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走进李清照”专题教学实例展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1

“穿越时空·走进李清照”专题教学实例展示

余凤珠

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 726300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有无数文人骚客令人折服。巾帼不让须眉,在宋代,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少年时,她是活泼开朗的采莲女,也有温柔羞涩的女儿情,有过“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烂漫情怀;中年里,她屡经战乱、饱经风霜,发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咏叹,因无尽的相思而面容憔悴;晚年独处时,她回望人生,禁不住细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饱含无尽凄楚;也曾对时事深入思考,涵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情怀,尽显巾帼英气。如今细数,她的人生,她的往事,每一帧,皆历历在目,她,就是李清照。她的出现,石破天惊逗秋雨,打破了古往今来男子独垄词坛的局面,她为女性文学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她被评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进易安细腻清丽的词作环境,走进易安感人至深的情感世界。

【课前准备】

纸质材料:因为条件限制,学生不便网络学习,所以我把“穿越时空·走进李清照专题共11首词排版好,给学生打印出来,请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预留问题

①探讨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人物形象;

②熟读词的文本,上课请同学们范读;

③借助工具书,理解词意。

一、知人论世

1.探究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教师:同学们,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学了不少李清照的词,大家印象中的李清照是什么形象呢?请你们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对李清照作以回顾。

学生1:我印象中的李清照是宋代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她出身名门,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年少时天真浪漫,也温柔羞涩,结婚后夫妻志趣相投,琴瑟和鸣。

学生2:她很有才华,写的词特别多,感情细腻,在宋代就极具盛名。

学生3:我记得她比较多的是她表达对丈夫思念之情的词,所以我认为她是一位婚姻生活幸福温馨的小女人。

学生4:我之前读过一本书,讲到李清照后来再婚了,但是遇到渣男,晚年生活很不幸。我认为她人生的晚年挺悲哀的。

学生5:李清照她在中国词坛的地位是很高的,她的词作语言风格独特,情感表达细腻,不同于宋代的豪放派,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词更倾向于从女人的角度表达闺阁之思,表达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读来引人深思。

教师:表扬你们!看来大家还是做足了功课呀,这种用心钻研的劲头让我深感欣慰。综合以上几位同学的观点,我们其实可以知道:李清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她出身官宦之家,家学丰厚,才学过人。年少时的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婚后,她和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恩爱有加,夫妻共同收集金石字画,研究古玩文物,琴瑟和鸣,幸福美满,后来赵明诚外出为官,李清照独守空闺,为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写了很多闺阁之词。中年国破、家亡、夫死,金石被盗,后来再婚不幸,晚年无子,生活凄凉孤寂,令人叹息。

2.梳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教师:同学们,我请大家分组合作,提前去了解李清照,大家对她一生的经历了解多少?据我观察,有几个组都完成得不错,我们请第三组何萧雨同学代表本组来给大家展示你们自主学习的成果吧。

学生6:我们组利用周末时间,回家在网络上搜索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收集了一些资料,返校之后,我们小组同学在一起梳理了资料,形成成果。

二、诵读作品

1.初读感悟

教师提前准备本节课所学李清照作品的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听,请学生感受李清照词的音韵美、和谐美。

2.精读会意

先由教师范读,并提醒学生几首词里面应该注意的疑难字音、字义,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对诵读时的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予以指导,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首词,初步领略李清照词的音韵美。

例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3.配乐诵读

教师配乐,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李清照词,将学习氛围调动起来。

三、梳理词意

1.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根据文本注释和工具书,大致疏通文本的意思,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负责一首词,各小组各负其责,整理出本组负责的这首词的疑难字词、内容大意。

2.基于对词内容的理解,结合已有的鉴赏材料,对几首词做初步的鉴赏。要求:要分析词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感受李清照情感的变化,分析词中艺术手法的效果,确定词要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研读《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从李清照朱淑真的诗文看其婚姻价值取向》等拓展性阅读材料,梳理文章大概框架结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做好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