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段锐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以课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初中语文课堂由“课时教学”向“大单元教学”转变。以学科大概念为基础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可以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基于学科大概念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既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又能借此培养学生结构化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系统化认知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单元探究”的概念,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

基于学科大概念语文大单元教学,老师要以大概念为主线,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单元知识。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对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单元系统学习的方向。此外,老师也要设计主题化的大单元探索任务,帮助学生在任务中加深对单元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在改善他们的学习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语言结构化认知能力。

1.语文学科大概念内涵

“学科大概念”是指能反映学科核心理念和实质的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等概念。在语文课程中,大概念主要是“语言”和“思维”,它把零散的语文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语言文字的应用情景,并引导学生在其中进行核心概念的运用与迁移。初中语文教师以大概念引领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一系列的语文教学实践,突破了“单篇文章”的传统思维,抓住了单元内部各篇文章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来确立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任务进行规划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单元预习、课内精读、组文阅读、主题写作等课例,在一节课内掌握多篇文章,对某个类型的一般性问题进行重点处理,既可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对单元教学架构进行梳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1]

2.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2.1.创设挑战性学习任务

在大单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发展层次,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进行大单元的学习任务时,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要使这一特性能够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学习任务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任务要求可以使学生重新开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

另外,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结构时,教师要合理地分解教学活动,以单元目标为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各个教学活动单元上,在安排学习任务时,需要对课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考量。由因为大单元的结构比较复杂,设计的步骤也比较多,所以在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时,既要考虑到整个单元的结构,也要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转换和衔接。[2]

2.2.开展多元性、开放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以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大单元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多元化的评价,既可以对学生的个别课堂成绩进行个性化评估,也可以对学生所形成的协作团体的绩效进行整体评估。一方面,在评价主体方面,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老师要加强开放评估,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他们创造自主的机会,让他们有勇气发表自己的意见。

2.3.围绕学习预期科学设计问题

在确定了与单元教学主题相联系的学科大概念的含义之后,就必须以学习期望为中心,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将学科大概念落实到单元教学设计中。由于语文学科的每一个单元都包含着相当繁杂的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说,学科大概念的含义是相当抽象的。如果老师能够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那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将具体的学习话题下的单元内容弄清楚,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迁移。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在提出基本问题时,要考虑到两个因素:第一,要紧密地围绕着语文学科大概念展开,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单元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意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思维,在此过程中,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内化和迁移。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老师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现实需求,为单元学习确立明确的目标,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在教学中,语文教学应以“单元”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4.围绕主题情境开展单元设计

在进行单元设计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创造适当的主题学习情境,以此来拓展课堂的教学视野,突破语文学习的时空界限,在语文课程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搭建一座交流的桥梁。语文老师要将单元主题、学科大概念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营造主题学习情境,在任务驱动下,指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例如,在设计“学习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时,可以包含以下几个子任务:寻找与角色外表、心理活动等相关的关键语句;从文章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塑造目标;分组讨论作者如此塑造角色的优点。以主题为中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活动能够紧紧地围绕已有的教学目标进行。

2.5.开展过程性、表现性评价

过程性、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老师可以将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做出评估,使他们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协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能凸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目的。[3]

2.6.开展针对性、精准性评价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准确性。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估时,老师要从学生的个人差异出发,选用合适的评估方法,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别的学生,要灵活地运用评估工具,将他们的学习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功能,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效果。要注意课程间的转换和衔接。

2.7.根据教材明确“学科大概念”

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要用学科大概念来引导,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大概念。汉语学科与物理、数学等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事实的学科不一样,是一种很有人文情怀的学科,其知识的表达并不完整,而且,我国的传统语言也有“意会”的特点,所以,在读起来是比较抽象的。从单元设计的观点来看,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学科大概念,注重培养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掌握学科内部的知识结构,对其进行筛选和提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设计,将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分散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大概念集中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上,对大概念进行整合和提炼,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学科大概念的引导下,初中语文单元设计以整体为基础,建立系统的教学架构和过程,可以让教学任务的设置和实践的实施变得更科学、更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小玲.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教育学,2022-12.

[2]臧卫国.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J].中国教师,2023,(10):106-108.

[3]周宁.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初中语文,2023,(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