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冷冻胚胎复苏周期中已冻存的低质量囊胚与高质量卵裂期胚胎的优先移植顺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3677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发育时期、质量及移植胚胎数的不同分为5组:单非优质囊胚组(A组)、单优质囊胚组(B组)、第3日(D3)双优质胚胎组(C组)、D3优+非优质胚胎组(D组)、D3双非优质胚胎组(E组)。每组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3个亚组:<35岁、35~37岁和>37岁。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植入率和多胎率。结果D3双胚胎移植组(C~E组)植入率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A、B组)(P均<0.05),而多胎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单囊胚组(P均<0.01)。C组与A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35岁时,活产率显著升高(P=0.003),35~37岁组及>37岁组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A组相比,患者年龄<35岁组及35~37岁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年龄>37岁时,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P=0.018),活产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A组相比,所有年龄段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降低;当患者年龄<35岁及>37岁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为35~37岁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移植胚胎的种类均是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年龄对活产的影响后,与A组相比,B组(OR=1.311,95% CI=1.083~1.586,P=0.005)、C组(OR=1.322,95% CI=1.092~1.601,P=0.004)、E组(OR=0.616,95% CI=0.468~0.809,P=0.001)对活产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OR=1.139,95% CI=0.914~1.420,P=0.247)对活产的影响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考虑多胎妊娠及活产等因素,冷冻胚胎复苏周期最优的移植顺序可能是单优质囊胚>单非优质囊胚>D3双优质胚胎>D3优+非优质胚胎>D3双非优质胚胎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移植策略 活产 临床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胚胎培养试剂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患者资料,按照胚胎培养试剂不同,分为Vitrolife组和Cook组,比较符合入选标准的470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与Cook组比较,Vitrolife组原核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发育到3-细胞和8-细胞时间更快[tPNa:(7.12±2.71) h比(7.40±2.61) h,tPNf:(23.83±4.33) h比(24.21±4.74) h,t3:(35.75±6.03) h比(36.64±6.16)h,t4:(38.30±6.25)h比(38.92±6.06)h, t5:(47.59±7.85)h比(49.01±7.86)h, t6:(50.77±7.17) h比(52.12±6.99) h,t7:(53.05±6.31) h比(54.33±6.37) h,t8:(55.35±6.89) h比(56.31±6.4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周期s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细胞周期同步性比较中,cc2 [(9.71±4.60) h比(10.33±4.2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ok组具有更长的细胞周期,细胞发育时间间隔t5-t4 [(10.60±5.65) h比(11.20±5.90) h]、t8-t4 [(18.45±5.76) h比(19.28±5.1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t2、t4-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胚胎培养试剂胚胎发育潜能比较显示,Cook组胚胎利用率(59.9%)、第3日(D3)优质胚胎率(65.4%)高于Vitrolife组(63.9%,P=0.017;69.5%,P=0.011);两组种植率、胚胎种植率、囊胚种植率、受精率、卵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活产男女比例、胚胎妊娠率、囊胚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各中心应根据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中心的胚胎培养试剂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制定符合最佳胚胎培养试剂选择标准,提高本中心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

  • 标签: 延时成像 胚胎培养试剂 胚胎发育潜能 时间动力学 临床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发展至今已在辅助生殖领域广泛应用,研究者们也不断地在优化该技术以期得到更好的应用。从最初只能检测有限数目的染色体检查逐渐优化为全基因组筛查技术,胚胎检测方法也由侵入性向非侵入性的方法开始转变,生殖中心对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结局均有报道。通过对比不同中心的研究结果,我们了解到不同诊断技术、检测技术还有新近出现的改良技术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结合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过程,对目前临床应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胚胎植入前筛查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全基因组筛查 优生
  • 简介:摘要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迅猛发展,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目前胚胎种植成功率仍较低,且有研究证实50%~75%的妊娠失败源于胚胎植入的异常。胚胎植入是正常妊娠建立的一个关键环节,胚胎-子宫内膜双向通讯受损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证实细胞外囊泡作为新的细胞间通讯方式,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携带药物作为不孕症的治疗方式。本文就细胞外囊泡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对胚胎-子宫串扰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作一论述,以期为不孕症、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胚胎植入 子宫内膜 细胞外囊泡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中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时可以检出一定比例的嵌合型胚胎。