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7例胰腺癌行“隔离式胰肠吻”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均顺利行隔离式胰肠吻,其中胰管内引流5例,胰管外引流2例;术后生化瘘4例(外引流1例)、B级胰瘘2例(外引流1例)、C级胰瘘1例,B级胰瘘经过充分腹腔引流及冲洗引流后好转,C级胰瘘患者术后第11天因腹腔出血接受二次手术治疗。2例胰管外引流病例支撑管分别在术后1和1.5个月拔除。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本研究显示“隔离式胰肠吻”式胰肠吻合技术操作相对安全简单,可以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时的补救手术,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胰肠吻合方式来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海氏三角途径腹腔镜下"窥视睾丸"(指在腹股沟管内环口附近的高位睾丸)降固定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行经海氏三角途径腹腔镜睾丸降固定手术的"窥视睾丸"患儿56例的临床资料。年龄6个月至13岁,位年龄1岁10个月;右侧37例,左侧19例。对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复查患侧睾丸体积、患侧/健侧睾丸体积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患儿均完成手术,睾丸均顺利降并固定于阴囊。手术时间为(45.23±0.38)min,中出血量约2~4 ml。56例患儿术后复查睾丸均正常生长发育,查体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无回缩,未见切口感染、腹股沟疝或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2个月复查患侧睾丸体积为(0.48±0.08)ml与术前(0.30±0.0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患侧/健侧睾丸体积比为0.71±0.06与术前0.58±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经海氏三角途径腹腔镜下睾丸降固定是治疗"窥视睾丸"的重要手术方式,具有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隐睾 海氏三角 腹腔镜 窥视睾丸
  • 简介:摘要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充后者。《本草图经》所《千金翼方》早于今传元大德本《千金翼方》,据前者可以校正后者的错误。孙思邈《千金月令》已佚,朝鲜《医方类聚》收录该书的部分内容,后人据此对该书有所辑佚。《本草图经》所《千金月令》可用于校正《千金月令》辑佚本的错误,并补其未备。

  • 标签: 苏颂 《本草图经》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千金月令》
  • 简介:摘要《本草图经》在本草学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其成书于宋初,所载宋以前的医籍内容未经宋臣校改,保存了较早文献原貌。国内外学者以对其本草学与本草图考证、学术价值研究为主,关于其中亡佚医籍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通过《本草图经》以“××方”或“某某方”命名者进行梳理,初步统计出今已亡佚的方书约46种。以韦宙《独行方》、刘禹锡《传信方》、《天宝单方图》(《天宝单行方》)举例示之,发现《本草图经》记载的亡佚方书资料丰富,线索明晰,对于相关方书的研究与辑佚具有进一步发掘空间。

  • 标签: 《本草图经》 苏颂 亡佚方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高层建筑的数量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加,作为能够提升高层建筑利用效率的技术之一,高速曳电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行程以及速度的提高,电梯振动情况加剧,这给电梯乘坐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带来了无法被忽视的影响,因此,对高速曳电梯所具有的振动特性加以研究,成为了现阶段有关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所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高速曳引电梯 机械系统 振动特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式电梯是高层建设中常用的电梯形式,具有安全、稳定的应用优势,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梯构造较为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轮槽磨损现象,在磨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干扰整个电梯系统安全使用。为此,文章在分析曳式电梯的基础上,结合曳式电梯轮槽磨损现象,就如何优化曳式电梯轮槽磨损进行策略分析,旨在为曳式电梯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支持。

