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丁延华 毕业

哈尔滨广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路径。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改革的问题。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然而,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和实用。(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4)师资力量不足。

2.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首先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路径

3.1明确课程目标,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培养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体质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在制定课程目标前,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点、期望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等。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可以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了解其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实施情况,为自己的课程目标制定提供参考。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确保课程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相一致。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因素,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确保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例如,可以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数量的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等方面,并针对这些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征求专家意见,完善课程目标:在初步制定课程目标后,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目标进行评估和提出建议。

3.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结合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多元化、实用性的体育项目: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高校公共体育课可以增加一些多元化、实用性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户外拓展、武术等。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引入新兴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可以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生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VR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各种运动项目,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参与度。结合学生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高校公共体育课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践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3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协作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通过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体育活动、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需要有一支具备高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来支撑。首先,完善教师选聘机制,选聘优秀的体育教师是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聘标准,完善选聘程序,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在选聘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选拔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优秀人才。第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学术交流、实践锻炼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第三,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4.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路径。这些改革路径旨在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蔺麒,吴迪,袁春杰.“体育生活化”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04):104-106.

[2] 李柏,李芃松.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新体育,2021(12):87-91.

[3] 邝璐璐,郭祥轩.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6):99-101.

[4] 鲍树洋.终身体育理念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体育视野,2021(06):30-31.

基金项目:202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探究。 课题编号:SJGY2022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