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论证差别原则中不平等的正当性,约翰·罗尔斯和布莱恩·巴里进行了帕累托论证。G.A.柯亨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对这一辩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质疑。他提出帕累托不可比选项,揭露其帕累托论证的内在逻辑矛盾,并指出该论证的两难困境,以期推翻帕累托论证。柯亨的反论证目的在于批判人与人之间深层的不平等。本文在最后通过追溯柯亨语境中的"与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相融的不平等",考察他对"不平等"的看法。

  • 标签: 差异原则 帕累托论证 正当的不平等 批判 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
  • 简介:资本主义新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而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主体,资本运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灵魂和本质;因此,按照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只有抓住资本运动这个"灵魂"来研究这三大事件,才能揭示问题的根本与实质,资本运动分析才是破解当代资本主义三大事件的金钥匙。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努力,并通过揭示资本运动如何主导三大事件的发展进程,勾勒出马克思资本运动理论在当代世界演绎的基本画面。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 资本运动理论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 简介:当前,廉政建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大学生是将来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其中也包括“廉”的素质。廉洁素质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规范、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是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人才是人性完善的人,而人性的完善应该是德、智、体、关的全面发展,清正廉洁实质上是做人的底线,是人性完善的基本要求。

  • 标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廉政文化建设 廉洁教育 人才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思想道德素质
  • 简介:朱德一生高度重视党和军队的党风廉政建设,尤其重视思想上建党强军,重视对党和军队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朱德对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丰富的党风廉政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朱德 党风廉政教育 贡献
  • 简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之所以能设计和领导中国改革取得成功,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在于他的伟大的改革思想:改革决定中国命运、在试验中探索前进、破解姓'社'姓'资'难题、营造和平稳定环境。

  • 标签: 邓小平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许全兴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党虽犯有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党内也有某些特殊化问题和腐败现象,但就党风政风而言,总体来看,从上到下是清正廉洁的,由此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亦受到国际與论的广泛赞誉。那时,没有人因贪腐问题而非议、反对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反腐防变一贯的根本思想看,

  • 标签: 湘潭大学学报 毛泽东教育思想 阶级斗争扩大化 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视角 论点摘编
  • 简介: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毛泽东通过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批判改造,吸收了其中有益部分,并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廉洁政治的建设过程中加以科学地运用,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中国化。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廉政思想 廉政建设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中国人民
  • 简介:毛泽东廉政反腐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党建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执政党之时,其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位置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日渐明显。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认真把握执政及古往政权兴衰的内在规律,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反腐体系 当代价值 廉政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习近平党建思想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重大。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党的建设根本原则,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党的建设基本理念,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内最突出的问题为党的建设基本思路,以突出全面、贯穿于严、关键在人、落实于治为基本方法,以“赶考”永远在路上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为党的建设历史任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习近平党的建设 思想特征 意义
  • 简介:学术界有关公民身份起源的分析大多秉持"内生主义"的视角,认为公民身份是由于欧洲独特的政治实践、精神文化或者军事制度的结果。韦伯以双重论证的方式探讨现代公民身份的起源,认为公民身份起源于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城市共和国。城市自治权的获得、市民阶级的形成和市民武装的建立是现代公民身份兴起的结构性条件。东方社会在历史上尽管存在大型而繁华的城市,但它们大多建立在帝王武装的基础之上,笼罩在巫术、氏族、种族等神秘力量的支配之下,无法孕育出以独立、平等、参与等为特征的市民集团。韦伯有关公民身份起源的论述表明了公民身份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形态,同时反映出东方主义的弦外之音。

  • 标签: 公民身份 韦伯 市民 西方 东方
  • 简介:在邓小平的著述和谈话中,“模式”和“特色”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这不是偶然的或无谓的。正是在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程和类型进行了宏观考察与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了关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社会发展思路,继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最终形成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科学理解,这里凝结着邓小平对现代化问题的全新构想.它们与“三个面向”的精神旨向一起.构成其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 现代化建设
  • 简介:<正>1.5姜锡润博士获2003年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1.10陶德麟教授参加湖北省理论文艺新闻出版界迎春座谈会。1.14陶德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3年重大攻关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被批准立项。1.26陈立新教授的《现实生活过程:人的源始扎根处》一文在《哲学研究》第1期发表。2.1陶德麟、汪信砚教授合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一文在《马克思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教授 大事记
  • 简介: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有可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伟大飞跃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自信为伟大飞跃建构文化软实力根基、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扩大国际辐射力、指明前进方向。

  • 标签: 文化自信 伟大飞跃 新时代
  • 简介:功能论证是当代德性伦理学的一个成熟论题,其理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亚里士多德。本文则立足于柏拉图早期对话和《理想国》,着力考察功能论证的形成过程,进而揭示出苏格拉底借用了制作活动中优中选优的选材程序,并通过将ergon和arete实体化,建立起从功能到德性的推导程式。柏拉图则将该程式全面展开,引发出灵魂三分、正义论、哲学王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不仅造就了一个以德性论为根基的理想城邦,更促成了系统化实践哲学的开端。

  • 标签: 功能论证实践哲学德性
  • 简介: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四个属性”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发端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特殊使命,标注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时代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指明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力源泉”;原则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高度组织性和严肃纪律性,明确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战斗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造自身与改造世界的实践观点,契合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指向”。

  • 标签: 党内政治生活 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生态
  • 简介: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大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2)他历来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3)遵义会议期间他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核心的建立,推动全党实现了高度的集中统一;(4)他...

  • 标签: 周恩来 毛泽东 中国共产 遵义会议 无政府主义 机会主义
  • 简介:邓小平综合反腐倡廉方略,是其反腐倡廉哲学思想的智慧结晶,是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宝贵理论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对于我们党依靠自身的先进性和革命的彻底性反对和防止腐败,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立意博大高远,论证深邃平实,充满着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思想光芒,是对毛泽东以发展民主走出腐败“周期率”伟大思想的创新、发展和具体化,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目的的彻底贯彻。在深入学习实践群众路线活动中,迫切需要认真汲取邓小平综合反腐倡廉方略,所具有的宝贵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标签: 反腐倡廉 历史意义 实践价值 邓小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防止腐败
  • 简介: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积极支持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并形成了自己特点鲜明的改革思想。他始终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矛盾,把握关键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方法问题和防范风险问题上都有着鲜明体现: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陈云主张既要搞活微观又要管好宏观,做到在宏观控制下搞活经济;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陈云主张既要积极推动又要稳步前进;对改革开放带来的风险,陈云认为不可避免,但要认真防范、坚决克服。陈云的这些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对新时代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陈云 改革开放 辩证思维
  • 简介: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发展趋势的论证是多层面、多视角的,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遭遇了制度困境并陷入了全面危机。危机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政府进行了反思、调整和改革,其路径从危机最初爆发的金融和经济领域开始,进而拓展到政治、社会领域,可以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等方面。但是,在危机肆虐整整8年的今日,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复苏依然乏力,政治困局更加凸显,社会问题愈益突出,从而再次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的当代价值。

  • 标签: 资本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危机 阶级对立 资本积累
  • 简介:<正>2000年1.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陶德麟教授任名誉所长,汪信砚教授任所长,何萍教授任副所长。研究所共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含教授6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并聘有国内外兼职研究人员5人。1.5—7陶德麟教授赴北京出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会议。1.20陶德麟教授主持省社科联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上一年度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 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湖北省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