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写的《积极推进我国替代能源发展》文章,总计不过三千多字,但言简意贼,论据充分,匠心独运,高瞻远瞩。细细凄之,写得真好。作者巧用“木桶理论”,以“寻找短板”、“了解短板”和“加长短板”三个层次展开,分析了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短板,是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我国石油资源和油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个供求不足矛盾的根本出路罡发展替代能源,它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块替代能源短板,目前还缺乏统一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影响了它的发展;指出了加长短板的方法,是墨积极推进我国替代能源的发展战略,特别墨对煤炭液化、醇醚类及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技术经济评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替代能源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还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发展,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各国一切先进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徐局长这篇文章,指明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和其它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对从事能源开发利用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 标签: 木桶理论 能源发展战略 自主创新能力 替代能源 品味 技术经济评价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与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研究理想流体受迫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问题的理论解.采用流体无垂直于壁面法线方向运动(即无穿透)的条件取代黏性流体在壁面无滑移条件,解决了流体在边界上有滑移时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困难,给出了理想流体与平壁受迫对流传热、理想流体与竖直壁面自然对流传热和理想流体在管内受迫对流传热的理论解.结果表明:理想流体的对流传热与黏性流体同样存在着热边界层.在外部流动的情况下,无论受迫对流传热还是自然对流传热,对流传热系数都与流体的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三者乘积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在管内受迫对流的情况下,当无因次长度大于0.05时,局部Nu和界面无因次温度分布都不再变化,对于恒热流边界条件,Nu等于8,截面无因次平均温度等于2;对于恒壁温边界条件,Nu等于5.782,截面无因次平均温度等于2.316.

  • 标签: 传热学 理想流体 对流 对流传热 理论解
  • 简介:关于光伏应用形式的主要争论之一,是光伏电力的逆变应用与非逆变应用之争。其实“逆变”只是电力技术中一种直流变交流的方法,逆变与非逆变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采用该方法与否。在逆变应用中也有直流线路,非逆变应用中也有逆变装置。关键问题是,被统称为“逆变并网”的逆变应用,是推崇用光伏电力取代市电的一种思潮,并长期以来作为主流观点在光伏应用领域占统治地位。而非逆变应用就不赞成这种应用形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归结起来有3条:第一,不必要,因为直流电、交流电都可以应用,将直流低压的光伏电力变成高压交流电去适应普通电气应用是多余而又降低效率的环节;第二,问题复杂化,因为光伏电力的输出功率不稳定,又不采用储能装置,依附电网上的负载卸载,势必给网电造成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技术问题和与电力部门的协调问题,人为增加了光伏电力应用的困难;第三,经济上不合算,无论如何,光伏电力成本的价格还是远高于市电。而逆变应用反驳得不太有说服力,除了第一条所说的应用方便之外,其余2条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 标签: 光伏应用 高效非逆变 逆变并网 光伏电力
  • 简介:在考虑氢气溶解的条件下,运用SRK状态方程计算了液氧/氢在超临界环境下达到气-液平衡时氢氧组分在各相中的摩尔分数以及液氧的蒸发热随液氧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气-液平衡时各组分在各相中的摩尔分数,以甲烷为参比态气体,运用扩展对比状态理论(ECST)计算了气相及液相氢氧混合物的pVT属性、黏性及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在高压环境下,有一部分氢气溶解于液氧中,且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增加其溶解度增大;若考虑氢气溶解,则氢氧混合物的临界温度低于氧的临界温度且随环境压强的增加而减小,这时液氧的蒸发热小于其蒸发潜热,也小于不考虑氢气溶解所得蒸发热。当氢氧混合物达到气液平衡状态时,液相混合物的黏性及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气相混合物的黏性及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最终气相及液相混合物的传输属性在其临界点附近几乎相同。

