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修辞翻译方法的摭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文言修辞翻译方法的摭谈

韩丽萍

(咸阳启迪中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 高考文言文板块的检测,重要的有理解与译文两个环节。影响它们的有诸多因素,其间文言修辞有被忽略的倾向。就我们教材中出现的几类文言修辞,本文谈谈常见的文言修辞。

【关键词】 高考文言文 翻译 文言修辞 常见类型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一般来讲,学生容易忽视文言的修辞方法,其实,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法,自然有助于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学习文言文的修辞方法作为一种拓展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从自主探究中摸索规律,获得一些乐趣。
    就目前的高考而言,文言文板块总有10分左右的句子翻译题。语文教师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均强调“准确译文”,要求学生做到“信”“达”“雅”,以及“抠字释意”等,但是在实际中学生译文的效果不是很好,尤其在对修辞句的翻译时常却是拗口、繁杂,甚至有时还辞不达意。主要是对“文言修辞”掌握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准确译文”。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修辞及其方法。

方法:借代的翻译

借本体的特征或标誌来代替本体;借本体的所属或所在来代替本体;借事物的全部来代替属於局部的本体或借局部来代替整体等修辞方法,均為借代。借代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读者的形象思维。

例1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译文:希望能骑著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例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两岸青山在眼前相对出现,一片白帆向红日轻捷飞来。

例1中的 "千里足"代替千里马,是局部代替整体。例2中的"孤帆"代替扬著一片白帆的小船,是局部代替整体。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例如:以为布衣之臣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结(替换法):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就可以了。

方法二:互文的翻译

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分开上下各一个,参成互文,合而生义,上下文意相呼应和补充,叫互文。
   例1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译文:十三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先后学会了织布、裁衣、弹箜篌和诵读诗书。
   例2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到处大喊大叫和骚扰。
   例3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主人和客人都先后下马和上船。
     例1的年龄互补。例2的 "东西"和"南北"互补。例3的"主人"与"客"互补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看不出这一修辞特点,或不懂得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句意理解上就会产生偏颇。

小结(扩充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指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而为一。

方法三:比喻的翻译
  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1、明喻。译为“像XX一样”。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2、暗喻。译为“像XX一样+XX比喻义”。

例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豺虎”是比喻,若译成“曹操是豺狼猛虎”,意思会走样。如果用明喻的形式并借助“豺虎”的比喻义,译为“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 意思就明白多了。

3、借喻。译为“XX所比喻的事物”。

例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尘网”译为“污浊的官场”。

小结(变通法):直译后很别扭,或者根本就无法直译,我们就要想到可能用比喻修辞了。如果是比喻句,我们按比喻的形式翻译了,可译文仍显拗口、繁杂,我们不免变通一下,把比喻义巧妙地翻译出来。
  方法四:讳饰的翻译

讳饰也叫避讳。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来,而改用其他的词匯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方法就是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 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 ”,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例1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与赵?(《战国策·赵策》)
   译文:有朝一日,太后不幸去世,长安君凭什么功绩在赵国安身?
   例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所以记下这件事,等著考察民风的人用它作為参考吧。
   例3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昨天王有命令来,因为我身体不舒服,不能去上朝见王。

小结(转述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是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其原本来的意思就可以了。

方法五:典故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经常用典故。在翻译时,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说清故事在文中的用意,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翻译又不能把有关故事全写进译文,因此比较困难,应酌情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例1: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例2:冯唐①易老,李广②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注释:①冯唐:西汉人,很有才能,却一直不被重用,汉武帝时求贤良,有人推荐他,可是他已90多岁,难再做官了。②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在翻译时就应考虑把王勃用的典故的含义翻译进来。此句可译为:冯唐年纪已大不得重用,李广屡建战功却不能封赏。

小结(点义法):古人在文中或明或暗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

上面探讨了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就其例句而言,大多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在文言拓展训练时遇见这些句子时教师要讲精讲透,力求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文言修辞翻译方法。同时,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时教师应有意识进行这方面的讲解和习题训练,以突破学生翻译中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2、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周光庆、杨合鸣主编《古代汉语教程》(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