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疣粒野生稻对白叶枯病高抗甚至免疫。粳稻品种8411与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了2个高抗所有栽培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均不能抵御国际广致病菌系P6种质SH5和SH76,遗传分析鉴定出新种质含有1个抗P6小种显性基因。本研究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带不同抗性基因16个材料为参照,对分蘖期、孕穗期SH5和SH76分别接种11个白叶枯病小种,抗性分析表明SH5和SH76抗谱广,与IRBB21(Xa21)抗谱致,与IRBB5(xa5)、IRBB7(Xa7)和Asominori(Xa17)较相近。用Xa21分子标记pTA248和XA21检测,确定SH5和SH76不携带Xa21基因,前期研究结果证实种质中不含xa5和Xa7;与Asominori杂交试验表明其抗性基因与Xa17基因不等位。这些结果表明SH5和SH76中存在1个抗P6小种基因。

  • 标签: 疣粒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遗传分析
  • 简介:冀豆4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集优质、高产、抗病和适应广优良性状于大豆品种。该品种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奖。利用冀豆4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诱变手段,河北、山西、陕西3省育成了16个品种通过省审或国审,其中国审品种7个、高油品种5个,脂肪含量为21.79%~23.97%。育成品种适宜我国黄淮和北方两大大豆主产区种植,在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冀豆4号在育种上广泛应用,证明其不仅是个优良品种,也是难得优异种质。筛选和培育优异种质是大豆品种选育前提,也是大豆研究重要基础工作。

  • 标签: 大豆 冀豆4号 选育 优异种质
  • 简介:真菌过敏哮喘是由环境中真菌致敏原暴露诱导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真菌过敏哮喘患者肺部炎症细胞、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间有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患者气道壁重塑并伴渐进肺功能障碍,表现为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对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传统疗法对其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致力于对真菌过敏哮喘治疗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使得真菌过敏哮喘治疗除应用糖皮质激素传统方法外,在抗真菌感染及其免疫学治疗控制真菌过敏哮喘方面取得定新进展。

  • 标签: 真菌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 简介:利用SSR标记对78份抗PVY烟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分析,根据类型将78份材料分为烤烟、晒晾烟和黄花烟3个群体。结果表明:(1)从96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5对扩增带型清晰、重复性和多态引物用于78份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研究,共检测到108个位点,其中96个位点具有多态,多态比例为88.89%。遗传多样指数(Nei’s)为0.3766,Shannon’s指数为0.5821,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0454~0.9973之间,说明我国抗PVY烟草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遗传变异。(2)3个群体内遗传差异由大到小分别为:晒晾烟〉黄花烟〉烤烟。3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比较分析,晒晾烟与烤烟遗传相似度达到0.9840。(3)聚类分析可将78份种质材料划分为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2大类群,烤烟、晒晾烟之间没有明确界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花烟与其他群体遗传距离较远。

  • 标签: 烟草 抗PVY SSR 多样性分析
  • 简介:浙江柿树资源丰富,但品种或类型混杂,为探究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多样,本研究利用筛选出16条随机引物,对7个柿树类型40个单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得到156条谱带,其中多态条带138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76%。类型间遗传多样(Dst)为0.7604,远高于类型内个体间遗传多样(Hs=0.0603),各类型分化系数(Gst)为0.7604,基因流(Nm)为0.1576。根据各类型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各类型内遗传结构比较致,而不同类型间分化较为严重,存在较为丰富遗传多样,且有基因交流。今后应收集更全面的柿树种质资源,为资源保存及良种培育打下基础。

