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

罗邵培   湖南省邵东市火厂坪镇火厂坪学校   4228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考语文的命题方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思考能力。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特别是中考备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引言: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多方面原因,中考备考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考试要求脱节。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考试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一、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兴趣热情不高

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问题仍然显著。很多农村学校由于资金、地域和认知的限制,在教学设施上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一些学校可能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丰富的课外读物或高级的教学软件。这种状况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得一些新颖、生动的教学手段无法施展。而教学方法的单一和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语文学习可能只意味着枯燥的课文背诵和乏味的作文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解读,或者参与深入的文学讨论。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日渐减少,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二)学生总是片面地看待语文学习

许多学生过于将语文学习窄化为学习课文、机械地背诵课文和重复地做练习,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广泛性和深度。学生以为,语文无非就是字词句的学习和文本内容的掌握,而忽视了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对于情感、思想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提升。在这种学习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单一而枯燥,他们在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后,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课本和练习中,无法跳出这个框架去思考更广阔的世界。

二、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重视复习课设计体现趣味性

在语文备考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需要辅助学生温习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深入的思考语文知识。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注重复习课的设计。通过精心设计和知识梳理,教师可以使得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记忆理解更加深刻。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当学生的兴趣,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对要复习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复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积极互动。为了使学生更顺利的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例如在复习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时,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的复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现代文和古诗文的考点和常见题型,让学生对复习的方向和重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针对现代文和古诗文的不同特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如重要词汇、文学常识、句型结构等。除了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如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何分析作者的意图等。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通过实战演练来加强复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关注基础落实和教学实用性

在中考备考的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这个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是构建语文学科的基石,只有当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有效地落实基础知识,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语文读写技能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这种方法旨在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语文基础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探讨一个语文基础知识主题,如词语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这些主题并整理出自己的见解和收获。

结语:农村中考备考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多种对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中考。

参考文献:

[1]曾金英.近十年铜仁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考点的教学导向分析与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23.

[2]叶菊萍.新课改背景下中考语文命题改革探析[J].语文教学之友,2023,42(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