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个传授法术的道团,它的戒律必是实用的,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化的,《女青鬼律》的戒律就是这样的,从中我们可以推理出戒律设置背后的原因、动机和五斗米道初期的特点、传法内容,即以道为父母,以道民为种民,以合气为成仙之法,其规则制度实际是严密的,而非空疏的。

  • 标签: 《女青鬼律》 戒律 五斗米道 规则制度 伦理化 法术
  • 简介: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具有支撑与引领的作用,而且在早期的佛教信仰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过去对佛足迹崇拜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印度佛足迹石崇拜的渊源与特色等问题不甚明晰。通过分析《大唐西域记》关于佛足迹石的记载,对印度佛足迹石的尺寸、图纹、崇拜方式及神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佛足迹崇拜从印度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向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梳理。

  • 标签: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佛足迹 印度佛教
  • 简介:煌莫高窟共490余窟,只有列285号的西魏大统四、五年禅窟的壁画,绘著象头人身的誐尼沙(Ganesa),位于大自在天的下面。窟这样的像从来只出现一次,以后便消失了。闻说榆林窟亦有一幅,惜未获睹。誐尼沙在印度教的神话里,地位甚高,他是代表智慧和学问之神(godofwisdom),又是淫婆(Siva)与婆罗和底(Pāravatī)的儿子,从古事纪(Purānas)时代以来即受到崇高的歌颂。何以敦煌石窟只有一见?我在膽拜该窟之后,这个问题一直回旋在脑海中,久未解决。

  • 标签: 敦煌石窟 莫高窟 榆林窟 印度教 西魏 壁画
  • 简介:本文浅述了自晚清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对西北这一地区所贯彻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措施。从民族迁移、民族同化、整顿吏治和经济开化四个角度来实践安置工作,加大了对西北经济和人文社会的推动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结论:左宗棠的民本思想对当前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左宗棠 陕甘安抚措施 民本思想
  • 简介: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快餐食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清真餐饮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民族品牌。本文在对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牛肉拉面 行业发展现状 研究对策
  • 简介:道教贵身重生,作为生命象征符号的"水"自始至终得到道教的尊崇。从饮水成仙到符水治病,再到各种仪式水的运用,道教以水洁净身心、超度亡魂、表征神圣空间,水的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生命道教热爱生命、济世度人的特点。本文从水作为生命符号的意义和水在道教仪式的象征性两方面展开,揭示道教传统"水"的独特价值。

  • 标签: 生命符号 仪式象征 道教传统 水元素
  • 简介: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文本解读为依据,从人物形象、主题和情节的角度,讨论了早期神仙传记《列仙传》、《神仙传》"升仙故事"与古代信仰、巫术和仪式的关系。作者认为,这类"升仙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形象、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皆来自于古代巫师作为人-神中介的特殊职业及其在巫术活动的具体行为;同时,"升仙故事"在表达人-仙交流和演变的主题时,以系统性的天象、物质和动物作为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的运用也可以直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信仰和巫术并表现在古代神话的原型之中;另外,早期神仙传记的"升仙情节"的具体场景、死亡-成仙观念、特性化的情感和气氛等因素也受到了中国古代信仰和相关的巫术-仪式的重要影响。

  • 标签: 神话-原型批评 神仙传记 原始信仰 巫术 仪式
  • 简介:组织边界问题作为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关系到组织活动的效率及组织成长。从人类学的族群认同理论出发,结合当今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组织边界的讨论,将组织看作族群来展开研究,不仅能够对组织边界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而且能够丰富组织边界研究的理论,从而弥补人类学在组织边界研究领域的缺失。

  • 标签: 族群 组织边界 认同边界 人类学
  • 简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其正式成员国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巴林6国,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GDP占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GDP总额的近60%,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33.2%。海合会国家是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我国从海合会国家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多年维持在三成以上。

  • 标签: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经贸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进口总量 海合会 海湾地区
  • 简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国与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对于推动民众相识相知,促进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阿拉伯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阿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推动阿战略合作关系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在阿拉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文化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

  • 标签: 文化交流 阿拉伯国家 战略合作关系 伊斯兰文化 双边关系 合作伙伴
  • 简介:彝族毕摩文献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精神信仰、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其中,"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的内容除贯穿于有关天地万物构成及社会生活的描述中外,还有专门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篇章,并附有"付拖图"和"鲁素图",有学者称为"五生十成图"和"十生五成图",蕴含了数理文化和彝族先民对世界构成的认识,在用于某些择吉及预测语境下有孝道的意味。而且,"付拖图"和"鲁素图"与河图、洛书有同质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易学文化增添了新材料。

  • 标签: 彝族 毕摩文献 付拖 鲁素
  • 简介: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8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举行。中央统战部副巡视员裴飚,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昌明,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民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明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明生法师、心澄法师、宗性法师、静波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潯、宏度法师、怡藏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杭州市 交流会 宗性法师 党组副书记 副秘书长
  • 简介:2018年11月1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8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开幕。中央统战部副巡视员裴飚,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昌明,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民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明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明生法师、心澄法师、宗性法师、静波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宏度法师、怡藏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主持。光泉副秘书长,张仲灿副书记,钟昌明副主任,演觉副会长先后致辞。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杭州市 交流会 党组副书记 宗性法师 副秘书长
  • 简介:成都文殊院志工团和其他寺院的义丁组织有些不同。其分门别类下设很多小组,除常规功能性团体,如斋堂服务、后勤服务、传媒服务等之外,还有以歌舞形式传播佛法的“菩提艺术团”,为大众排忧解难的“烦恼咨询室”,引导游客、对寺院进行讲解的“菩提花语讲解组”等等模式新奇、功能各异的志工小组。

  • 标签: 组织 成都 能量 温暖 朴素 后勤服务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高雄清真寺外籍穆斯林群体在台湾的多元发展,特别是在宗教文化差异与融合上进行探讨。台湾是一个多元宗教与文化融合的社会,1989年台湾开放聘雇外籍劳工,其中尤以印尼外籍劳工占大多数,其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使得台湾伊斯兰教文化逐渐多元化,此一现象及特点成为台湾独特的伊斯兰教文化。本研究透过考察高雄清真寺后发现,台籍和外籍的穆斯林群体之间的互动与文化结合,不因地域或文化的差异而产生距离,反而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而缩短了彼此距离,进而更快地增进双方的融合及适应。期盼解读及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及过程,能提供学界一份对台湾伊斯兰教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伊斯兰教在台湾社会的发展。

  • 标签: 伊斯兰教 高雄清真寺 穆斯林 多元宗教文化
  • 简介:2018年4月10日至16日.学诚会长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先后赴墨尔本、阿德莱德、悉尼、卧龙岗、首都堪培托等地参访交流。期间,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赵建总领事、驻悉尼总领馆领导会见了学诚会长一行。

  • 标签: 澳大利亚 交流 中国佛教代表团 佛教法 侧记 责任
  • 简介:2018年3月30日在云南临沧召开的佛协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委员、学者们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和学术成果交流.围绕南传佛教地区寺院管理经验交流、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对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等目标意义深远,特综述其中要点,以飨读者.

  • 标签: 观点综述 佛教工作 委员会 理事会 学者 佛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