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符合加入WTO对我国法制的要求,以及与TRIPS协议的规定相一致,我国《商标》修正案于2001年10月27日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适用。这次《商标》的修改,主要依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对WTO成员国的要求,结合我国商标执法司法实践,就我国原《商标》中的有关规定过于原

  • 标签: 《商标法》 TRIPS协议 商标法制 商标执法 修正案 生效
  • 简介:为提高日本经济竞争力和地区经济活力,妥善保护地域商标,日本将修订《商标》,以便将地域名称和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的注册申请,可使团体商标申清更快获得注册。该修订草案已于2005年3月15日获得日本内矧会议通过。修订的内容包括如下:(1)关于以地域名称和商品名称构成的商标(带地名的商标)注册申清,如申请前已被他人使用,

  • 标签: 《商标法》 修订草案 日本 商品名称 注册申请 经济竞争力
  • 简介:<正>我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普及法律常识、加强法制教育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了解法律意识的社会渗透方式,对于我国迅速有效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评价观点和审视态度的总称。它是社会意识

  • 标签: 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渗透模式 理论与实践 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过程
  • 简介:一般来说,商标具有识别商品及服务的来源,保证商品及服务的品质以及广告宣传三项功能。商标商标进行保护所追求的结果是,通过抑制商标权侵害从而实现商标正确识别商品及服务的来源。这样的话,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看到了商标就能够识别其来源(识别商品及服务的来源功能)。与此同时,对于经营者来说,

  • 标签: 商标法 保护 利益 广告宣传 服务 商品
  • 简介:“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法制不代表实现了法治。公务员是否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对于我国的良法能否实现善治,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应明显高于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体系。只有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法律学习与政治学习相结合,权力受制约与维护权力相结合等方式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提升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公务员 法律意识 法治 依法行政
  • 简介:为了完善中国商标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并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修改后的商标于12月1日生效。10天之后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002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实施条例》,新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 标签: 商标法 中国 商标保护制度 商标专用权 自然人 注册商标
  • 简介:商标权的权利限制在我国现行商标中没有规定,这一现象与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形成鲜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2条列举了5种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从而使专利权人的权利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著作权法在理论上有“作品的合理使用”,立法上在《中华人民共...

  • 标签: 平行进口 商标法 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所有人 注册商标 权利限制
  • 简介: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的决定》和《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它标志着我国商标制建设日趋完善,以服务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向国际商标接轨的趋势。

  • 标签: 法制建设 商标注册 服务商标 假冒商标 欺骗手段 商品分类表
  • 简介:吉林省梅河口市是一个人口62万,以农业生产和商贸为主的县级城市。几年来,我们梅河口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队伍不断壮大,由1987年建庭初的2人增加到1991年的4人,今年配备8人,其中审判人员5名,书记员2名,法警1名。8名干警均具有法学专科以上学历,平...

  • 标签: 行政审判庭 公民法律意识 行政诉讼法 依法治国 行政案件 诉讼案件
  • 简介: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法”无疑是一个关键词。新环保法长出了“牙齿”,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食品安全法修订案伸长了“双手”,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再也不能逍遥法外;立法法修正案出台,为法律生产的源头正本清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正如新闻发言人所言,“法律应该说是一个最热门的词了”。然而,法治建设是一个多维的、系统的工程,由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要素共同构成。思想意识往往决定行动趋向,法律意识在这些环节中至关重要,可谓是法治建设的基石。

  • 标签: 公民法律意识 法治建设 食品安全法 “零容忍” 第三方平台 新闻发言人
  • 简介: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核心。法治理念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引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想认识的总称。法治理念源于法律意识.又高于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是树立法治理念的根基。因此。要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

  • 标签: 法律意识 法治理念 法律现象 社会意识 法律心理 法律信仰
  • 简介: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出发,其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缺失是一个主要原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关注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缺失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对策 现状
  • 简介: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的商标,中美两国存在着重大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我国在商标领域更好地开拓美国市场,使我国的商标在美国获得及时、有效的保护。笔者有幸与美国知识产权专家DavidJRichter在该方面进行了交流,本文仅就美国关于商标所有权(theowner.shipoftrademark)、注册权(therighttoregister)及使用权Oberighttouse)作一介绍.并与我国商标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一、如何获得商标所有权在美国,要想获得商标所有权有两种方式,第一,最先在产品或服务中使用该商标。即,谁最先使用了该商标,谁就享有该商标所有权。而且,这种使用必须

  • 标签: 商标所有权 商标法 商标注册人 使用者 商标使用人 商标使用权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3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3年8月30日(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

  • 标签: 工商行政管理 侵权人 在先权利 注册申请 初步审定 侵权行为
  • 简介:售后混淆是商标防范的一种新型混淆形态,指消费者不会对商品的来源发生混淆,但是在消费者购买之后,旁观者或一般社会公众在看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上与商标权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时会发生的混淆。目前售后混淆规则中旁观者的范围过于宽泛。在适用售后混淆规则时,应当对售后混淆所针对的旁观者进行进一步界定,归纳出那些确实极有可能造成相关消费者混淆,并对商标权人权益构成损害的行为,将之纳入售后混淆规则的调整范围。因售后混淆而导致商标权人商品稀缺、高贵或上层的形象受到损害,属于商标淡化的问题,不属于商标混淆的问题,与售后混淆毫无关系。

  • 标签: 混淆 售后混淆 消费者 商标侵权
  • 简介:2006年3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外交会议在新加坡落下帷幕。该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商标条约》。并决定将这一新条约命名为《商标新加坡条约》。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和简化商标申请的行政程序,以适应过去10年间电信领域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 标签: 《商标法条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行政程序 商标申请 技术发展 电信领域
  • 简介:民间文学艺术表达(ExpressionsofFolklore)的法律保护问题,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广泛讨论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来,伴随着对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讨论,这一问题再度成为理论与立法关注的热点。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大会设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迄今为止,

  • 标签: 民间文学 艺术表达 商标法 法律保护 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
  • 简介:我国公民赵燕在美国被其警察殴打致伤,美国国务院对赵燕“受到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明显虐待感到遗憾”。国土安全部也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深表歉意。现诉讼仍在进行中。

  • 标签: 公民 法律意识 法律秩序 民权 法治精神 中国
  • 简介:结构与功能是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关键论题。结构诠释与功能分析分别侧重从静态与动态,内在与外在等角度全面呈现法律意识形态的整体面貌与品性。在系统论视野中,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决定其本质特性,而法律意识形态的功能则展现其运行规律。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由法律知识、法律价值与法律策略三要素构成,三要素之间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关系状态。法律意识形态的功能旨在探讨法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于其自身和外在环境所具有的意义,包括内在与外在、积极与消极两个层次与方面。

  • 标签: 法律意识形态 结构 功能 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