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

陈淑婷

驻马店农业学校 463000

  摘要:社区教育以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目标,在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改善国民生活水准、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属性日益突出,社区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交融互促,推进了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社区,教育,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相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社区教育作为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承担着更多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各地社区教育结合各区镇的特点挖掘文化资源,培植亮点特色,使文化之花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灿然绽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传承,而社区是不同年龄的人员汇集的地方,上至八九十高龄老者,下至蹒跚学步的婴儿,都能参与进来。因此,社区教育有更广阔的天空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促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大众化发展,达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区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多种特性。

  (一)教育主客体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社区教育的主体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者都具有多元特性,相关教育活动由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层面的单位广泛参与开展,同时,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历史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和行为方式等内容,这与社区教育的内容一脉相传。

  (二)教育环境载体突出地域差异和形式灵活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地域的人文风情、习惯礼俗和生活环境,同时,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民俗需要依托不同的教育载体进行传承。社区教育带有自身社区人文、地理和社会特性,当然,社区教育要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在教育载体上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

  (三)教育机制具有复杂系统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逐步积淀而成的,不同时代都有各自与历史阶段相契合的文化产物,需要发展性、创造性继承和弘扬。社区教育也会随着生产生活变化而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断变化着的教育要素决定了教育机制的复杂性、系统性。

二、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是指通过社区资源和社区组织的力量,开展面向居民的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走以下路径:

  (一)优化资源配置

社区教育是对于校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在课堂当中的教育对于抽象的概念描述较多,而社区教育除了传统的书本课堂教育以外,更加的贴近生活。在接受程度上更加具象化。因此在开展过程当中,更加的贴近群众,其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影响力都会有更好的体现。作为基层组织,我们要充分依托周边的社区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融合到实际生活中,让人们在生活中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如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公益事业,主动到社区担任志愿者,或邀请有特长的人员到社区担当志愿者,让社区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一个大舞台;组织学生到社区中心参观书法展览、开展唐诗诵读比赛等,让学生的课堂不只有教室,还有社区。

  通过这种行走的课堂,使传统文化不再是一个远离现实的孤立体,而是能够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激发人们参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赓续。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文化的传承应该是以生活和现实联系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在开展文化传承过程中,可以将以前的传统和现在的生活相结合。使得人们在实践当中,增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比如将传统的舞蹈、运动、服饰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进行推广,近年来伴随着汉服热,传统元素已经开始逐步在现实生活中渗透,将传统之美同现代生活相结合,也形成诸多美的元素。包括近年来,在家装设计中,新中式的应用,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古典美和高级美在认同上,达到初步的同步。这都是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在这样的文化应用场景之下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就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加之近年来,培训机构中,关于中式的茶道、插画、剪纸等艺术类活动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传统活动中更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实践活动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价值内涵,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逐步升华到对于文化的感知,从而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身的魅力和价值。

  (三)激发兴趣、培养意识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激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可以通过组织观看传统戏曲、舞蹈演出等活动,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沙龙等活动,提高居民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移动应用等,创新社区教育的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便捷和高效。例如,可以开发线上文化课程,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或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居民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文化。

  (四)加强家庭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当中,离不开家族本位的概念。家庭教育的传承无论是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还是当下的社会演变中,以及未来的教育里,在依靠血脉继承而延续的社会中,家庭教育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于家风建设的传承,加强亲子活动的互动,加强家庭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加强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加强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可以与各级教育部门、文化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让传统的优秀文化具备社会性,是将其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多种多样文化信仰的冲击,如何让学生在教育当中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是当下对于传统文化探究和研习的最终落脚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加强家庭教育和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文化自信,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作为中华文化的延续,我们在传统优秀文化中不断的汲取能量,使得我们能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来应对波诡云谲的社会环境,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使得我们对于文化的认知更加统一,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社区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变性、载体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多维性,造成文化传承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因此,要探索建构系统性的整体机制和长效机制,以解决社区教育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每个学习者美好生活的愿望,发挥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国家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刚.龙瑞呈祥千福迎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支部共建活动在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举行[J].山西教育(管理),2024,(03):71.

[2]孟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3,(04):1-4.

[3]陶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3,(1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