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低体温所造成的风险和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手术患者40例,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组,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手术中进行同步的体温检测并作以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中保温组发生低体温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寒战的发生率也大幅度降低,从统计学方面而言,这种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预防低体温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寒战的概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为肝尾状叶切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肝脏标本,对紧贴尾状叶的肝、肝左、肝右静脉段进行解剖和形态观测.结果紧贴尾状叶的肝、肝左、肝右静脉从下至上距尾状叶脏面的距离越来越小,从下至上彼此的间距亦越来越小;肝、肝左、肝右静脉不在同一平面52例(86.7%).结论在尾状叶切除,先找到肝静脉末端之后,才能更容易寻找肝、肝左、肝右静脉.

  • 标签: 肝尾状叶切除术 肝静脉 解剖学
  • 简介: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在临床抢救病人或人体解剖学专业灌注尸体常用。不宜损伤胸廓内血管、胸膜、肺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前区注射点在左侧第4或第5肋间间隙,距胸骨左缘旁开0.5-1.0cm处沿肋骨上缘刺入左心室腔。剑突下区点位于剑突左侧肋弓下1.0cm处,针尖朝心底方向,穿刺针与腹前壁成45℃角,刺入左或右心室腔内。本文就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脏 心室腔 注射术 胸壁
  • 简介:本文从眼的解剖学观点出发,对白内障针拨套出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手术似欠佳.特敬告基层眼科医生注意把握,以免给病人带来痛苦.

  • 标签: 解剖学 白内障 针拨套出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经腹腔以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方法收治56例上尿路结石病例,包括32例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切开取石,24例经腹腔手术人路切开取石。两种手术人路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并且两组均予以留置双J管。结果56例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问、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术后进行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随访12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经腹腔手术入路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均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住院费用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24/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0/2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和加速其功能恢复,且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TVM)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应症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观察其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6例TVM均获成功,手术所需平均时间为96±48min,出血量平均为138±71.6ml,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1.45±3.7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0±1.36d。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子宫肌瘤。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TVM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子宫肌瘤剔除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剔除术 适应症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胃穿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的104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于50分钟的课堂教学。《人体解剖学》是当前大、中专医药院校学生必需学习而且须学好的一门学科,该门学科不仅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的基础,也是各门临床学科的基础,对该门学科理解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其它各门后续学科的学习,乃至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能否学好该门学科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标签: 解剖教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基础学科 临床工作能力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 简介:在解剖课目标教学实践,注重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摸清生情,科学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读、记、看、思、练等基本能力,乃是解剖学教师运用目标教学手段,开展医学基础课程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几年解剖目标教学以来,我们在社区医学中坚持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交流如下:1导读、培养阅读能力

  • 标签: 中的学生 学生能力 教学中的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脑膜动脉的关联性。方法对3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脑膜动脉的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脑膜动脉解剖定位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脑膜动脉解剖定位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动脉。

  • 标签: 脑膜中动脉 解剖定位 应用
  • 简介:目标教学,要使95%的学生都达到过去只有少数尖子生才能达到的好成绩,其中课后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的任课老师却因此要耗费大量的休息时间,付出艰辛的劳动.

  • 标签: 目标教学 课后补救
  • 简介:在现代的教学过程,老师对学生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医学专业,更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本文将通过中等职业院校解剖学教学的德育教学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解剖学 中职教育 德育渗透
  • 简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仅依靠挂图、幻灯片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难以想象人体的三维结构,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高交互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解剖学教学。目前,大部分解剖学教师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虽操作简单易懂、设计灵活、使用方便,可以随时对课件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但是课件表现形式死板、单调,尤其反映不出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体现不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我教研室采用PowerPoint与3DSMAX相结合的方式制作解剖学课件,实现了人体三维结构和人体动态生理过程的虚拟。

  • 标签: 人体解剖学教学 课件内容 PowerPoint 虚拟 计算机多媒体 生理过程
  • 简介:近年来,语域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好的翻译应该实现译文的语域与原文的语域对等。那么,语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使用语言总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发生于一定的交际情景里。自然地,为了迎合不同情景和因此产生的不同的交际目的的需要,语篇——语言的使用(parole),便会出现许多变体,

  • 标签: 翻译 医学 交际 语言
  • 简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要提高和改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而且要求注重研究学生心理特点,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这就要求在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挖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另外,针对医学课程的特点,渗透医学伦理道、医风医德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人体解剖学教学 情感因素 学生心理特点 非智力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