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RI技术观察人类和猕猴颞上回负责听觉信息加工区域的结构连接的相似和差异,探讨两个物种结构连接模式的同源,为跨物种比较和替代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公开的脑影像数据集,人类被试22例和猕猴被试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预处理后的人类数据提取6个感兴趣区域与18个目标区域,猕猴数据提取1个感兴趣区域与18个目标区域,计算连接强度并构建连接指纹,利用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分析连接模式的相似与差异性,最后用排列置换测试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人类颞上回(area 38m)和猕猴颞上回前侧的连接指纹的相似度值最高(cosine=0.966),并且area 38m右侧的结构连接模式与猕猴颞上回前侧的连接模式更为相似。两个区域均与情景记忆相关的鼻周皮层,奖赏、情绪和运动相关的腹侧纹状体以及记忆和学习相关的海马区有较强的连接,与认知和运动相关的顶叶岛盖连接较弱。结论人类颞上回(area 38m)具有和猕猴颞上回前侧相似的结构连接模式,可能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这一发现为构建人类和猕猴跨物种比较框架提供了理论支持。

  • 标签: 颞上回 同源 连接模式 磁共振成像 人类 猕猴
  • 简介:摘要目的从敏感和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hvKP表型株,对比探讨其临床感染特征的分布和同源。方法回顾收集2014至201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感染标本所分离的敏感和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共158株,通过黏液拉丝试验(string test,ST)初筛hvKP感染情况,共筛选到65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岁。构成比分析其临床感染相关信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对筛选出的hvKP进行种属鉴定及建立新数据库,利用分析软件对所有符合实验条件的菌株进行生物树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获得蛋白水平的同源。结果根据ST试验,158株肺炎克雷伯菌株中,65例患者共筛选到hvKP 65株,其中62株为全敏感菌株,3株为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入院主要疾病诊断集中在肝胆疾病、脑病及肝脓肿;人群基础病主要为糖尿病与高血压。聚类分析将hvKP在距离水平线550处分为3群;主成分分析发现部分菌株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中占比最大的Kc群主要与肝胆管疾病有关。Ka群主要与手术后感染有关。结论hvKP具有高侵袭力,临床感染表现多样,感染病患多为免疫力低下老年患者。MALDI-TOF MS质谱快速同源分析对hvKP感染快速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时间飞行质谱 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绍兴地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同源。方法收集2017年绍兴地区某综合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菌株的耐药性,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差异。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自血液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FGE试验进行同源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率为40.60%(95株),自血液样本中分离到24株。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9、9.686、18.586、18.586、17.295、4.446和5.440,P<0.05)。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的为β内酰胺类的blaZ基因(100.00%),其次为erm(C)(74.58%),每株菌最少检出1种耐药基因,最多检出8种。24株血培养细菌PFGE共分为16个型别,无优势基因型。结论绍兴地区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SSA,血流感染分离菌株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表现为较高的耐药遗传多样同源较为分散。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耐药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地区蜱类所携带的病原体多样及其基因同源。方法2020年4—11月,采用布旗法收集舟山海岛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病例居住地周围环境中的游离蜱,采用畜体检查法采集家畜身上的寄生蜱。蜱样本提取RNA或DNA进行荧光RT-PCR检测,以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立克次体、查菲埃里克体、新型布尼亚病毒、汉坦病毒、汉城病毒、沃尔巴克体、山羊无形体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初筛。扩增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分析,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蜱样本99只,其中游离蜱样本39只,寄生蜱样本60只。在蜱样本中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立克次体、沃尔巴克体和山羊无形体核酸阳性。此次检出的沃尔巴克体与日本报道的沃尔巴克体(AB025965)同源为98.70%;立克次体与中国云南立克次体03(KY433580)、日本立克次体LA16同源为99.83%;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有2个进化分支:一个进化分支与安徽桐城(MK045683)及韩国济州岛(GU064903)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同源为100.00%,另一个进化分支与安徽金寨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MK045694)同源为99.70%。结论舟山海岛地区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山羊无形体和日本立克次体的自然疫源地,暴露居民存在感染风险。

