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浅析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王亚娟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本文论述了艺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概念,通过举例一些作品来说明艺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梳理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绘画作品以及案例来深刻感受艺术自律性与他律性对绘画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发展;他律性;自律性;

一、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含义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是指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反的,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及外因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二、艺术发展自律性的具体表现

(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的这一批画家,他们受到了西方的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影响,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同时,又融合了西方绘画的一些其他元素。在这里我们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林风眠与徐悲鸿他俩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典型和杰出的画家,同时他们两个人的画风又是天壤之别。林风眠最为典型的作品是他的仕女系列,画面中的仕女灵感部分来源于中国的陶瓷艺术,仕女的姿态线条优美宛如瓷器,但同时在这幅画面中,它的色彩又锐意大胆甚至很多时候借鉴了野兽派的作品,整体的画面氛围富有诗意,又透着中式古典的西洋印象派,一种五彩斑斓的梦境呈现给观者。侍女系列,林风眠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技法,采用纸本设色,但在颜色上又借鉴融合了西方绘画的其他元素,继承并创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徐悲鸿则更多的受到了西方素描技法以及人体解剖这些艺术固有规律的影响。这些规律在中国传统绘画上是没有得到表现的。人体的肌肉骨骼以及光影都是传统中国画所缺乏的。他的作品《愚公移山》充满了中国画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相结合的特色。在笔墨上注重线条的沉重质朴,施以淡墨渲染,以加强形象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在西方历史上新古典主义是传统古典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古典主义具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表现出了较多的宫廷趣味,但是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采用了现代的手法还原了古典的体系排具有两重审美的感觉,在造型设计上也不是仿古,而是追求神似使用了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追求传统的样式。由此可见艺术的自律性是指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在初期是极为相似的,力求什么都与看见的事物表现一致,在者之后就将自己的情感色彩加入其中,使得艺术并不单单只是反映客观物象的存在,同时也表现作者的情感因素。到了近现代时期,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能够把客观物象表述非常精确的仪器。艺术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抛弃以往非常传统的写实手法,通过类似的手法来表现出夸张的形体,例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众多的流派。在此之后,艺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摆脱原有纸张的束缚,出现更多的艺术种类艺术形式,这是艺术自然而然的规律性。

(二)各民族之间,民族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各民族社会生活差异、特殊的思想情感、民族文化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长期存在。同时各民族在艺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思潮,流派,艺术创作方法等方面相互影响多元化的民族艺术,经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世界的艺术同时世界的艺术,反过来影响民族性艺术。苗族的银饰品在我国少数民族里是非常出挑的,有一些苗族特有的图案花纹,这些装饰的美感会启发艺术家去创作,从而进入大众视野,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品牌的服饰当中。藏族也有着非常独特的民族艺术——唐卡。唐卡绘画主要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影响,是敦煌壁画的一个传承和发展,同时又带有本民族的特色。唐卡绘画其中运用到了很多中国古典山水的绘画技法,也用到了一些矿物质的颜料,这些古老的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习和借鉴。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绘画方面也体现在舞蹈层面。芭蕾舞剧《白蛇·人间》取自传统戏曲,努力将传统故事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在芭蕾舞中融入新疆舞,安徽花灯舞等民族舞元素,艺术形象,颇具新意,让芭蕾舞富有中国味道作品在配乐中又融入了交响乐电子音乐,京剧打击乐动元素,选取中国民间丝竹元素为传统故事,赋予时代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民族与世界之间相互融合越来越顺其自然,音乐、舞蹈、绘画这些艺术都在相互融合,展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三、艺术他律性的具体表现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包括很多,其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社会原因,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无论在中西方绘画史上,一副作品所体现的内容,在不同阶段都有巨大差异。例如在西方绘画史上,最早我们能够看到的作品无论雕塑还是绘画都与宗教有关,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有了新的资产力量与经济基础,从而产生了人文主义绘画作品。在法国由于统治者的喜好,洛可可艺术应运而生。甚至一些艺术作品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画家亲眼目睹西班牙人民起义的全过程所创作的绘画作品。浪漫主义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等一系列的作品,都与艺术的他律性有关。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早期的艺术都是为皇室所服务的,但是随着底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与皇家艺术所背道而驰的表现随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清流人士,文人画派便应运而生。这两种艺术观念是完全相反的,所用的绘画方式和绘画形式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精湛一个放肆,一个随性洒脱一个精益求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徐熙野逸,黄荃富贵”指我国五代北宋时期,花鸟画领域内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的绘画风格。两种风格分别代表人物是黄荃后蜀宫廷画家以设色富丽见长,后入北宋画院,他所画的花鸟无不精微、逼真、栩栩如生,他先用淡墨勾勒外形再用浓墨设色,有一些花鸟还涉及到了一些透视原理,看上去十分的逼真。徐熙五代南唐画家以水墨渲淡的花竹见长,二者分别代表宫廷花鸟的审美,这两种审美趣味的本质差别,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和文人画家自视清高有密切关联。艺术的他律性在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其中最底层是经济对于艺术的影响,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艺术作品从最初的墓室壁画与生活用具变为了在纸上作画,到现在经济发展日益纵横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非常多的数字版画甚至AI绘画AI摄影。中层的政治对于艺术的影响,随着社会制度的依次更替,由于统治者和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在宣扬绘画作品的内容上也有着巨大的改变,最上层的道德宗教科技等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都会使艺术作品所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

三、艺术发展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关系

艺术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相互应作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艺术家。一副好的绘画作品既有学习前辈艺术材料技法的运用同时也有外部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制约和启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既体现了他对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影处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宗教题材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在这幅作品当中,既体现了画家对于人物的笔墨把握,着色等一些传统的人物绘画技法,同时也受到了政治层面的要求,这幅画正是由于统治者的需要才创作而成的。任意一个作品都不是单纯的由艺术的自律性所引发的,他会受到他律性的影响。当我们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材料技法以及所学的透视、解剖、光影、色彩、等等这些艺术的基本知识之外,同时又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对于我们的影响,甚至激发我们的创作热情。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艺术作品当中,二者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

[2]叶昔灵.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以印象派油画为例. 2021.10

[3]王传历.论我国文艺自律性和他律性的辩证关系.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