嵌合型胚胎移植后有机会获得健康活产,但相比于整倍体胚胎,其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且其妊娠风险及子代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近年来嵌合型胚胎的临床处理备受关注。本文从嵌合型胚胎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对PGT后嵌合型胚胎的移植价值进行阐述。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嵌合型胚胎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胚胎卵裂球损伤对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科行FET患者资料,按移植胚胎卵裂球是否完整分为2组:A组(移植的2枚胚胎卵裂球均完整),共809例;B组(移植胚胎中2枚均有卵裂球损伤),共6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A组和B组在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胚胎着床率(35.3%)要显著高于B组(25.8%,P=0.033);A组的胎儿出生率(29.9%)也显著高于B组(20.3%,P=0.026);A组和B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质量、身高、低体质量儿出生率、早产率、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周期胚胎卵裂球损伤会降低胚胎的发育潜能,影响着床率和出生率,但对子代出生情况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卵裂期胚 子代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因"突发上腹痛2d"入院。查肝脏增强CT提示肝右叶可见类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9.1 cm×7.6 cm,并可见大小约2.6 cm×2.0 cm壁结节,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肿瘤标志物无阳性发现。行开腹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术后予表阿霉素+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RT)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数增长、获卵方案完善及实验室技术提高,均使助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剩余胚胎。其中多数剩余胚胎长期不用,冻存在生殖中心造成资源浪费,且其管理与处置面临着一系列法律及伦理挑战。本文就剩余冻存胚胎现状问题做一总结,并结合我中心临床经验对其处置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

  • 标签: 剩余胚胎 胚胎冷冻 胚胎处置 伦理法律
  • 简介:摘要形态学评估是人类体外受精胚胎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在受精之前的卵母细胞阶段、受精后的原核期阶段、胚胎分裂后的卵裂期阶段以及囊胚期阶段对胚胎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质量进行分级,选择发育潜能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或者冷冻。胚胎形态学评估虽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且缺乏动态连续观察等缺点,但是其对胚胎无损伤、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的优点使其在胚胎实验室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人类胚胎形态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形态学评估 卵母细胞 原核 卵裂期 囊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辅助生殖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卵子没有出现双原核但有2个极体,称为零原核,这可能是由于原核出现提前或者延后而导致未能在特定的原核观察时间点进行受精情况判断。由于目前零原核来源胚胎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困惑与争议,大部分中心往往选择废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胚胎浪费,从而降低卵子的利用率。近年来,零原核来源胚胎越来越受到辅助生殖技术专家们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零原核来源胚胎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遗传属性、发育潜能、临床结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零原核来源胚胎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发育 胚胎移植 零原核胚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单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囊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胚胎移植策略,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降低多胎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采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组(A组) 、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组(B组)、冻融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组(C组)、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组(D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和多胎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A组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的发生率[4.8% (110/2283)]高于C组[1.0% (6/614), P<0.001]和D组[2.1% (16/762), P<0.001]。B组的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3.8% (42/1116)]高于C组(P<0.001)。移植2枚胚胎组的多胎率[A组23.4% (535/2283)和C组20.8% (128/614)]显著高于移植1枚囊胚组[B组1.4% (16/1116)和D组0.9% (7/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的临床妊娠率[68.7% (767/1116)]和活产率[59.6% (665/1116)]均高于A组[63.5% (1449/2283), P=0.003; 54.8% (1250/2283), P=0.008]、C组[60.1% (369/614), P<0.001;51.6% (317/614),P=0.001]和D组[62.7% (478/762),P=0.007;52.8% (402/762),P=0.003],而A组、C组和D组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为参照,进行哑变量分析,A组(aOR=0.86,95% CI=0.74~0.99,P=0.044)、C组(aOR=0.76,95% CI=0.62~0.93,P=0.008)及D组(aOR=0.79,95% CI=0.65~0.95,P=0.013)的活产率均低于B组。