  • 标签: 蜱媒病原体 核酸检测 基因序列比对 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病原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同源与基因组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8年神经危重症感染患者中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同源鉴定的非多重耐药性KP病原菌共5株(编号P20、P39、P66、P90、P91),其中P90和P91为相同克隆株,P66、P90、P91为同一流行克隆系,P20、P39与其他菌株无同源关系,进行二代+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应用多种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基因组学分析,了解菌株间基因组基本信息、染色体、质粒分布情况,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差异,基因家族聚类特征,并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注册分析的(2013年至2016年)国内、外18株KP菌株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菌株间进化亲缘性关系。结果P20、P39、P66、P90、P91全基因组大小分别为5 469 543 bp、5 480 332 bp、5 768 352 bp、5 745 666 bp、5 722 999 bp;GC含量分别为57.07%(1 559 929+1 561 432)/5 469 543、57.27%(1 566 970+1 571 424)/5 480 322、56.96%(1 640 438+1 645 432)/5 768 352、56.88%(1 634 285+1 634 038)/5 745 666、56.95%(1 627 360+1 631 781)/5 722 999。与P20参考菌株进行比对,P39、P66、P90、P91的SNP总数量分别为32 682、34 226、34 292、34 375,基因编码区序列总突变比率分别为87.18%(28 491/32 682)、86.71%(29 679/34 226)、85.26%(29 238/34 292)、86.22%(29 638/34 375),非同义突变占一定优势,比率分别为44.57%(14 566/32 682)、44.01%(15 063/34 226)、48.01%(16 465/34 292)、48.75%(16 758/34 375),同义突变分别为42.61%(13 925/32 682)、42.70%(14 616/34 226)、37.25%(12 773/34 292)、37.47%(12 880/34 375)。P90与P91均有6个特有基因家族,P66有4个特有基因家族。同一流行克隆系P66、P90、P99在系统发育树同一进化分支上,相同克隆株P90、P99在同一子分支上,无同源关系的P20、P39分别在不同的进化分支上。系统发育树进化分支上P20、P39、P66、P90、P91与NCBI网站提交的法国KP52-145菌株、中国台湾ED23菌株进化等级关系较近。结论神经危重症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病原菌具有相同克隆株间特有基因家族数目一致,同一流行克隆系间特有基因家族数目和SNP总数量有较小变化,且在系统发育树同一进化分支上的特点。无同源菌株的特有基因家族数目和SNP总数量有较大变化,且在系统发育树不同进化分支上。

  • 标签: 神经危重症 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基因组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特有基因家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同源分析的能力。方法26株CREC为2018年从来自全国9个省、市(湖南、吉林、浙江、福建、上海、安徽、重庆、云南、河南)的样本中分离,FTIR检测菌株在900~1 200 cm-1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使用欧式距离和平均连接聚类方法进行多变量分析;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单核苷酸多态(SNP)。结果FTIR将26株CREC分为14个红外光谱(IR)型,且相同IR型的菌株均属于同一序列(ST)型。相比WGS对CREC的聚类分析,FTIR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为92.3%(24/26)。结论FTIR对CREC同源的区分能力具有较高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大肠杆菌 卡巴配能类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序列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的溶血性、耐药性及同源。方法对13株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进行回顾研究。经质谱仪再鉴定后观察菌株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特性,测定菌株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溶血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溶血素基因和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质谱技术进行同源分析;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明确鉴定的13株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溶血,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促进溶血作用。13株菌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携带mecA基因、cfr基因和ermC基因的菌株数分别为12、7和7。质谱仪聚类分析可将13株菌分为3个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将其分为6个分子型别。结论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不同菌株的溶血作用存在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促进其溶血作用。尽管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但都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抗药性,细菌 序列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反复发作期假丝酵母菌的核型同源,了解假丝酵母菌菌株随临床进展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次确诊的RVVC患者10例,收集其确诊RVVC时及在本院治疗后再发时的阴道分泌物,分离纯化并鉴定假丝酵母菌菌株,采用基因组DNA限制内切酶分析方法(使用限制内切酶BssHⅡ)联合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分离自同一患者菌株的核型,同时检测临床分离的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敏感性。结果(1)10例RVVC患者首诊及复发时分离的20株菌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其染色体DNA经内切酶BssHⅡ酶切后电泳图谱极其相似,来自同一患者的前后(首诊及复发时)分离菌株的电泳条带完全一致。(2)1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复发时,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对除制霉菌素外的其他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普遍下降,制霉菌素(首诊和复发:100%敏感、100%敏感)>克霉唑(首诊和复发:100%敏感、90%敏感)>氟康唑(首诊和复发:80%敏感、70%敏感)>伊曲康唑(首诊和复发:60%敏感、50%敏感)>咪康唑(首诊和复发:30%敏感、20%敏感)。结论(1)阴道内同一定植菌株的潜伏可能是RVVC反复发作的原因。(2)抗真菌药物对真菌存在选择诱导耐药作用,同时真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RVVC患者反复发作时重复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正确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 标签: 念珠菌病,外阴阴道 复发 序列同源性 抗药性,真菌 电泳,凝胶,脉冲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同源同源物1(Six1)基因甲基化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组),检测两组Six1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情况,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Six1基因甲基化的差异。