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Ⅰ期子宫浆液性癌(USC)预后相关的生物学行为因素,旨在帮助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8年期间收治的Ⅰ期US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完成随访56例(84%),ⅠA期36例(64%),ⅠB期20例(36%);21例(38%)USC,35例(63%)为含有USC成分的混合癌。中位随访时间132.7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5例死亡。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FIGO分期、肿瘤分级、病灶浸润深度、身高、体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B期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治疗前CA125值、身高、体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治疗前CA125值与预后相关(均P<0.05)。结论USC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即使是ⅠA期,仍建议术后化疗以预防远处转移,放疗的获益仍有争议。对于ⅠB期,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放疗可能有利于降低复发率。瘦小体型、治疗前CA125>43 U/ml与预后不良有关,也许可作为早期USC的危险因素,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 生物学行为特征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行包含广泛性腹膜切除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卷地毯”式CRS)的技术要点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行“卷地毯”式CRS的Ⅲc期卵巢癌患者30例(“卷地毯”式CRS组),总结“卷地毯”式CRS的手术技术要点,即将腹膜外间隙作为卵巢癌手术的切入路径, 从盆腔腹膜外间隙开始游离盆腔内肿瘤,将盆腔内的原发肿瘤灶及壁层腹膜上所有种植转移灶或可疑潜在的转移灶一并彻底切除;选择同期行传统肿瘤细胞减灭术(CRS)的Ⅲc期卵巢癌患者30例(传统CRS组)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通过比较两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卷地毯”式CRS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结果(1)临床病理特点:“卷地毯”式CRS组、传统CRS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5.4±9.6)、(54.6±9.5)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新辅助化疗(NACT)、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PS评分)、腹膜癌瘤指数(PC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手术相关指标:“卷地毯”式CRS组30例患者均施行了理想的CRS,30例(100%)患者的肿瘤细胞减灭完整度评分(CC评分)均为CC-0分(即术后无肉眼残留灶,达到理想的CRS),传统CRS组30例患者中,23例(77%)患者为CC-0分,5例(17%)为CC-1分,2例(7%)为CC-2分,两组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卷地毯”式CRS组、传统CRS组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315 min(252~446 min)、268 min (215~372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9 ml(300~900 ml)、450 ml(250~800 ml),中位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 d(1~7 d)、1 d(0~5 d),中位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 d(9~17 d)、12 d(7~15 d),两组间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手术并发症:“卷地毯”式CRS组、传统CRS组术后分别有5例(17%)、3例(10%)患者发生了Clavien⁃Dindo分级为Ⅰ~Ⅱ级的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需要再次手术者,围手术期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有盆腹膜种植转移的Ⅲc期卵巢癌患者中行“卷地毯”式CRS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理想的CRS,且具有可以接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

  • 标签: 卵巢肿瘤 癌,卵巢上皮 肿瘤细胞减灭术 手术后并发症
  • 作者: 俞梅 向阳 马晓欣 薛凤霞 冯力民 王丹波 黄向华 张瑜 张国楠 曹冬焱 陈春林 陈捷 程文俊 崔竹梅 狄文 郭红燕 胡丽娜 李长忠 李小毛 梁志清 刘爱军 刘崇东 孟元光 沈丹华 万小平 王泽华 徐琳 杨兴升 朱根海 郎景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1007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30005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 100070,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沈阳 11004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 05005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长沙 410008,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成都 61004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515,福建省人民医院妇产科,福州 350004,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南京 210029,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266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 20000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083,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济南 2500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00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重庆 518052,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8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100020,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 20004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22,昆明同仁医院妇产科 6501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济南 250012,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海口 570311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本建议根据我国子宫内膜癌的诊治经验及筛查现状,结合国际筛查指南及国内外文献,经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学分会各位专家多次讨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达成了新的规范建议。

  • 标签:
  • 作者: 陈飞 尤志学 隋龙 李双 刘军 刘爱军 章文华 毕蕙 耿力 赵昀 吴丹 李芳 陈丽梅 段仙芝 张淑兰 张国楠 郎景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10073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210029,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 上海 20001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武汉 4300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100020,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 10070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 10002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10003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08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10004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200030,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 2001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 1007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实施对目标人群HPV疫苗的接种、子宫颈癌筛查,并对检出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治疗,可以消除子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可以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参与治疗后的随访。规范、安全和准确的阴道镜检查,需要掌握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流程、阴道镜检查术语、临床策略和相关的病理知识。阴道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是实现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防治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保障。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组织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全国广大妇产科医师,尤其是阴道镜医师提供阴道镜检查的规范、临床管理和专家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和传播期间,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2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妇科恶性肿瘤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案和疾病转归,提出COVID-19流行期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策略。结果3例妇科恶性肿瘤伴COVID-19患者,在按照国家颁布的COVID-19诊治方案及研究进展给予针对性治疗的前提下,依照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指南适当调整治疗策略,先行COVID-19治疗,改用妇科恶性肿瘤的其他备选治疗方案,对肿瘤进行个体化的治疗。3例妇科恶性肿瘤伴COVID-19患者中,2例COVID-19治愈,择期行肿瘤治疗;1例因COVID-19病情进展迅速,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是感染COVID-19的高危人群,妇科肿瘤医师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宣教、防控及治疗等工作。在积极防控COVID-19的同时,有序、安全地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冠状病毒感染 交叉感染 病人医护管理 感染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