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论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易容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和人民面前,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种种考验,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关键词:新生人民政权;面临考验;举措

一、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考验

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任务非常多,人民政权能否得以巩固还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军事上,能不能保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当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盘踞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的100多万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负隅顽抗,上百万的土匪和特务还潜伏在大陆做垂死挣扎,严重危及社会新秩序的建立和稳定。

(二)经济上,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国民党逃亡台湾的时候,大陆多年积累的财富能带的全部都带走了。铁路几乎没有一条能通车,公路很多也中断了,一些重要的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生产。所以国民经济在当时来说,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物价飞涨、投机猖狂、市场混乱。

(三)国际上,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主权和安全

虽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了新中国,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却采取一种敌视、对抗的态度,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他们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党和人民能不能在同美帝国主义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这又是一个严峻考验。

()自身建设能不能经受住全国执政的新考验

一方面,党要尽快学习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全新本领;另一方面,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举措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

(一)军事上:

一方面,党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肃清土匪和特务,完成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1949年底,在华南,相继解放了闽南地区和广东大部、广西全境在西南,先后解放了贵州、四川,并以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军政要员起义,解放了云南、西康地区在西北,新疆宣告和平解放后,入疆部队完成了千里挺进边陲的壮举。19504月,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强渡琼州海峡,同国民党海军展开激战,取得大规模渡海作战胜利。51日,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获得解放。截至同年10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作战,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28万余人,收编改造了170余万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官兵。

另一方面,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企图扼杀新中国的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地区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并取得了伟大胜利。

(二)政治上,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的建立,基本上经过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军管会,一个地方解放后,先成立军管会,安定地方局势;第二步,形势稍微一安定,协商产生临时政权;第三步,条件具备之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正式的政权。并且这个政权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各界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人民民主政权。

(三)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

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党确定对官僚资本企业先按照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完整地接收下来,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实行监督生产,然后逐步地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随着城市接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到1950年初,全国合计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以此为主要基础,国营经济迅速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面对复杂形势,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力的经济措施,成功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大战役”。“银元之战”各地城市一解放,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即通令以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金条、银元、外币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严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再一场是“米棉之战”。面对投机资本家哄抬物价,以陈云为主任的中财委沉着应对,通过集中调运粮食、棉纱等主要物资,进一步收紧银根等措施,投机商资金周转失灵,纷纷破产。经此“两大战役”,国营经济取得稳定市场的主动权。

外交上,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收回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切外国军队被迫撤走;收回了海关治权,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国门的钥匙。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情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

“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与一切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截止到50年代中期,中国一共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

自身建设上,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总的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的精神面貌是比较好的,继续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但是,各地陆续暴露出党政机关内部存在着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根据中共中央于195051日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党全军进行一次整风运动,严格整顿全党作风。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195112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95214日,中共中央下达限期发动“三反”斗争的指示,要求抓住典型重大案件的处理,推动运动发展。在1951年底到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刘青山、张子善,使全党震动,全国人民振奋。这些举措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所进行的上述工作及其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能够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的。广大劳动人民真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一些曾经对新中国、新政权、新道路抱有某种疑惑、观望态度的人开始相信,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这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些成就的取得,为领导人民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出版社,2021.

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佳宏路220号比华利国际成1期 易容 13880368299.