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浅谈人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石正梅

重庆市黔江实验中学校       409000

摘要:班级管理是初中阶段教学的一部分,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班主任而言,他们除了负责班级管理工作,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正确引导学生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应当严格遵循以人为本教育原则,保持认真、热情的教育态度,缩短师生距离,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融洽班级氛围,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本理念: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再加上教育方式多样,导致学生在成长中会面临许多成长困扰,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成长经历和成长经验进行,深层了解不同学生成长背景,全面分析他们成长存在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班级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良好道德素养。

一、学会尊重学生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心智不成熟,有着强烈自尊心,十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独特看法,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想受别人的夸赞。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给予学生足够安全感和自信心,学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二孩家庭,兄弟姐妹间的同胞竞争,也使得他们更在意长辈的关注和评价。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中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的内心感受。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学会尊重学生和换位思考,给予学生足够安全感和自信心,学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营造尊重和善意的师生关系。比如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当时实际情况直接批评学生,不仅没有达到教学最终效果,甚至还会伤及学生内心,打击学习积极性,出现教育反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学会尊重学生,以足够耐心的状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让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行为是否存在错误,有效进行自我反省。除此之外,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就会给予学生特殊待遇,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要谴责他们,还需真正了解到事件所有权情况才能实施针对性教育。

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初中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对于学习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长时间积累很容易出现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并且通过日常课堂表现或者是课下活动掌握发展需求,正确引导学生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为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比如对于学习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中向他们传授掌握比较快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营造融洽班级管理氛围,也可以根据当前班级状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及时表达自己想法和学习感受,让学生作为班级主体,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二、开展分层管理教学

初中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人本理念的应用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不同发展状况,如果将人本理念全面落实到班级管理中,开展分层管理教学满足不同程度学生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针对性。分层管理方式的实施对初中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程度、性格、学习需求等合理划分,具体将班级学生分为A、B、C层,A层的学生自身拥有较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比较牢靠,同时在日常管理中也能严格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有着明确学习规划;B层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学生能力不扎实,学习基础也相对一般;C层学生自身具有很强独特性额,无法利用统一管理方法约束他们,再加上学习专注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不强,无法对自己言行举止进行有效管束。当初中班主任将所有学生进行有效划分之后,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管理方案,比如。A层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学习方面会给予他们自主管理权,为他们提供充足学习空间,自觉提高自身学习能力;B层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教师会根据他们自身情况提供一定自我管理权,必要时也会对其进行适当引导,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意识;C层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许多精力投入到他们身上,以尊重学生作为管理条件,对其开展个性化和针对性管理。

三、在评价中融入人本理念

根据上文了解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自尊心,所以班主任选择合适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保护学生自尊心,还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对其加以改善。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将以人为本作为主体,给学生充足尊重。但是在当前初中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中发现,许多教师依旧以自身为主,自认为成绩最重要,其他无需关注,严重缺少班级管理意识,导致班级学生在犯错之后教师只能对其进行严厉批评,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会加重学生情绪,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比如,学生上课时不小心迟到了,教师会当着班级所有学生的面前直接批评学生,导致学生心理受到极大伤害,使原本活泼的学生逐渐发生逆反心理,再加上内心害怕也会被学生无情嘲笑,逐渐变得内心压抑,对以后成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当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提醒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也会认为教师很风趣,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大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除此之外,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及时举办教育讲座、视频教育等传播正确思想,通过示范的方式认真履行价值观念。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也要单独将学生叫到隐私空间进行教育,尊重学生自信心。

四、提高学生认识,实现自我管理

初中班主任首先要清楚认识到班级管理不单单是自己工作一部分,也需要班级每位学生的配合,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比如班主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大内轮流进行班级管理,合理划分负责时间,认真维持当天班级秩纪律,避免在课上出现交头接耳、打闹等情况。而班级秩序的维持也需要每位学生的热情维护,不仅帮助教师减少管理负担,还能提高学生认识。将人本理念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迅速完成这一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约束,主动参与到班级各项学习活动中,加快实现自我管理。

总结:

总而言之,人本理念是初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观念,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将人本理念应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关键,而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班级管理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还需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助实现。此时,初中班主任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方法更好发挥人本理念作用,不仅严格规范学生行为,还能促进班级管理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淑琴.人本理念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05):92-93.

[2]陈正林.探究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65-66.

[3]何运敏.人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7(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