对比乳腺癌患者中Six1基因未甲基化与甲基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Six1基因未甲基化率及mRNA表达情况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1937、MCF-7、Hs 578T及Bcap-37乳腺癌细胞中Six1基因为未甲基化状态。乳腺癌组Karnofsky评分<70分、低分化、肿瘤最大径≥ 5 cm、淋巴结转移数目≥ 9个、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 + Ⅳ期患者Six1基因未甲基化率显著高于Karnofsky评分≥ 70分、高、中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淋巴结转移数目<9个、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85.7%(18/21)比58.0%(40/69)、92.6%(25/27)比62.3%(33/53)、90.0%(27/30)比62.0%(31/50)、92.9%(26/28)比61.5%(32/52)、100.0%(14/14)比66.7%(44/66)、90.5%(38/42)比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x1基因未甲基化患者生命质量显著低于Six1基因甲基化患者(P<0.05)。结论Six1基因在乳腺癌中为低甲基化状态,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同源框同源物1 甲基化 病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EZH2 mRNA水平差异;根据EZH2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5.59),将368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184例)和低表达组(184例),Kaplan-Meier法分析EZH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OS)的关系;采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临床分期、TNM分期、性别及EZH2 mRNA表达水平与OS间关系。通过KM-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别分析EZH2 mRNA表达水平与全部876例胃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HER2阴性患者OS的关系。运用GSEA软件对TCGA数据库中TCGA-STAD集合中的肿瘤样本(375例)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计算富集评分(ES)、校正后的归一化的富集评分(NES)、名义P值(NOM p-val)、校正多重假设检验(FDR q-val),根据FDR q-val<0.25筛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KEGG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375例胃癌组织中EZH2 mRNA低表达171例,高表达204例;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ZH2 mRNA均为低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位EZH2 mRNA表达水平为1.73,肿瘤组织中位EZH2 mRNA表达水平为5.59,胃癌组织中EZH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25,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EZH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3,P=0.2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EZH2 mRNA高表达患者比低表达患者具有更长的OS时间(HR=0.623,P=0.008),单因素Cox分析发现EZH2 mRNA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0.666,P=0.024);在KM-plotter数据库中,EZH2 mRNA高表达患者(632例)比低表达患者(244例)具有更长的OS时间(HR=0.75,P=0.002),在HER2阳性患者中(344例),EZH2 mRNA高表达患者OS时间更短(HR=1.31,P=0.042),而在HER2阴性患者中(532例),EZH2 mRNA低表达患者OS时间更短(HR=0.57,P<0.05);GSEA富集发现EZH2 mRNA与多种肿瘤相关通路及细胞的合成代谢通路相关。结论EZH2 mRNA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或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胃肿瘤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沉默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对同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通路的作用。方法将Bmi-1小干扰RNA(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序列转入PC-3细胞,设为Si-Bmi-1组和Si-NC组,稳定转染Bmi-1 siRNA序列的细胞用PTEN抑制剂胰岛素模拟物Bpv干预,设为Si-Bmi-1-Bpv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腋窝皮下接种法测细胞成瘤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TEN、pAkt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两两样本的差异。结果Si-Bmi-1组(0.315±0.030、0.480±0.050、0.659±0.085)和Si-Bmi-1-Bpv组(0.364±0.025、0.702±0.063、0.986±0.091) MTT实验24、48、72 h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的(0.401±0.035、0.871±0.071、1.135±0.097)和Si-NC组的(0.398±0.031、0.859±0.067、1.107±0.092,t=24.196,P<0.01;t=95.326,P<0.01;t=72.10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Bmi-1组和Si-Bmi-1-Bpv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2.37±4.25)%、(55.84±5.27)%,均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64.08±4.91)%、(63.75±5.12)%,对照组:t=10.919,P<0.01;t=2.558,P<0.05,Si-NC组:t=10.545,P<0.01;t=2.40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Bmi-1组和Si-Bmi-1-Bpv组裸鼠腋窝皮下瘤块重量分别为(0.70±0.17)、(1.45±0.18) g,均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2.35±0.28)、(2.16±0.22) g,对照组:t=15.929,P<0.01;t=8.550,P<0.01,Si-NC组:t=16.606,P<0.01;t=7.899,P<0.01]。