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

刘丽亭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3003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大潮中,计算机技术成为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今后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而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目前技术不断翻新以及教育理念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传统知识传授模式已不能适应实践能力发展的需要,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受到了变革的考验。所以,对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对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中成绩斐然,而计算机基础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简单以及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成效,而且还会制约中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1. 情景模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创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紧密相连的模拟环境,来深化对计算机知识的教授。情境教学注重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在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模拟情景,保证情景的真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其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

例如:依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教师可设计特定的“办公室自动化”情境仿真活动。首先详细阐述了模拟场景产生的背景,任务及需求,例如某公司办公室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所需执行的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任务。之后,依据学生兴趣及能力分配角色,例如办公室主任、文档编辑员及数据处理员。教师在进行仿真时,需时刻关注学生成绩并及时提供引导与帮助,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仿真任务。学生通过这种情景模拟教学既可以熟练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又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知识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价值,进而增强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1. 项目驱动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实际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计算机基础知识纳入实际的项目当中,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实践以及创新。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使学生在巩固加深所学内容的同时,也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项目驱动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实践性,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促进技能。

例如:根据基础计算机知识,教师可设计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个人网站设计”等方案。首先详细描述了该项目的目标,要求及评价标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以明确任务与职责。项目实施时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HTML,CSS基础知识完成网站规划,页面设计,内容制作及功能实现。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课题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成果展示与评价反思,并对课题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1. 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

    游戏化教学就是把教育内容和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的抽象知识转变为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游戏方式,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该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计算机探秘旅程”的游戏。游戏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一内容展开,通过闯关,回答问题,拼图等多样化游戏方式,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原理和网络基础知识这几个核心内容。教师可设置难度不一的关卡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游戏积分和排行榜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巩固已学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1. 微课辅助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辅助教学就是借助于短小精炼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需要。微课因其课时少,内容精悍,针对性强等优点,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微课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习进度与兴趣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微课辅助教学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微课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更深刻地了解,促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并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制作“详细说明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等系列计算机基础知识微课视频、“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常见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等”等。每段微课视频均对某一特定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展示,便于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与此同时,微课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与测试题目等环节,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这种微课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与兴趣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微课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可以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1. 结语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基础教学引导工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在后续课堂上,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入手,扎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基础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雅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思维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8):118-119.DOI:10.19339/j.issn.1674-2583.2022.08.046.

[2]高建卫.当堂对分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06):149-150.DOI:10.14004/j.cnki.ckt.2022.0400.

[3]孙会.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2021(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