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作者: 徐瑞华 石远凯 高远 李为民 秦新裕 瞿介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院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005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 61004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及VTE预防实施情况。方法对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百分比和95% CI描述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分布、所接受的预防措施以及院内VTE事件分布。结果1 535例内科肿瘤患者,根据Padua评分,826例(53.8%)为VTE低危患者,709例(46.2%)为VTE高危患者;4例(0.5%,95% CI为0.1%~1.2%)VTE低危患者及5例(0.7%,95% CI为0.2%~1.6%)高危患者发生了VTE事件,总体发生率为0.6%(9/1 535,95% CI为0.3%~1.1%)。VTE高危患者中,666例(93.9%,666/709)未采取任何VTE预防措施,仅11例(1.6%,11/709)接受了恰当的VTE预防措施。全组1 535例患者中,接受VTE预防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VTE事件。结论内科肿瘤住院患者中VTE高危患者较多,但大部分患者未进行VTE预防。中国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管理严重不足,临床中VTE的预防意识及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内科肿瘤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深呼吸训练器——振动正压呼气排痰装置(专利号201320672057.6)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9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不加其他干预。入组时采集基线资料,后每4周于医院面对面随访1次,第16周完成随访并收集结局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Leicester咳嗽问卷(LCQ)、咳痰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血氧饱和度、呼出气一氧化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MRC评分下降者比例(36.0%,9/25)高于对照组(23.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301);试验组无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8.0%(7/25)比7.7%(2/26),Z=2.050,P =0.041];试验组有56.0%(14/25)患者痰量较前减少,对照组19.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P=0.010);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P=0.418)。肺功能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呼气末峰流速(PEF)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 =0.039);治疗后试验组R35(Resistance 35)下降(F=4.125,P =0.048)。治疗前后两组SGRQ症状部分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1,P =0.009),试验组明显下降。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 =0.766)。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深呼吸训练器能减少痰量、增加呼气末峰值流速、降低R35,提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说明该装置能改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在安全性方面,该装置在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深呼吸训练器 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对超市装饰装修的重要性实行浅谈,然后对超市装饰装修项目不同阶段管理要点、其他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涉及到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服务阶段几个部分,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对超市装修现场项目、超市装修电气设备项目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保障超市运营良好。

  • 标签: 超市 装饰装修项目 管理方法
  • 简介:摘 要:基于初中生学情及《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征,情境教学法应用较为普遍。情境在教学中主要起到几个作用:提供资源、激发兴趣、辅助理解。情境是否能起到预期作用,其创设途径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境有效的创设途径有展示图片视频、组织角色扮演、调动生活经验和模拟假设场景。

  • 标签: 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课堂 情境 创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浆D-二聚体(DD)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 标签:
  • 作者: 孙海双 杨晓燕 刘敏 代华平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1期
  • 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春 13002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涉及肺泡和间质的炎症以及纤维化,病因不明。肺癌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严重合并症,当合并有肺癌时,其预后较单纯特发性肺纤维化差。主要原因是肺癌进展和肺癌治疗后的并发症。目前,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男性、老年人和吸烟者中更常见。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明确治疗方案。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肿瘤 发病机制 治疗
  • 作者: 徐瑞华 石远凯 高远 李为民 秦新裕 瞿介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院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005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 61004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及VTE预防实施情况。方法对DissolVE 2研究中内科肿瘤患者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百分比和95% CI描述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分布、所接受的预防措施以及院内VTE事件分布。结果1 535例内科肿瘤患者,根据Padua评分,826例(53.8%)为VTE低危患者,709例(46.2%)为VTE高危患者;4例(0.5%,95% CI为0.1%~1.2%)VTE低危患者及5例(0.7%,95% CI为0.2%~1.6%)高危患者发生了VTE事件,总体发生率为0.6%(9/1 535,95% CI为0.3%~1.1%)。VTE高危患者中,666例(93.9%,666/709)未采取任何VTE预防措施,仅11例(1.6%,11/709)接受了恰当的VTE预防措施。全组1 535例患者中,接受VTE预防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VTE事件。结论内科肿瘤住院患者中VTE高危患者较多,但大部分患者未进行VTE预防。中国内科肿瘤住院患者的VTE风险管理严重不足,临床中VTE的预防意识及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内科肿瘤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建筑遗产渐渐有了岁月的痕迹。新建筑的不断创造并逐渐林立于各大城市,具有文化价值的古老建筑渐渐退出了大家的主流审美,而建筑遗产则指的是那些即将失传的建筑,众所周知,古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因此对于建筑遗产我们应该去保护和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青年朋友了解建筑遗产的知识提供一些素材,并且呼吁大家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 标签: 建筑遗 保护和利用 苏州园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健康及公共卫生受到了严峻考验。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800万。随着吸烟与COVID-19关系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者之间的关联逐渐被发现,但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吸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VID-19发病率,影响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增加COVID-19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从而导致不良预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不仅在SARS-CoV-2易感性中起关键作用,还可能参与感染后的调控,影响疾病预后;但是,吸烟对ACE2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事实,吸烟应是防控疫情最重要的“可避免风险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吸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简介:摘要一些吸烟者在戒烟后会出现体质量增加的现象,这是戒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证据,从吸烟/戒烟影响体质量的机制、戒烟后的体质量变化、戒烟后体质量增加对健康的影响、戒烟后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措施4个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戒烟 体质量变化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一种医院人力管理和医疗模式,是公立医院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作者分析了三级查房制度的特点与问题,梳理了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行理念以及可行性,总结了我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探索与实践,并就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充分合理利用医院资源,开展"两个准许",完善主诊医师负责制的配套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我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路径提出建议。