Si-Bmi-1组和Si-Bmi-1-Bpv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1.84±0.09、1.06±0.08)高于对照组和Si-NC组(0.16±0.04、0.14±0.04,对照组:t=22.103,P<0.01;t=17.254,P<0.01,Si-NC组:t=22.356,P<0.01;t=6.980,P<0.01),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0.18±0.04、0.35±0.05)]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1.25±0.08、1.20±0.08,对照组:t=20.532,P<0.01;t=15.380,P<0.01,Si-NC组:t=17.192,P<0.01;t=9.025,P<0.01);Si-Bmi-1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i-Bmi-1-Bpv组(t=11.370,P<0.01),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Bmi-1-Bpv组(t=8.21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沉默Bmi-1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通过上调PTEN,下调pAkt水平发挥调控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尚威 高莉 何融泉 黄志广 周华富 孔晋亮 杨林杰 黄素宁 甘廷庆 莫伟嘉 莫俊贤 陈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南宁 53001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宁 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南宁 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工人医院胸心外科,南宁 543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源盒A(homebox A,HOXA)家族基因在肺鳞癌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OXA家族基因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3对肺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量,并整合其他多种技术分析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评价HOXA家族基因在1 214例肺鳞癌和1 139例非癌肺样本中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通过Cox比例风险分析计算风险率(HR)评价HOXA家族各基因表达对肺鳞癌患者总体生存的影响。使用Pearson检验分析测序数据中HOXA家族基因在肺鳞癌中的甲基化程度与表达值的相关。结果HOXA9、HOXA10、HOXA7、HOXA1和HOXA13在肺鳞癌中显著高表达(SMD=1.14、0.41、0.61、1.72、1.03);HOXA5在肺鳞癌中显著低表达(SMD=-1.21)。HOXA家族中高表达基因的预后模型具有显著的预后分层价值(HR=1.41,P<0.05)。HOXA家族基因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值与甲基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0,P<0.05)。结论HOXA家族基因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受异常甲基化的调控。HOXA家族联合预后模型有望应用于肺鳞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

  • 标签: 肺鳞癌 基因芯片 预后 甲基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基因系尾型同源盒基因(CDX2)在腺膀胱炎及其癌化中对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腺膀胱炎患者37例,通过CDX2处理,分析MAPK/ERK和JAK2/STAT3两条信号通路对CDX2在腺膀胱炎的调控及癌化作用。结果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CDX2处理72 h后,侵袭穿膜细胞数和迁移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处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CDX2处理72 h后,P-STAT3和P-ERK蛋白明显低于处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CDX2处理72 h后,STAT3、ERK1和ERK2 mRNA转录水平均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K/ERK和JAK2/STAT3两条信号通路存在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反转录。而且通过CDX2有效作用,能够激活MAPK/ERK和JAK2/STAT3两条信号通路,抑制腺膀胱炎的发生以及癌化。

  • 标签: 膀胱炎 基因, 同源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结合超声评分体系及鼠类肉瘤滤过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检测提高术前精准筛选伴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高侵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5例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及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MC患者。分析术前超声表征(有无钙化、肿瘤边界的清晰度、肿瘤位置、肿瘤与甲状腺被膜之间的关联)并予以评分,同时结合术前穿刺标本BRAF突变检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超声评分体系、术前BRAF基因检测、以及结合两种方法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筛选模型,并根据三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对高侵袭PTMC的术前筛选价值。结果术前超声评分体系及术前穿刺标本BRAF检测均能作为高侵袭PTMC的独立预测因子,超声评分体系在≥2.5分作为临界点,其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7.3%。术前穿刺标本的BRAF突变检测也可以提高侵袭PTMC确诊率,其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77.8%。两种方法的联合诊断模型:Logit(P)=1.523×超声评分+2.555×BRAF突变结果(1突变,0未突变)-5.189。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730,选取截断值0.48。诊断效能92.5%,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7.3%。结论超声评分体系以及细针穿刺标本的BRAF基因突变检测对高侵袭PTMC均有提高部分术前筛选价值,结合两者能提高诊断效能,为进一步指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超声 术前筛选
  • 简介:摘要同源重组修复是高度保真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方式。同源重组修复基因检测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遗传风险评估、治疗决策、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涉及适用人群、样本选择、样本处理要求、变异解读与报告等诸多环节。为指导和规范前列腺癌同源重组修复基因检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国家病理质控中心联合制定本共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