金 散文 意象
  • 简介:朱光潜正是努力通过自身对中国古典诗论的理解,不仅将克罗齐的“直觉”从一种思辨式的哲学思考引申成为心理学上的关感体验,更是同时化用布洛的“距离说”和立普斯等人的“内模仿论”“移情说”,从美的凝神静观与自由“出入”出发,建构了“中国化”的现代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被朱光潜改造成为凝神静观的艺术审美经验,布洛的“距离说”又构成了理论弥补的关键因子。从审美直觉到审美距离,构成了朱光潜审美经验论的逻辑框架与核心特质,其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化用也给当代的异质性比较诗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 标签: 朱光潜 直觉说 凝神静观 神思 审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