结论对于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控制OHSS的基础上,首选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多胎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囊胚 胚胎 多胎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周期94个和ICSI周期551个,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女方年龄、获卵数、平均每个卵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Gn/卵)、囊胚分级,以及不同性别染色体携带者与胚胎染色体嵌合的关系。结果PGT-SR周期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嵌合体胚胎与年龄和精子浓度有关(P=0.01,P=0.04),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95% CI=1.34~8.66,P=0.01)、精子浓度(OR=0.41,95% CI=0.17~0.96,P=0.04)和不同性别的染色体易位携带(OR=2.21,95% CI=1.04~4.70,P=0.04)是胚胎嵌合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GT-SR患者体外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现象可能与女方年龄、精子浓度和相互易位患者性别有关,为选择性移植嵌合胚胎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嵌合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高龄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发育时间和移植胚胎数分为第3日(day 3,D3)单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组),D3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双优组)和单囊胚移植组(单囊胚组)。其中新鲜周期单优组301个周期、双优组253个周期、单囊胚组12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单优组84个周期、双优组136个周期、单囊胚组396个周期;全胚冷冻首次FET单优组69个周期、单囊胚组161个周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新鲜和FET周期单优组、双优组、单囊胚组及首次FET周期单优组与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结果各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鲜周期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妊娠率[46.18%(139/301)]、持续妊娠率[40.86%(123/301)]、多胎妊娠率[0%(0/139)]显著低于双优组[58.89%(149/253),P<0.001;52.17%(132/253),P<0.001;30.20%(45/149),P<0.001],种植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FET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6 7),但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62.88%(249/396),P<0.001;63.89%(253/396),P<0.001;55.30%(219/396),P<0.001],多胎妊娠率[0%(0/27)]则显著低于双优组[20.37%(11/54),P=0.013]。首次FET单优组的持续妊娠率[27.54%(19/69)]显著低于新鲜周期单优组[40.86%(123/301),P=0.040],首次FET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3.35%(102/161)]、种植率[63.98%(103/161)]显著高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50.39%(64/127),P=0.027;51.97%(66/127),P=0.040]。结论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能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新鲜周期移植D3单优质卵裂胚可获得与D5单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而FET周期移植单囊胚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拮抗剂方案 单囊胚移植 单卵裂胚移植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至2021年间收治的5例UESL,进行病理学观察,并通过病历系统收集临床资料。结果5例UESL患者年龄0.5~15岁,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男女比2∶3,其中原发于右肝3例,左肝1例,两叶均有1例,均无远处转移。肿瘤影像学及大体观为巨大囊实性肿物,镜下由黏液样基质及未分化间质细胞组成,可见多形性瘤巨细胞及特征性的嗜酸性小体。5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现均存活:1例患者单纯手术后获得91个月以上的无病生存;2例术后复发,复发后行手术切除+化疗或单纯化疗,现分别无瘤存活35个月、带瘤存活16个月;2例术后进行化疗或化疗+放疗,现分别存活49、31个月未复发。结论UESL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具有特征性病理形态。根治性切除是UESL治疗的关键,术后应及时进行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肝肿瘤 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婚姻质量与个体健康有密切联系,影响女性辅助生殖治疗效果,是不少夫妻终止辅助生殖治疗的重要原因。随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发展和成熟,未来辅助生殖技术势必有更广泛的适应人群。PGT包含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遗传学检测两个主要的治疗过程,适应证除了传统不孕夫妇外还包括不少遗传病高风险夫妇,这意味着PGT女性婚姻质量相比不孕女性或IVF女性更加复杂。本文首先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婚姻质量的研究方法,接着在归纳IVF女性婚姻质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适应证提出PGT女性婚姻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最后就国内婚姻质量的研究现况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为日后更深入地开展PGT女性婚姻质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受精,体外 婚姻质量 女性 不孕症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是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胚胎内ROS来源于细胞自身各种代谢过程,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其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胚胎内的ROS水平。生理含量的ROS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转导,但过量的ROS会引起胚胎内线粒体损伤、DNA损伤、脂质过氧化甚至细胞凋亡,进而导致胚胎发育阻滞。本文旨在综述ROS对植入前胚胎发育的双重作用及氧化应激损伤胚胎后挽救方案的研究进展,以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氧化应激对植入前胚胎发育的影响,及选择恰当的挽救方案避免氧化应激影响植入前胚胎发育。

  • 标签: 氧化应激 活性氧 植入前胚胎发育 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