  • 标签: 柿树 遗传资源 多样性 RAPD
  • 简介:玉米干旱胁迫相关突变体在发掘玉米耐旱关键基因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在玉米自交系综31田间扩繁过程中,发现个玉米干旱胁迫敏感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卷曲,严重干旱时叶尖变黄,衰老坏死。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1对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将突变基因命名为DS。利用B73与突变体ds组配F2分离群体,以干旱条件下叶片是否卷曲为指标,将DS基因初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SSR标记umc1772和umc2158之间,物理距离为5Mb。以上研究结果为该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玉米 干旱 卷叶 基因定位
  • 简介:为了解山东省苍耳资源遗传多样,本研究从山东不同生态地区收集29份苍耳资源,对其种子性状、含油量以及ISSR分子标记多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生态地区苍耳种仁率平均为32.20%,变异系数为26.66%,多样指数为1.94;含油量平均为30.03%,变异系数为20.85%,多样指数为1.94;平均百粒重为9.95g,变异系数为33.46%,多样指数为1.96。21个ISSR引物扩增,检测出多态位点共134个,平均每个引物6.38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到98.53%。不同地理生态群组遗传多样不同,鲁中山前区处在山东半岛区与内陆区交界处,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最高;滨湖洼地区受泰沂山系及南四湖阻隔,限制了基因交流,遗传多样最低。将山东29份与河北和山西各1份共31份苍耳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苍耳资源与邻近省份有基因交流,但存在自身进化特点,已成为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苍耳资源系统。

  • 标签: 苍耳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改良
  • 简介:利用表型和AFLP标记,对怒江干热河谷57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分析。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种质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6.98%~61.50%,多样指数(H’)平均为3.975,其中单果重变异较大。AFLP分析结果显示:57份种质共产生1098条带,其中多态条带为1032条,多态性比率为94.0%,相似系数在0.55~0.82之间。AFLP聚类分析结果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间具有复杂遗传关系,且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表型性状聚类和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相对致,均能较准确将优势类群聚在起,且表明57份杧果种质具有较丰富遗传多样

  • 标签: 杧果 AFLP 遗传多样性 怒江干热河谷
  • 简介:对海南澄迈6个主要油茶分布县10个乡镇油茶资源主要形态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比较其与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差异,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种质资源在形态、茶油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具有多样,海南油茶树体、花、果实以及叶片均小于高州油茶;海南油茶鲜出子率在19.84%~36.21%之间,干出仁率在49.64%~64.22%之间,种仁含油率为44.56%~52.21%;海南油茶子油不饱和脂肪酸为87.58%~89.68%,亚麻酸含量低,仅为普通油茶0~88.7%,而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普通油茶。聚类分析表明海南油茶同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具有显著区别,除海南博鳌资源外,其他海南油茶被划分为类。本研究为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以及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

  • 标签: 海南省 油茶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 简介:Fibrillin11(FBN11)是植物质体中FBN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之,比其他成员多300~500个氨基酸残基,说明其可能存在某些特异性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在水稻幼苗中扩增获得到了个受非生物逆境胁迫诱导OsFBN11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含有12个内含子和13个外显子。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2.36kD,pI值为9.2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3种氨基酸二级结构,不含有跨膜结构域,蛋白亲水性强,PSORT软件预测该蛋白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进步对14种植物FBN11蛋白同源和5个物种该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兼有典型PAP-Fibrillin结构域和蛋白激酶PKc结构域。水稻全生育期芯片分析显示该基因主要在愈伤组织、叶片和根系中高水平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水稻幼苗中受ABA、NaCl和干旱胁迫处理上调表达。上述结果表明,OsFBN11可能在水稻质体发育和抗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水稻 Fibrillin基因家族 水稻FBN1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NAC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所特有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抵抗逆境和激素调节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PCR技术,克隆获得了紫花苜蓿NAC转录因子MsNAC1(GenBank登录号为JN099384.1)基因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sNAC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993bp,编码个由3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亲水性蛋白,N-端具有保守NAM结构域,C-端高度变异,具备NAC转录因子基本特征;MsNAC1蛋白被定位在细胞核中,含有2条核定位信号序列,具有9个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三级结构为对称同型二聚体。多重比对发现,MsNAC1蛋白与拟南芥ATAF1和水稻OsNAC6蛋白同源较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sNAC1蛋白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中ATAF亚族,与ATAF1亲缘关系最近。非生物逆境胁迫表达分析显示,MsNAC1基因在高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表达量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趋势,不同处理时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根中表达量上调幅度高于叶片,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非生物逆境胁迫生理响应。