  • 标签: 超临界 状态方程 气液平衡 蒸发热 扩展对比理论 传输属性
  • 简介: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过程中的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体-点”导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矩形单元面和各级构造面的最优外形及高导热材料的最优分布;分析了优化级数对最小化熵产生的影响;比较了所得的最小熵产生与热阻优化过程中熵产生的大小;还比较了以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与热阻最小为优化目标所得的最优构形的差异。

  • 标签: 构形理论 “体-点”导热 熵产生最小化
  • 简介:回顾了构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其是广义热力学优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阐明了热力学优化过程中运用该理论对装置进行优化的重要作用;综述了该理论拓展应用于传热、流体流动、干燥、交通运输、管网以及经济决策等领域现状;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系统和组织(生命体和非生命系统),其结构均源自于要达到整体性能最优目的这一深刻命题;指出了构形理论与场协同理论结合进行研究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热力学优化 场协同理论 整体性能 装置 组织 构形
  • 简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闪速炼铅炉进行了气粒两相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个物理场耦合模拟,着重研究炉内速度场的特性。采用传统的二维截面速度矢量图分析了两组截面的速度场,发现其对速度场信息描述不完整,而且难以对不同截面上速度矢量分布之间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借助可视化软件Para—View,提出了将立体流线、方向标识体和动画结合起来制作流线动画,对整个速度场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发现右侧喷嘴主流触底后斜向上喷射是影响速度场分布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闪速炼铅炉 速度场 二维速度矢量 流线动画
  • 简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尺度下氩液滴在氩蒸气中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其中液相分子采用球形截断的Lennard-Jones势能函数描述。模拟过程首先在三维模拟空间产生准稳态平衡的液滴和周围气相环境,随后控制液滴的外界物理条件形成蒸发现象,同步记录气液两相分子坐标和动量变化,从微观信息中统计计算出相应的宏观物理信息。研究了蒸发初始液滴半径的不同研究其对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尺度下液滴蒸发现象与微米以上尺度液滴蒸发现象存在差异;引入等效辐射能的概念在分子动力学方法中实现了对辐射能传递过程的模拟,证实了辐射传递能量会对纳米尺度液滴蒸发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 标签: 蒸发 分子动力学 液滴初始半径 等效辐射能
  • 简介: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5月中旬在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举行,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征稿范围:(A)工程热力学(B)传热传质学(C)燃烧学(D)热流体力学(E)热物性与热物理量测技术(F)教学专题。

  • 标签: 工程热物理 征文通知 学术会议 高等学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专业委员会
  • 简介: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四十所高等学校的106名论文作者、理事、名誉理事。安徽省科技厅张国栋副厅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

  • 标签: 全国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理事会 工程热
  • 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10年5月20日至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等学校的190位代表和理事。副理事长刘志刚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理事长王补宣院士致开幕词。中南大学黄健柏常务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三处刘涛处长和纪军主任到会指导并发表讲话。学会副理事长刘志刚教授、苏万华教授、沈胜强教授、名誉理事庄逢辰院士等出席了开幕式和学术会议。

  • 标签: 第十一届理事会 专业委员会 工程热物理 学术会议 高等教育 学会
  • 简介: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原"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十八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12年5月17日至21日在广州市广东工业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等学校的210余位理事和代表。2012年5月17日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有来自49所高等学校的56位理事和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理事长刘志刚教授主持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本次理事会形成以下决议:

  • 标签: 工程热物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学术会议 专业委员会 高等学校 理事会
  • 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等学校的230余位代表和理事。2013年5月17日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49所高等学校的52位理事和代表。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工程热物理 高等教育 学术会议 理事会 郑州市
  • 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15年5月8日至1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等学校的近260余位代表和理事。2015年5月8日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51所高等学校的48位理事和代表。理事长刘志刚教授主持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 标签: 第五次会议 专业委员会 工程热物理 高等教育 学术会议 扬州大学
  • 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16年5月28日至3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参会代表近300余人。

  • 标签: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业委员会 工程热物理 学术会议 高等教育 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