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探究

张赵辉 

上海市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 200126

张赵辉,女,上海市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随班就读工作特教教师。语文教学风格沉稳踏实不乏开拓创新,教学成绩优秀。个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简单欢乐的生活、学习氛围,渗透爱和尊重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知识的积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所教班级屡屡获得“优秀班级”称号。关爱特殊儿童,用积极发展的心态助力学生成长,为特殊学生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结合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该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让作业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做到学以致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与探究。

一、摈弃陈旧观念,焕发语文魅力

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但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机械的重复识记练习,作业形式单一,多为抄抄写写。且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眼睛只盯着课本,作业内容总是拘泥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活性就在无形中被制约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导致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钝。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所以作业的设计更应该贴近“生活”,教师要更新教学的理念,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鲜活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焕发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优化作业内容,突显实践特点

“语文”应该走进生活,生活里也处处都能寻到“语文”。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依托教材,并切合生活实际渗透教学,让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语文作业不仅仅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作业为实践作铺垫,为实践引路。生活化的语文作业要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其他学科,联系到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开放性的思维。

新版语文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的编写特点,还需要教师根据总体的单元构架,优化作业,在作业设计中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丰富作业形式让作业“改头换面”

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自然、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可以进行作业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如:朗读、阅读、制作手抄报、发表演讲、口语交际训练等等各种形式都可以设计成作业。这样的作业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作业的设计上,要尽量多样化,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喜爱作业,喜爱语文。试着让作业“改头换面”,成为学生的“新宠”。如何让作业设计走进生活呢?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生活情境中锻炼表达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重点放在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重“文”轻“语”。教师应结合教材,立足生活,设计更多口语交际型作业,给孩子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变得敢说,会说。

小学低年级是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孩子进行“捎话”练习。例如:放学回家把在校发生的新鲜事告诉家人,第二天再转述家人说的话给老师和同学听。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模拟“小法庭”,来“判一判”班级中发生的一些小矛盾;开展“小辩论”,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论一论”;进行“小演说”,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二)在书本色彩提升兴趣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常都更喜欢看有图文并茂的书。因为丰富的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享受。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本上,也许多色彩明艳的插图。可以观察到,凡是有插图的课文,学生都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教学中也常常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完《观潮》一课后,我除了常规作业之外,还设计了以下两项作业:

1. 收集更多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图片。

2. 画一画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

孩子们把对课文的理解用画笔表达了出来,进行自由作画的过程也是对课文的再创造。当孩子们将自己画的课文场景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里时,收获了喜悦和满足。

绘画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这样的语文作业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它们相互促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观察感悟中开发潜能

结合语文教学,教师可以找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 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学习到了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布置了一项长达两周的观察作业: 请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你观察事物两周中的变化,再将事物的变化过程制作成“手抄报”,绘制图片配上文字,再与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们回家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后,绘制了精美的作品。在后来的汇报课上,学生们涌跃发言,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围绕“生活化”的作业设计中,可以结合观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强化学生的观察兴趣,大大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潜能。

(四)在时事热点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电视、网络、报纸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作业亦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来设计,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又能培养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的学习中,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合编小诗集。刚巧在那时,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内蒙古成功着陆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在这一年里中国航天也取得了多项成就,鼓舞了每一位中国人。我便以此为背景设计了一则作业,要求如下:仿照本单元已学的任意一首现代诗的结构,以中国航天工程中的项目(嫦娥系列、玉兔系列、天宫、长征系列等)为对象,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小诗,字数不限,也可以将你创作的内容,画一画。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促进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都为感到祖国骄傲。

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让语文作业充满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拓展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给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课内延伸课外,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水乳交融,真正使语文作业“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