  • 标签: 曳引式电梯 轮槽 磨损 检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IOUS)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2例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28~68岁;胶质瘤WHO分级Ⅰ级13例、Ⅱ级22例、Ⅲ级21例、Ⅳ级6例。62例患者均行肿瘤开颅显微切除,根据是否应用IOUS分为两组:应用IOUS者31例纳入观察组,未应用IOUS者31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比观察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IOUS声像图表现;对暴露肿瘤时间、手术时间、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第5天患者脑水肿程度等围期指标观察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依据卡氏评分(KP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位置、级别,肿瘤中心至硬脑膜的垂直距离,术前患者脑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KP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暴露肿瘤时间(23.1±3.7)min短于对照组的(37.3±4.3)min,肿瘤切除程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3个月KPS(78.32±4.32)分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KPS(74.22±2.38)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7.4±17.8)min和(194.8±15.8)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IOUS回声均较脑组织回声高,但前者边缘规整、内部较均匀并可见钙化的强回声,而后者边缘为模糊的的混合回声影、内部呈不均匀回声或无回声的坏死囊变区。结论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IOUS声像图表现不同。IOUS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开颅显微手术,具有实时定位准确的优点,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轻术后脑水肿,保护及改善术后神经功能。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术中超声 大脑功能区 神经外科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7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载文属性和被情况,以探讨我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2014—2017年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所有文献信息,通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获得上述文献于2014—2018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用的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载文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各年度发文被率、篇均被频次、单篇论文被情况、作者被情况、被引作者的地区和高产机构分布、主要引用期刊等。结果2014—2017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主要19个栏目共载文929篇,各年度分别为253(27.23%)、231(24.87%)、224(24.11%)、221(23.79%)篇;总发页面为3 564页,篇均页面3.45页;共刊载28个重点号专题。总被频次为3 861次,其中篇均被4.16次,零被引论文占比为17.33%(161篇);单篇论文最高被频次为49次。论著、方法学介绍等栏目有较好的引文产出,基金项目支持与论文被无关联。重点号专题的被率(93.67%)和被频次[M(P25,P75)为3(1,6)]均大于自由来稿的被率(80.42%;χ2=16.08,P<0.001)和被频次[M(P25,P75)为2(1,6);Z=2.56,P=0.010]。共有15位作者被频次>25次,有15篇文章被频次>20次。768篇被引论文共涉及213个单位,其中总被频次超过50次的有12家单位。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8年,共281种期刊引用了我刊发表的论文,引用50次以上有12种。结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载文质量较高,在我国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已具有较强影响力。编辑部应适时调整栏目设置,加强重点号选题策划及优秀论文的组稿和宣传力度,减少零被引论文的数量,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影响力。

  • 标签: 预防医学 期刊 统计学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右旗确诊的7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特点,为包头市疫情特点分析提供具体资料。方法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血常规、肺CT、诊断分型、治疗方法、潜伏期、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系统分析病例特点。结果7例患者来自于2个家庭,由1例来自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直接或间接传播,呈现出典型家庭聚集性。结论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加速了病毒传播,是此次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部分密切接触者不易被感染,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无症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提拉式缝合在特殊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发生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110例,行宫颈提拉式缝合治疗。观察纳入患者中止血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并随访至产后42 d。结果宫颈提拉式缝合11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血浆输入量为(111.39±17.44)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428.65±26.08)ml,出血量为(754.22±36.65)ml,止血时间为(17.82±3.60)min;、术后监测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无子宫切除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133.26±13.04)ml。术后予以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无盆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产褥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佳,体温正常,产后42 d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复旧好,子宫切口未见异常回声,妇科检查宫颈外形正常。结论应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宫颈管顽固性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易出现并发症。