  • 标签: 主诊医师负责制 公立医院 管理模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策略与下肢局部加压策略对模拟推拉动作时脑血流的保护作用。方法研究采用重复交叉设计。15名健康成年男性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经历无干预模拟推拉动作测试(对照轮)、带LBNP的模拟推拉动作测试(LBNP轮)、带下肢局部加压的模拟推拉动作测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5人;A组的试验顺序为对照轮➝LBNP轮➝下肢局部加压轮,B组的试验顺序为LBNP轮➝下肢局部加压轮➝对照轮,C组的试验顺序为下肢局部加压轮➝对照轮➝LBNP轮。通过旋转床“直立位➝头低位➝直立位”模拟推拉动作。对照轮进行单纯模拟推拉动作;LBNP轮于-Gz阶段施加-40 mmHg(1 mmHg=0.133 kP)的LBNP,+Gz阶段释放;下肢局部加压轮于-Gz阶段在双侧大腿上段加压200 mmHg,持续至+Gz阶段。记录模拟推拉动作过程中受试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模拟推拉动作-Gz向+Gz转换后,对照轮受试者平均脑血流速度(mean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m)减低了0.7~17.3 cm/s[ΔCBFVm=(-7.5±4.5)cm/s],脑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at the level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MAPMCA)降低了42~76 mmHg[ΔMAPMCA=(-61.0±10.0)mmHg]。而受试者LBNP轮的平均脑血流速度变化量为-2.4~10.2 cm/s,其均值不仅没有减低反而升高了(3.3±4.1)cm/s;MAPMCA下降幅度为23~50 mmHg[ΔMAPMCA=(-41.0±11.0)mmHg],显著小于对照轮(P<0.05)。受试者下肢局部加压轮的CBFVm变化幅度为-7.9~1.4 cm/s[ΔCBFVm=(-3.0±4.2)cm/s],MAPMCA下降幅度为37~59 mmHg[ΔMAPMCA=(-47.0±13.0)mmHg],二者均显著小于对照轮(P<0.05)。受试者LBNP轮与下肢局部加压轮的CBFVm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轮间MAPMC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BNP及下肢局部加压策略均对受试者模拟推拉动作时的脑血流具有保护作用;以CBFVm为标准,LBNP策略的保护效果较好;二者均主要通过提高舒张期脑血流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推拉动作 脑血流 下体负压
  • 作者: 王瑶 万钧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 10019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然而压力的升高只有在肺血管床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出现,且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通常在发现时就已处于临床过程的晚期阶段。人们试图通过探索肺血管对运动的异常反应,即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目前对运动性肺动脉高压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其诊断后的干预措施也存在很大争议,尚需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深呼吸训练器——振动正压呼气排痰装置(专利号201320672057.6)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9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不加其他干预。入组时采集基线资料,后每4周于医院面对面随访1次,第16周完成随访并收集结局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Leicester咳嗽问卷(LCQ)、咳痰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血氧饱和度、呼出气一氧化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MRC评分下降者比例(36.0%,9/25)高于对照组(23.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301);试验组无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8.0%(7/25)比7.7%(2/26),Z=2.050,P =0.041];试验组有56.0%(14/25)患者痰量较前减少,对照组19.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P=0.010);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P=0.418)。肺功能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呼气末峰流速(PEF)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 =0.039);治疗后试验组R35(Resistance 35)下降(F=4.125,P =0.048)。治疗前后两组SGRQ症状部分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1,P =0.009),试验组明显下降。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 =0.766)。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深呼吸训练器能减少痰量、增加呼气末峰值流速、降低R35,提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说明该装置能改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在安全性方面,该装置在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深呼吸训练器 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心问题,中国食品安全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控制,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食品风险评估和充分的食品监管,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面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 标签: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监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采用 RevMan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通过Meta分析得出,采用护理干预管理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常规护理组[OR=8.71,95%CI(3.80,19.99)] 。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病 服药依从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成效,为二、三级医疗机构完善呼吸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同质化发展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12月,采用自制问卷对364所参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的二、三级医疗机构进行网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在进行规范化建设中的资金及人力资源投入和关键医疗技术提升情况等。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果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开展科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新增资金投入11.16亿元,新增人力资源投入包括医生1 164名,护士2 535名,技师334名。关键医疗技术方面,有58所三级医疗机构及45所二级医疗机构在开展规范化建设后达到国家《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8年版)》基本标准。结论应继续加强呼吸学科与危重症医学交融发展意识,以规范化建设项目为纽带,持续以评促建,提升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

  • 标签: 学科建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规范化建设 关键医疗技术 以评促建
  • 简介:摘要:建设项目的实施直接影响着社会群体的生活环境,也是衡量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建设项目的巨额投资成本和建设的高技术要求,因此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项目。在施工作业环节中,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建设项目的质量也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面对这个新时代,积极创建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 标签: 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往往涉及诸多的内容,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设备也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方式难以切实达到管理的目的。此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快速收集、分类整理建筑工程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科学管理建筑工程中各项设计图纸、文件、测量数据等,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深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难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要积极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化背景 现代建筑 工程管理 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