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这般来——浅谈生活需要式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源头活水这般来——浅谈生活需要式作文教学

俞美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最让老师们感到头疼的大概要数作文教学了吧。教之前,教师要做大量的资料准备工作;教时,教师更是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甚至行文给学生很多的提示,可谓“步步为营”,教之累矣。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习作普遍呈现出“假大空”现象:作文中随处可见空洞的废话,辞不达意,缺乏相应年龄该有的那份天真,缺乏爱和温情的抚摸。作为担任作文教学的语文老师,要想使自己所教的这“半亩方塘”中有情感与思想共徘徊,唯有将“源头活水”注入作文教学中去,即以“生活”为写作素材,以“需要”为写作目的,并把写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贴近生活,写心抒情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以生活为写作源头,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写作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便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只有当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情感储备达到比较丰盈的状态,心中的写作欲望才会逐渐萌发和强化,这时再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就会不可抑制地萌发出通过文字倾吐心情的冲动。生活作文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改善了假大空的现象。

以一次习作指导为例,学校要求学生跳集体舞,一时间,跳集体舞成了学生之间最热门的话题,新鲜事、稀奇事层出不穷:男女生拉手问题,跳舞时的滑稽表情……幽默搞笑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喜欢跳的,讨厌跳的,埋怨舞伴的……各种复杂的想法都有,学生们总是谈论得津津有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让学生尽情谈一谈关于集体舞的趣事,并记录下来。学生听后,个个迫不及待写了起来:我的舞伴瞪着大大的眼睛,即使面带微笑,我也觉得那像是坏人的奸笑,我似乎不是他的舞伴,而是他的仇敌,每次与他眼神相遇,我总是胆战心惊。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有人因为紧张,竟一时忘了该怎么跳,老师气急败坏,叫他站着,让他别跳了。这可苦了他的舞伴,没人和她跳,老师就叫她自己做动作。结果,男生在旁边站着,女生则在一边傻傻地做着动作,尴尬极了。男生不时回过头来,眼睛好象在说:对不起,委屈你了。那情景,我真是记忆犹新。”……

篇篇习作语言丰富,情感真切,毫无忸怩作态之感。因为源于生活,学生有了宽松的写作心境,改变了传统被迫接受式作文教学要我写,为强烈的发自内心需求的我要写,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如此的写作热情,何愁写不出情真意切的佳作。书写贴近生活的习作,写心抒情,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还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保持儿童世界的那份纯真,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言为心声,情动辞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积极个性的源泉。人总是先有需要,然后才有动机,才有满足自己需求的行动的。习作也是如此,使学生感到作文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生活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感到作文有用,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作文应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是最真实、最朴素地表达学生思想、情感的方式。作文教学应走入学生心灵深处,寻找学生情感表达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让每一次作文都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展示自我的需要,交流信息的需要,情动而辞发,学生自然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

例如,指导学生写一篇感激母爱的习作。事先,我闭口不提作文 二字,只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件小事,并对妈妈说句我爱你。第二天,来到学校,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三五个聚在一起,指手画脚地谈论着昨晚的一幕幕。我忙不失时机地邀请学生聊聊感受,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着,就连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也想一吐为快。于是,我引导道:你们所讲的,老师都很感兴趣,相信你们也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内心的感受,可要是一个一个同学轮着讲,时间不够,怎么办呢?这么一说,学生会意了,他们急需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就这样,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习作出炉了:顿时,我觉得空气凝固了,妈妈没有作响,一秒、两秒、三秒……我扯着衣角等待妈妈的回答。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妈妈终于摸着我的头,笑了,我的鼻子突然酸酸的,心里却甜甜的。”“我焦急地等待着,天无绝人之路,总算让我找到了一个有利时机。我快速走到妈妈面前,大声说了句我爱你,顿时,我的呼吸明显急促了,时间仿佛停止了,没等妈妈反映过来,我便转身迅速逃也似地跑回房间。”……

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使习作成为生活的需要,习作必将拥有一片自由、广阔的新天地,习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这让我想起了宋朝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工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师,怎样使自己所教的这半亩方塘中,情感与思想共徘徊呢?我想,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注入作文教学中去,定是上上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