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逢迎拍马成了政治忠诚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等级鲜明的科层制官僚体系,而干部任命制、终身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于上级掌握着对下级干部的录用、晋升与奖惩的权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只是名义上的,这就在苏联直接促成了唯上的官场文化,即只对上负责,并赋以政治忠诚;而对下、对群众可以不负责

  • 标签: 苏联解体 形式主义 民主政治发展 干部任命制 镜鉴 官僚体系
  • 简介:二十年前,苏联解体前后,中共高层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出各种研判和应对。在这个历史重要关口的关键抉择,考验着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智慧,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外交领域的转变,更关乎中国未来的走向。

  • 标签: 苏联解体 中共 关键抉择 政治智慧 领导层 中国
  • 简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巳经成为共识。但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如果宪法的权威没有在全社会得到确立,依法治国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十年动乱”中,连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也未能用宪法维护住自己起码的人格尊严,整个社会处于“无法无天”的状态就可想而知了。改革20多年了,宪法的权威是否已经建立却依然是个问题,我们依然不时听到违宪违法的报道和披露,人民的基本人权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要真正确立宪法的权威,根本出路在于宪政改革。按照学者杜钢建的思路,宪政改革可以归结为八个字:依宪治政,司宪督政。也就是说,中国宪政改革的突破口是行政体制改革。这既符合宪政主义双重人性的预设:对执政者,持性恶的假定,这样才能防止统治者作恶;对民众,持性善的假定,这样才能尊重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尊严,保障他们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也符合中国的现实,权大于法是违宪违法的重要原因。J·布坎南发现,政治活动家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去扩展政府行动的范围和规模,去超越任何可以想像的公共界线。因此,只有政府的或国家的活动范围受到可强制执行的宪法的约束,方可阻止此种过分的扩张。除宪政改革外,加强公民的宪法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面对人权受到的侵犯,大多公民依然处于不想告,不会告,不愿告的状态,这与一个现代国家相去甚远。有人因此建议在大中小学生中全面普及宪法知识,将现行的政治课从小学5年级起直到大学一年级,每年开设宪法课。此举倘能得以实施,相信功莫大焉!

  • 标签: 宪法教育 依法治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依宪治国 依宪治政 宪政主义
  • 简介:陕西麻旦旦“处女卖淫案”曝光以来,不到两年,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不断有”处女卖淫案”爆出,最近,河北又上演了一出“处女卖淫案”丑剧,19岁的姑娘吴小玲遭非法限制人身自由82个小时,警察命令她趴在地上,背上压了一把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人,不断用电

  • 标签: 宪法规定 限制人身自由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教育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公安局
  • 简介:安徽省不断强化公务员初任培训工作,加强履职能力培养,切实增强新录用公务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近期,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联分举行省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宪法宣誓仪式暨公务员先进模范事迹报告会。

  • 标签: 省直机关 宣誓仪式 公务员 安徽省 组织部 宪法
  • 简介: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分析中国政治的新视角。这一新的视角可称为“三层”分析,与时下流行的“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层”分析相对而言。所谓“三层”,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和“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这一划分,也可算作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一人”(one)、“少数”(few)和“多数”(many)三分法的现代版。以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于“皇帝”、“地方官员和大户”与广大小农三者的关系,颇多精辟考虑。柳宗元已认识到,皇帝只有联系和依靠广大小农,才能制止地方大户的离心倾向。但是,由于皇帝本身完全不受农民的“民主监督”,又害怕农民造反,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中央政府 三层分析法 马基雅维利 中国政治 宪法
  • 简介: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明确规定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产生后直当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直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决定从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 标签: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宣誓制度 宪法 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