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幼儿园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研究

张荣华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东霞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为了进一步优化幼儿户外运动的效果,教师应积极、科学地进行幼儿园户外区角运动环境的设计与运用,使幼儿能在更具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户外区角运动环境中,开展丰富的体育运动游戏,获得自身身体素质的增强、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启蒙,为幼儿更为健康、持续地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定向运动;课程开发

引言

在倡导“自主游戏”活动的当下,很多教师一味追求“自主”,将户外活动也变为角色游戏的场地,难以体现户外“运动”的价值。为彰显户外“真运动”的价值,本文以“活”为基础,多策略开展幼儿自主运动的研究,让户外运动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1优化运动方式,让幼儿更加自主

在区域安排+预约的运动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对幼儿喜爱的运动区进行了调查,名列前三的是树屋区、大型滑梯区和骑行区,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我们意识到幼儿更倾向可以自由自主玩耍的区域,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区域中的材料投放和使用没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发现:虽然打造了若干运动区域,但这些区域始终是以教师的视角创设的,是教师们在调整、摆放各种器材的位置与组合方式,无形中限制了幼儿自主游戏的玩法和空间。因此,教师们开展了“趣玩户外,‘研’续提升”的第二期专项教研活动。在这一期的教研活动中,以《放手游戏发现儿童》一书为抓手,开展进阶式阅读的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们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开始尝试打破区域的限制、功能的限制、材料的限制,为幼儿的户外运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大的可能、更广阔的空间。我们重新整合户外场地,以场地特征重新命名划分,幼儿在场地中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开展运动,各班级两周轮换一次运动场地,以便幼儿深入游戏。在尝试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组合开展户外运动后,我们赋予幼儿更多的选择,也看到旧材料在幼儿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幼儿们自主决定材料的使用方式,进行他们喜欢的运动后,常常听到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太好玩啦!”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却又听到有些幼儿发出“今天还在这里玩呀?我想去……了”的声音。是幼儿们产生了倦怠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于是,幼儿园再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针对户外运动的场地、材料、时间、幼儿发展情况等要素进行分析研讨之后,教师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材料数量不足,种类不够丰富;二是轮换周期与场地面积不匹配;三是幼儿经验不足等让幼儿感到无趣。于是我们借鉴安吉游戏经验,采取了户外全开放自主运动模式。由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及材料开展运动,教师定点观察,征求幼儿的意见“你们想玩什么?在哪里玩?需要什么材料?”同时增加游戏材料的种类与数量。活动结束后,注重回顾与分享环节的组织,拓展幼儿经验。再次调整之后,教师们普遍感觉全开放模式中孩子们更加自由自主,运动游戏的开展也更加深入了。

2建立管理体系,以岗定责

在培养运动能力时,运动环境的开发与管理至关重要,这影响着幼儿运动能力的培养成效。对此,笔者认为应将运动环境的开发、管理等内容进行责任划分,从而保障园所的运动环境质量,故应建立运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以岗定责。根据园所的人员构成,运动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分为实践组、后勤组、保障组三个部分,并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确保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前提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首先,实践组负责对园所的运动环境进行宏观设计,如运动场地的整体设计、活动开展时的动态调整、幼儿在运动中的体验和表现等。故而,实践组应以园长为引领,以保教主任、科研室主任、运动专项组组长为主,开展教科研一体的幼儿运动能力实践研究。运用运动相机等设备,记录幼儿的第一视角,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有效依据,以此确保运动环境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其次,后勤组负责幼儿在运动中的生活保育工作。通过观察幼儿的运动状态,如面色、呼吸、流汗情况等,及时引导幼儿调整运动量,适时擦汗休息、增减衣物。配以血氧饱和仪、运动手环,科学地监测幼儿的运动状态。后勤组应包括园长、保健室、保育组等人员。最后,保障组主要负责运动中的师生安全保障,以及对运动环境的维护和检查,为幼儿的运动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基础。保障组定期对运动环境进行整体测评,确保场地和运动器械的安全性。保障组的人员应包括园长、校园安全管理员、家委会、专业检测员等,做到从各个方面都能保证运动环境的质量。

3激发幼儿创新能力

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幼儿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小就应注重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户外区角的环境因素,组织幼儿开展有效的创新性活动,在充分激发幼儿创新积极性的基础上,获得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如,在幼儿园户外区角的沙水区域中,教师就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游戏空间,要求幼儿利用沙水资源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构建活动。这样幼儿就在尽情地玩耍中,积极地发挥了自己的创作积极性,利用沙堆进行了各种造型的设计与构建。教师就可以利用拍照、录视频的方式,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记录,并对一些优秀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结语

户外运动的研究让教师在适度放手与观察支持中体验专业成长的喜悦,更见证幼儿在自主与器材互动、创造性运动、同伴互助中,运动技能得到提升,大肢体得到发展,体质显著增强。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幼儿社会社交能力也获得提升,其性格也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开朗,体现了户外运动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晓华.教研“三味”助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建设[J].好家长,2022(12):41-42.

[2]徐淑松.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J].学前教育,2022(Z1):48-50.

[3]吴洁.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途径[J].幸福家庭,2021(14):99-100.

[4]徐静.基于游戏精神创设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J].好家长,2017(36):72-73.

[5]俞芳.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组织实施原则[J].福建教育,2016(38):11-13.本文系三元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2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园定向运动游戏的实践和研究》 (立项编号:SYKT-22086) 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