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各国社区矫正模式多种多样。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自试点以来,也涌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地方模式。社区矫正“1+X”模式包含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立法、社区矫正经费来源等五个子模式,“1+X”模式具有机构精简、人员构成合理、经费节俭、运作经济、立法适势等特点。

  • 标签: 刑罚执行 社区矫正 “1+X”模式 帮扶
  • 简介: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不可否认,劳动教养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确实存在着正当性和合法性的问题,其内在的矛盾已经严重威胁到劳动教养的生存基础。同时,在劳动教养执行模式上也存在着过于单一化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劳动教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者储槐植教授认为:“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其存在的合理性与运作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劳动教养运行中的基本矛盾并非惩罚与教育矫治之间的矛盾,而是教育挽救的目的与实现方法的目的性、外在的强制形式与内在功能之间的矛盾。”

  • 标签: 劳动教养制度 社区矫正 劳教人员 执行方式
  • 简介:对未成年犯进行有效矫正并预防再犯罪,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同时警示其他未成年人,无疑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中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未成年犯的服刑矫正过程切入,以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浙江省女子监狱以及浙江省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犯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未成年犯的矫正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论与未成年犯的身心特点,构建了未成年犯个案矫正模式及其针对性的矫正项目.具体包括再犯预防教育、生涯规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技能训练、心理矫治、家庭治疗第一

  • 标签: 未成年犯 矫正质量 再犯预防 个案矫正模式
  • 简介:刑事矫正论陈兴良在一个社会里,犯罪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有犯罪现象,就有犯罪人。因此,对于犯罪人的态度就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刑罚学中,刑事矫正具有重要地位。刑事矫正的思想来源于刑事实证学派。刑事古典学派中无论是报应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不存在对犯罪人...

  • 标签: 犯罪人 大学出版社 刑事实证学派 监狱改革 监狱制度 人民公安
  • 简介:社区矫正突出了社区在刑罚领域的地位和矫正工作的实际,仅将罪犯作为矫正对象的概念是狭义的;我国目前的矫正措施基本上是合理的;我国必须设立专门的矫正机构;将人格作为矫正的客体意味着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认识.

  • 标签: 社区矫正 罪犯 刑罚 个人与社会 中国 客体
  • 简介:在我国,社区矫正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的舶来制度,公众认同是其存续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心理基础,同时也是社会资源和力量充分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然而,受重刑和报应传统思想拒斥、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制度设计不健全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公众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普遍偏低。由此导致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严重不足,使其异化为公权力主导的“司法矫正”,从而背离了社区矫正的内在价值和制度初衷。社区矫正公众认同的实现有赖于:引导和改造公众意识,培育现代刑法观念;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公众社会安全感。

  • 标签: 社区矫正 公众认同 公众意识 社区建设 风险评估
  • 简介:社区矫正起源于英美,它集中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目前在许多国家中,适用社区矫正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监禁人数。中国在前几年尝试行刑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开始移植“社区矫正”制度试点工作。最近正准备在城乡全面推广。浙江省作为流动人口众多、市场经济相对较发达的省份,在倡导“法治浙江”进程中,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社区矫正”的体制,对创建和谐社会,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标签: 社区矫正 法治浙江 和谐社会 枫桥经验
  • 简介:拍摄各种光滑客体表面上的汗液手印,一直是刑事摄影的老大难问题之一。数字摄影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数码偏角摄影加后期影像矫正是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数码摄影 汗液手印 影像矫正 偏角摄影 数码照相机
  • 简介:2007年8月25—26日,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学研究中心与天津市监狱管理局共同主办"监狱文化与矫正工作论坛"在津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志冰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与闭幕式,天津市监狱郭炜监狱长代表论坛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与闭幕词。在开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科研

  • 标签: 监狱管理 监狱史 天津市 服刑人员 矫正教育 论坛
  • 简介:<正>德国刑法上的“保安处分”制度,更为确切完整的提法应该是“矫正保安措施“(MaBregelnderBesserungundSicherung),因为这种措施旨在预防行为人继续实施危险行为和妨碍公众安全。矫正保安措施不汉存在于联邦德国,在奥地利和瑞士等国的刑法上也有。

  • 标签: 保安措施 德国刑法 保安性 刑罚 刑法典 行为人
  • 简介:赋予检察机关社区矫正监督权,对社区矫正开展执行监督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监所检察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体现。检察机关应针对当前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完善配套工作机制等方式加大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力度。

  • 标签: 社区矫正 法律监督 监所检察
  • 简介: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我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犯罪,是一个与和谐社会最不和谐的音符;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伴随着社会建设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犯罪分子的处罚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并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互相呼应,互相映衬。刑罚制度的先进、文明,直接作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和教育、改造罪犯的形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推行几十年了。200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5年初司法部下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我省是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为了配合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做好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广东省司法厅和广东省法学会于2006年4月27-28日共同举办“社区矫正工作理论研讨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 社会状态 和谐 社会主义国家 试点范围
  • 简介:我国借鉴世界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引进并积极试点、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社区矫正立法提到议事日程,目前《社区矫正法》已进入立法的最后冲刺阶段。《社区矫正法》中应当明确社区矫正的基本属性是刑罚执行、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是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中应当配备警察、社区矫正中各相关机构的职责和任务,需要建立省级以上财政统一保障为主的财政体制和权责利相一致的队伍职业保障机制。

  • 标签: 社区矫正 法制建设 重点难点问题 对策建议
  • 简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行,但是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无论理论还是实务的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法律疑问自然很多。学界和实务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加快社区矫正立法的呼吁,尤其是实务工作者,对通过法律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矫正范围、工作程序、法律依据等期待尤甚。本文以社区矫正实务为视角,试图通过阐释社区矫正实践中的法律障碍,提出社区矫正立法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立法 法律规定 工作程序 法律依据 法律障碍
  • 简介:我国正在尝试一种国内从无先例的司法改革——对5种适用非监禁刑罚的罪犯实施社区矫正,让他们规范地在社区服刑。这项司法改革旨在改变“刑罚就是关押”、“犯罪改造是监狱的责任”等传统观念,彰显着现代刑罚先进理念。司法部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充分体现了立法本意的人道主义原则。此举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心灵 劳动 试验 社区矫正工作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化行刑理念的社区矫正制度。

  • 标签: 社区矫正 监禁矫正 行刑
  • 简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进行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随着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试行,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社区服刑人数不断增长。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中应将适用范围严格限制在法律规定的"五种人"范围之内,并对社区矫正前社会调查作出详细规定,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统一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

  • 标签: 社区矫正 立法 适用范围 执行主体 工作程序
  • 简介: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司法体制改革 监禁矫正 刑罚执行 社会志愿者 民间组织
  • 简介:缺乏契合农业面源污染的自然一社会特性的制度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失灵的根源。矫正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失灵的出路在于构建契合农业面源污染自然一社会特性的规制制度,强化规则的适应性、可操作性与可监督性。

  • 标签: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 规制失灵 矫正失灵
  • 简介:贪污、贿赂犯罪都与权力有关:行贿、受贿如果没有权力作媒介是不会成立的,行贿者必向有权者行贿,受贿者必是有权者。贪污罪的主体正是那些有权支配别人所需要的资源的国家公务人员。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当国家公务人员的“需要”形成欲望和动机后,在外界信息刺激的诱因影响下,就会转化为犯罪行为。

  • 标签: 犯罪心理 职务犯罪 国家公务人员 矫正 预防 行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