  • 标签: 紫花苜蓿 NAC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荧光定量PCR 非生物逆境
  • 简介:串红(Salviasplendens),又名西洋红、墙上红、爆竹红,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L)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年生栽培。串红是重要花坛花之,更是"五一"、国庆节日主要花坛用花,它在国际上栽培已十分普遍,特别在欧美国家和日本,每年销售串红种子十分可观。我国串红栽培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城市环境布置应用上是最普遍

  • 标签: 一串红 新品种选育 多年生草本花卉 鼠尾草属 欧美国家 环境布置
  • 简介:青岛农业大学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是个以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为基本目的研发集体,同时也是个高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该团体以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进行基础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新品种培育工作,

  • 标签: 野生花卉 资源利用 农业大学 创新 青岛 科研成果转化
  • 简介:真菌角膜炎是严重致菌眼病,本文报告我院于2011年诊治3例念珠菌致真菌角膜炎,这有助于了解在本地区该疾病致病菌及主要特点。

  • 标签: 念珠菌 真菌性 角膜炎
  • 简介:采用PEG6000胁迫处理对国内不同地区育成56个糜子品种芽期抗旱进行了鉴定,并用直接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其抗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20%(W/V)PEG6000处理56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旱存在较大差异。用直接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鉴定出强抗旱品种3份,分别是晋黍2号、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相对发芽率、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4项指标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鉴定评价指标,相对发芽率法和加权隶属函数值法是比较理想糜子芽期抗旱评价方法。

  • 标签: 糜子 芽期 抗旱性 评价方法
  • 简介:以收集自内蒙古11个盟市20个野生马蔺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3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种质间亲缘关系、遗传变异特性及其原因,为马蔺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马蔺种质农艺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为9.72%~300.00%,变异系数较大性状是千粒重、胚长和发芽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是株高和叶宽。(2)千粒重、发芽率、吸水率、胚长、胚乳长、种子长、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叶宽、株高10个主要性状是引起不同来源马蔺种质农艺性状分化主要指标。(3)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引起马蔺种质变异主要因素,胚长、千粒重、吸水率易受生态环境因子影响。(4)来源不同20个马蔺种质聚为4类,绝大多数种质材料表现出明显地域,经、纬度相近或小生境相似的种质聚为类。

  • 标签: 马蔺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生境
  • 简介: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61份绿豆品种大明绿系选后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农艺性状多样及通径分析,明确了后代品系遗传类型及高产群体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大明绿后代品系间性状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1.61%,其次为单株粒重28.05%,遗传多样较丰富,多样指数为单株荚数2.02,每荚粒数2.01,百粒重1.89,单株粒重1.96。后代品系主要有6种类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节数〉株高。高产类型品系主要特征指标为单株粒重超过15g,单株荚数超过30荚,每荚粒数8~10粒,株高48~60cm,节数9~10节,百粒重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标准。

  • 标签: 绿豆 系选后代 多样性 高产
  • 简介:选用6个数量性状和23个质量性状对滇蔗茅野生资源表型变异、多样及聚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12.72%~22.38%之间,最大是田间锤度,为22.38%,其次是茎径,为22.27%,最小是叶长,为12.72%;质量性状曝光后节间颜色多样丰富,茎形、芽形、生长裂缝、节间形状、花序形状5个性状均表现致;聚类分析表明51份滇蔗茅无性系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和5个亚类群。遗传多样和聚类分析为资源杂交利用和优异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 标签: 滇蔗茅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比较初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CD4+T细胞中Th9和Th17细胞比值,探讨Th9和Th17细胞在隐球菌脑膜炎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选取初发未经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及健康对照各12例,抽取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3组病例外周血CD4+T细胞中Th9和Th17比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治疗前Th17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好转患者中,治疗后Th17表达显著上调,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h9在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在治疗后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表达上调。结论Th17免疫途径是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抵御隐球菌感染重要免疫机制,隐球菌脑膜炎发病及治疗拮抗可能与Th17缺乏有关。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辅助T细胞 TH17 TH9 隐球菌
  • 简介:隐球菌是种机会致病真菌,因其有嗜中枢特性,常导致隐球菌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所以其穿过血脑屏障机制长期受到关注。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如单核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隐球菌荚膜、尿素酶及CPS1基因,该文就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研究进展及影响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因素逐详细介绍。

  • 标签: 隐球菌 脑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