  • 标签: 宫颈提拉式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宫颈管顽固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细针穿刺(intraoperative fine-needle aspiration,IFNA)组织进行洗脱液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在甲状旁腺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54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20~83岁。纳入病例均采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伴自体移植的手术方式,中行IFNA洗脱液PTH检测,同时相对应组织送常规病理检查。通过SPSS及R软件对IFNA洗脱液PTH检测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2例无症状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未出现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等严重并发症。中共检测了231份组织,根据IFNA洗脱液检测识别为甲状旁腺者为216份,阴性结果为15份;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确定为甲状旁腺组织的有217份,非旁腺组织有14份。IFNA洗脱液PTH检测识别甲状旁腺组织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9.5%。结论IFNA洗脱液PTH测定快速、简单、准确、高效,有助于者识别甲状旁腺组织。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细针穿刺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唤醒直接电刺激在运动区胶质瘤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位于运动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8例;肿瘤位于辅助运动区或运动前区23例,中央叶9例,从辅助运动区或运动前区侵袭到中央叶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唤醒技术,神经导航和(或)超声定位病变位置,直接电刺激定位皮质和皮质下重要功能区,按照功能边界切除胶质瘤。患者术后均行神经功能和肿瘤切除程度的评估。结果34例患者,有24例中直接皮质电刺激后出现运动反应,13例有异常感觉,10例定位出语言相关皮质。皮质下电刺激有24例出现运动反应,1例有异常感觉,8例语言紊乱。共有30例(88.2%)肿瘤切除达到功能边界,另外4例(11.8%)皮质下电刺激未发现功能纤维,均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34例患者术后48 h内复查头颅MRI显示,肿瘤全切除22例(64.7%),次全切除9例(26.5%),部分切除3例(8.8%)。3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3.6±8.6)个月(11.3~39.3个月),其中29例(85.3%)术后早期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发生晚期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者3例(8.8%),其中轻度1例、中度1例、重度1例(2.9%)。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的16例患者,术后3个月有13例神经功能好转,2例维持在术前状态,1例为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唤醒状态下直接电刺激定位和持续监测运动区皮质和皮质下白质纤维,可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运动区胶质瘤,其远期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术后生命质量提高。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运动区 辅助运动区 锥体束 直接电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中药物用量、术后恢复质量和术后慢性疼痛(postoperative chronic pain, CPSP)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5例。L组麻醉诱导时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后予利多卡因1.5 m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拔管前停药;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进入PACU、入PACU 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术后24 h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 QoR-4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CPSP发生率及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 LANSS评分)>12分发生率。结果L组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C组(P<0.05)。L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入PACU 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LANSS评分>12分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总住院时间长于C组(P<0.05);术后24 h QoR-40量表的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及总评分高于C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诱导负荷量1.0 mg/kg,持续1.5 mg·kg-1·h-1)减少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麻醉药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同时降低CPSP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术后慢性疼痛 术后恢复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定位方法在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HPT)诊治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怀疑EHPT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增强CT、中局部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IOLVPTH)测定结果。结果EHPT发生率为16.6%(34例),切除异位病灶36枚。异位于前上纵隔、甲状腺内、咽后、颈动脉鞘、椎前、心包内的构成比分别为44.1%(15例)、29.4%(10例)、11.8%(4例)、5.9%(2例)、5.9%(2例)、2.9%(1例)。EHPT定位检查灵敏度分别为:增强CT 86.1%(31枚/36枚)、99mTc-MIBI显像66.7%(24枚/36枚)、颈部超声55.6%(20枚/36枚)、IOLVPTH测定61.8%(21枚/34枚)。增强CT定位深部异位病灶如纵隔、咽后、椎前灵敏度均达100.0%,IOLVPTH测定对甲状腺内异位病灶定位灵敏度100.0%。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EHPT病灶定位灵敏度为77.8%。结论增强CT对EHPT定位诊断灵敏度较好。术前影像学检查和IOLVPTH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EHPT的定位诊断。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血液回收(IBS)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50例;年龄27~64岁[(44.6±8.3)岁]。损伤节段:T11~L1 30例,T10~L1 45例,T11~L2 30例,L1~L3 6例。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7例应用ANH进行血液保护(A组),37例应用IBS进行血液保护(B组),37例应用ANH联合IBS进行血液保护(C组)。记录A组和C组放血前(T0)、放血后10 min(T1)、自体血回输前(T2)、回输血结束后30 min(T3)4个时相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组于麻醉诱导后10 min(T0)、手术开始前(T1)、自体血回输前(T2)及回输血结束30 min后(T3)记录检测相同指标。比较三组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及输注率、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输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T0时,三组MAP、CV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A、C组MAP较B组降低(P<0.05);T2时,三组CVP较T0时降低(P<0.05)。T1和T2时,A、C组Hb、Hct较B组降低(P<0.05);T2和T3时,三组Hb、Hct较T0时降低(P<0.05)。T2和T3时,三组PT、AAPT较T0时延长(P<0.05),尚在正常范围内;T3时,A、C组PT、APTT低于B组(P<0.05)。三组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5.4±226.8)ml ∶(1 037.8±270.1)ml ∶(1 003.5±198.7)ml](P>0.05)。C组红细胞输注量为(275.0±95.7)ml,显著低于A组[(450.0±119.5)ml]和B组[(487.5±127.5)ml](P<0.05);三组红细胞输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7/37) ∶22%(8/37) ∶11%(4/37)](P>0.05);三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233.3±60.6)ml ∶(282.9±81.0)ml ∶(216.7±76.4)ml]及输注率[14%(5/77) ∶19%(7/37) ∶8%(3/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感染发生率[5%(2/37) ∶8%(3/37) ∶8%(3/37)]及住院时间[(10.9±2.7)d ∶(12.0±3.1)d ∶(11.0±2.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而言,ANH联合IBS可以减少异体输血需求,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脊柱骨折 血液稀释 血液回收
  • 简介:摘要全球2%~4%的青少年罹患脊柱侧弯,其中进展严重的患者需接受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此类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失血失液量多,因此优化液体管理策略,以避免液体超负荷或容量不足对发育阶段青少年重要器官的损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此类手术液体管理策略尚无定论。文章围绕青少年脊柱侧弯后路矫形的输液及输血策略,包括容量监测指标、补液方式、液体种类、血液保护、输血指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此类手术液体管理进一步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弯 矫形外科手术 术中液体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