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病例数据,获得手术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和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所做的209例CEA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手术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男性多于女性患者(177∶32),脑梗死是最多的临床表现(68.42%),高血压是最多的合并症(68.42%)。手术出现高灌注者9例、卒中5例,其中脑出血3例。高灌注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比例高(8/9),脑出血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高(2/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手术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3.861,P=0.029),合并高脂血症是手术高灌注的危险因素(OR=17.397,P=0.001)、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手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333,P=0.007),也是手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000,P=0.00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手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51.000,P=0.043)。结论CEA手术高灌注是出现最多的脑血管事件,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事件,高脂血症增加了患者手术高灌注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更高的手术脑出血风险。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手术期 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大鼠4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5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压疮组和吸烟+压疮组,每组25只。吸烟+压疮组大鼠接受12周被动吸烟干预后,2组大鼠均于背部肌肉内放置铁片,铁片对应位置皮肤外放置磁铁加压,每次2 h,每天5次,连续加压6 d建立4压疮模型。在造模后即刻,每组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造模后1、3、7、14 d,每组各取3只大鼠,用卡纸法测量压疮创面面积;创面面积测量后处死大鼠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MMP-9/TIMP-1比值。记录2组剩余各10只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进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造模后即刻,单纯压疮组大鼠创面可见大面积肌纤维坏死溶解,肌原纤维排列疏松,周围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浸润。吸烟+压疮组大鼠创面可见大量坏死肌纤维溶解并逐渐消失,肌原纤维排列疏松,弥漫性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多于单纯压疮组。(2)吸烟+压疮组大鼠造模后1、3、7、14 d创面面积均明显大于单纯压疮组(t=3.019、2.549、2.181、3.674,P<0.05或P<0.01)。(3)造模后1~14 d,2组大鼠创面组织MMP-9、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MP-9/TIMP-1比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造模后1、3、7、14 d,吸烟+压疮组大鼠创面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单纯压疮组(t=4.783、4.508、6.325、7.204,3.078、2.989、4.081、4.696,P<0.05或P<0.01);2组大鼠创面组织TIMP-1蛋白表达水平相近。(4)吸烟+压疮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为(48.9±2.6)d,明显长于单纯压疮组的(35.2±2.3)d(t=12.477,P<0.05)。结论吸烟通过上调压疮创面中MMP-9的表达,导致MMP-9/TIMP-1比值失衡,从而影响大鼠4压疮创面的愈合。

  • 标签: 伤口愈合 压力性溃疡 吸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手术室锐器致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由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医护人员 45 人进行研究,分析锐器致伤情况,锐器种类、致伤部位、致伤原因及伤口处理方式等。 结果: 根据调查可发现,致伤锐器包括手术缝针、手术刀片、注射针头等,致伤过程为在器械清洗过程中损伤、手术整理或传递器械以及术后器械整理时引发的损伤,造成损伤的原因包括在紧急情况下的忙乱、医护配合不佳、使用后器械整理不当等都是引发锐器损伤的原因。同时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制定对应的手术室锐器损伤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起到基本的防护作用。 结论: 通过分析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发生率,改善致伤环节,保证医护人员手术治疗时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锐器损伤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 86例手术治疗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 43例观察组,常规管理应用于 43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设施管理以及布局管理评分更低,对比数据,有差异性( 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保障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确保手术安全性,有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精细化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