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如何优化一节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高职教师如何优化一节课

姚叶梅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教师优化一节课,首先要做好课前备课,教师要把握学科的方向性、教师课前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要有把控课堂的能力、加强教学评价机制。同时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方向。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备课  学习

俗话说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针对我们教师队伍大概有一半以上出自非师范类,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法的设计等基本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授课水平是不一样的,知识的穿插交融,和学生的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差距的。为了更好的上好一节课,效果达到最优化,需要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最基本的需要我们教师首先从如何优化一节课做起,怎样下才能把一节课的效果到达最优化。首先教师还是从课堂做起,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水平。教案的课程设计不是简单地知识点的堆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知识的前后衔接和包容,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手段的运用、及课堂的掌控能力等。然而我们老师往往有些误区,在课程设计上往往只注意知识的累积和罗列,只重视主导地位而忽略主体地位。重视流畅性忽略学法教法的衔接,重视过程忽略评价等等。为了探究教师如何更好的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质量,让教与学做到更好的衔接,使课堂的效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我们还学要从教师和学生两者身上找突破口,探讨和研究如何使我们课堂优化,从而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 首先教师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教师要把握学科的方向性:高校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特点。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联系前沿,能否关注相关科学的发展。除此之外大学教师还应该注意大学生的创新性的特点,不能只把教材和科学家的知识简单的拷贝给学生,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及蕴含的思想与科学精神传达到我们教学的主体,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灵活应用。大学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还需要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作为支撑。大学教师如果弱于科学研究,那么教授的知识必定是陈旧的僵化体现不出鲜明的科学精神,无法提升大学的教学思想,

2、教师课前要做到三备:教师在授课之前所做的的准备工作是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关键,所以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学设计的应该注重关注以下几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这是备课的基础。教师课前备课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教师授课时要关注到你的授课对象,用你的肢体语言或者目光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不要只顾着低头或者抬头看屏幕或者黑板读课件,或者自己在那表演。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足准备及知识的关联性、糅合性等。不要在课堂上出现边讲边学的情况。你做到了课前备课,你才能有的放矢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决定学生是否会投入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能否成功。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兴趣与目标两者紧密结合,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就感。这样你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感。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坚持学下去的勇气。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注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模块的加入。让学生不是单一的学习技能在情感上也要得到升华。激发他们做到爱岗敬业及家国情怀。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看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行为,针对高校教师的授课你看这学生的课堂反应、及课堂行为就可以判断出一个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技巧。同时通过课后的延续学生是否有任务去消化,去探索知识的应用。如果课堂上学生大部分都不听课,教师在讲课而不是授课,学生在忙着睡觉聊天双边活动缺失,那说明教师的这节课是无效学习 。

3、教师要有把控课堂的能力:把控课堂的能力是非知识性的,这需要我们教师要学习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以及和同学的互动和交流的能力。这些和专业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所以针对新教师来说,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帮助新进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新进教师多走入课堂,多听课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巧,教师是园丁,要把花园建设的满园芬芳那是需要智慧和汗水的。课堂效果与教师息息相关。尤其高职的学生自我约速能力不够,主动学习的意识欠缺,需要教师帮助和引领,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爱心、同理心。严格要求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养成教育。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争取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教学效果更。

4、教师加强教学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考核管理,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加入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考核,可以引进评分机制或者同学互评的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地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不要让学生坐冷板凳,做看客,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学生动起来了,你的课堂才有活力,所以要求教师适当引入评价机制,刺激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也可加入学生科研、大赛等参与度,设定各方面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针对学生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备课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即自主学习。能够独立的确定学习目标,能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学会自主收集、分析文献资料、能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并与人交流会写学术论文或者学习心得,这些是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水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 :大学生学习方式,已经告别过去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从被动学习到能动的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学习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沟通.学习是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他人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主要是问题产生的设计、教学设计旨在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而大部分教师只在意教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的设计、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单纯地答案和答案的表述,主要的是理由与根据,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

3、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方向: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切合点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学科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参与、以项目化促进学生学习。大部分被教师常常忽略这一点,作为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兴趣爱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样会使课堂的质量明显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层次比较复杂,学习力和自我约束力需要有人引领和约束,换句话说学生是否学习不取决学生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教师。所以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努力成为教室里专家而不是演说家。

参考文献

解码教育/钟启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ISBN978-7-5760-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